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老师在散文教学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就这样到现在还记得散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易欢欢  徐小可 《知识窗》2012,(8X):47-47
<正>散文作为"集诸美于一身"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取材广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结构成篇相对自由,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散文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钻研  相似文献   

3.
孟新爱 《今日科苑》2007,(22):202-203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在翻译过程中,要求内容与风格并重。张培基先生在翻译谢冰莹的散文时,灵活巧妙地运用翻译技巧,不仅译其形而且传其神。本文试图从词语以及句子层面探讨张培基先生是如何在翻译谢冰莹的散文中成功实现风格和韵味的移植的。  相似文献   

4.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风格,如果把这种"形"与"神"的结合思想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会使严肃的课堂活跃起来,无味的数学知识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王庆杰 《知识窗》2011,(3X):61-63
贾平凹散文以纤细的文笔、朴拙的语言、玩赏的情致,述说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散文的气象与胸襟是研究当代小说家散文的一个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6.
中学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散文这种文体出发,分析散文的特点,区分散文的种类。通过主问题的设计,抓住散文的"神";运用传统朗读技法感悟文章;前后勾连、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阅读、写作能力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情种”的艺术,表现自我情感是散文最重要的审美属性。成功的现代散文教学就必须要重新审视散文情感的审美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散文教学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8.
李娟的散文细致入微地对哈萨克牧民的生活进行描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们原生态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使散文整体透出灵动原始的基调,同时李娟的散文真实、优美,体现出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文章将从哈萨克牧民的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以及散文本身所体现的原生态入手,对李娟散文的原生态特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直观、复现、共鸣、领悟与回味等五个层次或者阶段,是散文欣赏的审美过程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0.
散文有三美:美在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美在精巧的构思,美在生动传神的语言,《海滨仲夏夜》、《春》、《荔枝蜜》等散文名篇就体现了散文的意境美,构思美,语言美。  相似文献   

11.
钟燕 《科教文汇》2010,(7):54-56
老舍的幽默散文表现出平民式的幽默,而梁实秋的幽默散文则是一种贵族式的幽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两人的幽默散文都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两人的出生、经历、审美观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幽默散文表现出平民式的幽默,而梁实秋的幽默散文则是一种贵族式的幽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两人的幽默散文都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两人的出生、经历、审美观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增强.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从1998年宗璞的《报秋》开始,到2009年的《彩色的荒漠》阅读文学作品类连续数年都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试图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散文阅读题.谈谈此类试题的测试要求与解题技巧。纵观近年高考散文阅读主要从主旨、结构、语言、表达技巧等几个方面设题。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一直是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有效方式,不仅因为语文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之一,更因为在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语文散文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时期。据此,本文以散文阅读能力为主体,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以期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散文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文学的中心滑向了边缘。散文地位的滑落,直接影响了古代散文的批评和研究。本文认为近代以来社会制度、文人地位和价值标准等的变迁,是散文地位滑落的深层原因,古代散文研究中所面临的种种尴尬和问题,也是由此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郑广 《科教文汇》2010,(20):86-87
中学课文中收录的朱自清散文较多,他的散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特别是比喻,来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其散文中的比喻句不仅多而且新颖富有美感,特别是以女性作比,是朱自清散文比喻的最大特点。本文即从以上三方面来分析之。  相似文献   

19.
刘墉的散文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散文作品大多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注重用平凡的文字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刘墉的散文作品,本文对刘墉散文作品的内涵进行赏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生对散文文本的解读能力,是中职教学课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散文文本以其优美,富于哲理深受学生喜爱。散文文本的解读一是要掌握其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中,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散文文本的解读能力,笔者从对文本要"知人知文"、培养"三情"及注重课外阅读与习题等三个方面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