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述,探讨分析了土地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并且针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土地整改项目施工,是推动国土资源开发、促进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较为可行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理论来指导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能够取得更高质量的土地整治效果。文章将重点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从不同管理角度探讨关键因素的处理,为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也有了不断的更新与丰富,目前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测绘工作为开展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项目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数据资料,在土地整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并总结了测绘在土地整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山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县,是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是辽宁省土地整治重点县,每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超过15个,新立项项目突破20个。随着最近两年土地整治项目的增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多施工队伍迟迟进不了场,或者进场后无法下手,造成土地整治项目无法按期验收。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对多年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这是施工队伍对黑山县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条件认识不清造成的,并以黑山县无梁殿镇砬子山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将黑山县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条件进行探索研究,以供今后黑山县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队伍借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莉 《大众科技》2012,(12):202-204
文章结合当前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实际,基于监管模式构建设想,就当前土地整治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对如何构建新的土地整治监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耕地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土地整治成为当前我国耕地"开源"的重要途径。土地整治的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土地整治工程规划方案的好坏。同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可能有多个工程规划方案,本文以辽宁省某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结合项目规划方案过程对拟订的方案进行选优评价,从中选择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佳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实施的现代社会,协调自然和社会之间的高效发展意义重大。从现如今土地整治工作进行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土地整治工作不仅解决了人口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关系,而且对于土地资源也进行了高效配置,极大地发挥了土地本身的潜力。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估工作的设施还没有落实。因此,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相关标准以及评估工作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的规划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存在的土地利用不充分以及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进行调整、治理和改造的工作,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土地整治。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测绘技术是一项应用范围极广的技术,它涉及到土地整治过程的方方面面,是进行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技术。文章通过对土地整治工作中,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的阐述,对其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形图的测绘是土地整治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为了提高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的质量,必须选择正确的测绘方法,还要保证测绘参考资料以及数据的准确性。与普通测绘工作相比,土地整治项目有着严谨、精确等特点,而且对测绘的规范性要求高,测绘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提高测绘的质量与效率,才能保证土地整治的结果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对土地整治项目地形测绘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还对土地整治项目中地形图测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韦俊敏  胡宝清 《资源科学》2013,35(7):1407-1414
以广西农垦国有金光、黔江、新兴及良圻等4个农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土地整治项目投入、土地整治实施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整治效益输出4个方面选取16个评价指标建立项目区土地整治合理度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评价其合理度并诊断障碍因子,以期探索节约、集约、高效、合理的土地整治模式,并为土地整治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4个农场的土地整治合理度均较高,其中金光农场土地整治合理度最高,量化分值为87.83%;黔江农场的土地整治合理度最低,量化分值为78.94%.对金光农场、黔江农场及良圻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合理度影响最大的准则层障碍因子是土地整治效益输出;对新兴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合理度影响最大的准则层障碍因子是土地利用结构;对4个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合理度影响较大的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土地质量改善值.  相似文献   

12.
杨旺彬  罗华艳  钟韬 《大众科技》2014,(5):23-24,27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其数据库建设则是落实基础图件与项目成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张图"指导和管理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相关活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探讨广西县级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数据库建设需求、内容、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问题,为同期类似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那么土地整治最主要的就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结合,保障生产系统的高效工作状态。以下是本文针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类型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现场管理的要点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具体包括土地清查、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测量、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项目招标代理等内容,谈谈项目前期工作在土地整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发布,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土地整治科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12年5月上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7个课题在北京全部通过验收,项目对解决土地整治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治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为“十二五”土地整治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土地整治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对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部分土地整治项目最终的目的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任务完成的不理想,整体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及项目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以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项目效益和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谷晓坤  刘娟 《资源科学》2013,35(8):1549-1554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整治呈现与都市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土地整治对区域居民的作用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以上海市合庆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借鉴旅游学中旅游地居民影响感知评价方法,定量分析项目区居民对通过土地整治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感知态度,客观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95%居民总体上对土地整治定位于都市观光农业持积极肯定态度;②居民对观光型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感知和环境感知均以正面感知为主;③大都市郊区居民与一般农业区的居民不同,相较于整治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都市居民更关注丰富闲暇时间、提高当地知名度等方面.研究结论:旅游学中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方法适用于都市观光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整治项目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改善的诉求,以降低居民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8.
雪彦虎 《科技风》2013,(15):207
土地资源是社会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尤其是城镇人口增长,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加之合理利用率低,土地整治也就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社会任务,通过土地整治对土地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就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展望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更新随。如今应用在土地整治规划中较为广泛的就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时,需要首先进行测绘工作,给与设计项目最原始和基本的数据,在土地整治规划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内蒙古的地形地貌是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东有大兴安岭,南有阴山、贺南山。本文结合内蒙古的地形地貌,阐述了新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风险空间差异的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文仕  姚尧  黄鑫  焦云腾 《资源科学》2018,40(10):2073-2084
近年来,中国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安排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先后顺序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已成为土地整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在“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整治潜力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对华池县15个乡镇的生态风险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①华池县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4个等级;②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划分为整治优先投入区、一般投入区、投入紧缩区、限制投入区,并从管控风险的角度提出各区域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和注意问题。研究表明: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评价生态风险更符合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实际,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土地整治优先序符合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际情况,在确定土地整治资金投入顺序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