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价值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被高等教育满足的效用关系,就是我对高等教育价值的一种理解。高等教育如果能站在社会角度判明自己的客观属性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对应有未有的属性加以挖掘,以此敏锐把握社会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需要和高教属性的结合,这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一、社会民主的价值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民主价值既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又有现代的发展。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历代知识分子独立于世、为民请命的人格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并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宣言》第一条第一句话便是:“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1概览通篇“宣言”,这是贯穿整个文件的一条“红线”,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理念和目标追求。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这一“定义”,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瞻前顾后;就其…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协办的“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现在开幕了。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再一次向各位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长期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  相似文献   

4.
讲天人合一必须讲到“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精华。所谓“道”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空想。中国音乐的文化思想由“儒”到“道”更是一种升华的演变,把含情的音乐转变为无情。当然这里的无情并非指毫无感情。  相似文献   

5.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答辩时间 2002年5月该文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线索,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入手,首先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取象比类”整体性思维特征和以“和”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剖析了“天人不分”整体性思维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缺失,揭示了“和”、“礼”等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与依附属性。随后分析了中国文化自身在近代变迁的复杂性,以及中国文化在实现价值观念从“和”向“强”变迁的同时“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一贯性,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迁是一次没有完成的文…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李化树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正确处...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确立“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观念 终身教育思想是由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制度。”终身教育应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之所以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必将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构建空间。从…  相似文献   

8.
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要领与标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将从“合格产品”到“用户满意”。从发展角度看,“发展质量”比“发展速度”更重要。质量竞争将是“品牌竞争”。“高等教育质量”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新使命。质量的标准是多维的复合概念,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较难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和对外界变化的某些不适应症,因而需确立高等教育质量的多重标准。  相似文献   

9.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1月26日,“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上百位高水平专家学者凝心聚力,在论坛年会上为中国的教育成就、教育方案、教育共识建言献策,为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对全球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赋予了新内涵。为深入探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共议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本刊开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专栏,邀请在本次...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人民受教育需求提高的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中,高等教育尤被重视。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生源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否将会受到生源的限制”问题上,许多学者撰文论证并认为将会受到限制。然而,从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人口现状、教育现状及内外环境都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数量更大、质量更高、更加多样化的生源,因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不会受到生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社区高等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高等教育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且亟待开掘的教育资源。它以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教育目标的实用性为主要特征。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办学行为;成立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社区高等教育管理;确立一切以社区为中必的办学思想;实行“一门进多门出”的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主席很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开始他提出“以俄为师”,按照苏联的模式来构建新中国高等教育框架的思想。毛泽东1958年的“大跃进”思想又导致了脱离实际地盲目发展高等教育,毛泽东的高等教育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阶级斗争,政治挂帅;二是强调生产劳动,实践经验,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中,既有重视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合理内核,又有过分突出政治教育和忽视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关心的全球性问题,本式对中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其含义一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是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中国先哲以直觉思维揭示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深刻的意义,值得我们今天在提倡生态道德,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分析、借鉴和吸取。  相似文献   

17.
在“满意”的视野中重新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质量是满足顾客需要程度的指标,“满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追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满意”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内涵指满足顾客功能需要、形式需要、外延需要、价格需要。“满意”战略的“三步走”:科学分析顾客的“满意”度,满足顾客的基本需要和超越顾客期望的需要;“满意”的保障包括确立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政府、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总书记强调“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朱总理强调“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 ,不走各种形式办学的路子 ,别无选择” ,在这里 ,两位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强调采用“多种形式”、“各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 ,我们也应该根据多样化的思想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缺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 ,是很难实现大众化目标的 ,也是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 ,对于长期具有大一统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 ,更有必要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  一、多样化 ,来自国际普遍的经验  综观各国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需要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用以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未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由三部分构成,即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其中,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包含政治教育观、经济教育观、文化教育观)正在发生变化;而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合格和谐多样的质量观;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研究者在一种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教育关怀意识下,以服务于满足和发展人的需求和天赋为宗旨,围绕什么是好的社会,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能促成一个好的社会这类问题进行独立思想探索,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真问题。当前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意味着,研究者需要从自身而非仅从外部因素出发客观理智地反思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薄弱、方法论体系还不完善和学术自主性缺失等问题,这严重制约和阻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社会责任的充分发挥。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其当下使命及对科学与国际化的观念,根据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的内在理路和自身逻辑,切实研究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构建多样化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从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