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世纪后半期东亚国际秩序由前近代向近代过渡的转型时期,日本借助欧洲条约体系对东亚既有秩序的破坏,使中朝两国成为日本近代国际秩序观的实践目标和侵略政策的实施对象。中日之间的强弱态势从此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由此造成中日朝三国一衰一盛一亡的近代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
战后50余年来,日美关系一直与日本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1)但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美关系就已发生变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冷战时期长期维持的两极体制彻底瓦解,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各大国关系也在加紧调整,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加快。作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关系之一的日美关系,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本文旨在分析战后日美关系的新变化及其特点,包括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等,以期引起专…  相似文献   

3.
疏远、对立与妥协——1895至1922年的美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甲午战争到华盛顿会议,美日因追求不同的东亚国际格局而形成对立关系。美国力图维持东亚国际格局的均衡,日本则谋求在东亚建立区域性霸权体系。美国为维护和扩张其权益而遏制日本。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支持日本,相互合作,美日疏远、对立,并相互妥协的过程。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将日本暂时纳入美国主导的东亚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7):24-30
客家与日本的交流已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日本人对客家人从一无所知到"刮目相看",再到高歌礼赞与理性思考并存。总起而言,当代日本的客家印象是正面而清晰的。"客家"在日本的形塑与传播,始终与中日关系、东亚形势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特别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木派"学者的贡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下,亚洲各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重点地区从美国转移到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已成为日、韩、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投资和贸易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控制亚太事务。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日美关系由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演变成今天的平等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中日文字之交,源远流长。20世纪下半叶,华人写作开始在日本逐渐形成气候,出现了一些重要作家。60年代到90年代间,陆续从台湾和大陆旅日或留居日本的华人作家创作了不少作品,“想象扶桑”与“记忆华夏”双管齐下,为华人文学提供了异于产自西方文化语境的另一类文本。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列强先后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西力东侵使得东亚维系中国、朝鲜、日本三国关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清政府的衰败使得其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受到严峻的挑战,日本的崛起必然把矛头指向了与其近邻的朝鲜,而这又摆脱不了与朝鲜有着宗藩关系的清政府的关联。《江华岛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朝鲜近代国门的打开,是对中、朝宗藩关系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日本近代殖民统治的开始。在条约签订的过程中,使得中、朝、日三国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论是对于朝鲜、日本自身来说还是对于东亚原有的华夷秩序来说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下半叶英国炮制、渲染"俄国威胁论",既有全球战略上的考量,又有在远东地区防范、抵御俄国南下的现实需要,是英国维护既得利益的折冲手段。"俄国威胁论"所指涉的对象随着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19世纪60年代前渲染的是俄国对日本的威胁,70年代以后渲染俄国威胁的重心则变成了朝鲜。通过"共同威胁"的制造和渲染,英国一度将中日朝三国收编到维护其世界霸权的战略序列中,构筑起从土耳其到日本的遏制、围堵俄国的U形防线,对东亚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世纪之初美日两国领导人都调整对外战略,使日美同盟在20世纪90年代重构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日本战后防卫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快了日本取消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制、完善战时法制、重新确立防卫模式等重大军事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