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研究了Y-TZP/α-Al2O3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着重研究了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浓悬浮体的制备.利用自制分散剂PA对Y-TZP、a-Al2O3进行表面吸附修饰改性,通过PA对两种颗粒的电空间稳定机制,在pH=9.5及最佳分散剂用量条件下制得低粘度高固相量的Y-TZP/α-Al2O3复相陶瓷悬浮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种新型的分散剂--梳型共聚物poly(acrylic acid)-poly(ethyl ene oxide) (PAA-PEO),研究了pH、PAA-PEO的添加量以及固含量对Y-TZP/α-Al2O3-H 2O悬浮液的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PEO对Y-TZP/α-Al2O3-H2O悬浮液有很好的分散性能,在pH为3的条件下,PAA-PEO能使固含量为30vol%的各种配比的Y-TZP/α- Al2O3-H2O悬浮液都达到稳定状态,并且制备出固含量为60vol%的稳定的Y-TZP/α-Al 2O3-H2O 浆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两种方法制备了Al2TiO5-Al2O3复相陶瓷,研究了Al2TiO5-Al2O3复相陶瓷的烧结工艺和原料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2TiO5-Al2O3复相陶瓷的组成和烧成工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一次烧成制得的Al2TiO5-Al2O3复相陶瓷的综合性能优于二次烧成.一次烧成组成为80wt%氧化铝和20wt%钛酸铝的复相陶瓷,其吸水率仅有0.11%,显气孔率为0.32%,体积密度为3.00g·cm^-3,弯曲强度达152.88MPa,热膨胀系数为7.5×10^-6/℃.  相似文献   

4.
选用ZrO2(5wt.%Y2O2)和Al2O2为粉体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基氧化铝(YSZ/Al2O3)复合陶瓷,研究了悬浮体的Zeta电位、分散性、流变性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pH=9~10附近、选用SD-00为分散剂,加入量为1.0wt.%,粉体最佳配比为70wt.%ZrO2(5wt.%Y2O2)和30wt.%Al2O3获得固相含量为50Vol.%的悬浮体,制备出了均匀致密、高强度的YSZ/Al2O3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5.
通过酸洗和离子交换方法对5.2mol%Y2O3部分稳定超细氧化锆粉料进行处理,以除去氧化锆粉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高价正离子,从而改变粉料表面吸附状态和荷电状况,并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氧化锆粉料胶体特性及其悬浮体的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和离子交换方法处理后可有效地提高了粒子的Zeta电位,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调整悬浮体pH值在8~10之间可以大幅度提高悬浮体的固相含量,最终可获得固相含量为45vol.%的适于凝胶注模成型浇注的氧化锆浓悬浮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Al2O3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α-Al2O3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7.
几种分散剂对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斌  邝小飞等 《零陵学院学报》2002,23(4):138-140,143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Al2O3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α-Al2O3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表面活性剂PEG-400和PEG-600为分散剂,FeSO4.7H2O和Na2CO3室温下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铁前驱体FeCO3,热解后即可得到产品.经TG/DTA、IR、XRD对前驱体及其热解产物进行表征,表明前驱体FeCO3极易分解成纳米Fe2O3,550℃热解得到了纯晶相的三方Fe2O3,粒度分别约为48.2 nm,50.7 nm.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Ni担栽量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助剂Ce对Ni基催化剂性能的调变作用.采用沉淀法以NH3·H2O、Al(NO3)3·9H2O和Ni(NO3)3·6H2O为原料合成Ni/α-Al2O3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纳米级催化剂Ni/α-Al2O3粉末.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其进行XRD和TPR分析.结果表明:8%Ni(质量分数)的Ni/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同时添加稀土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了SiC-Al2O3-Y2O3体系陶瓷料浆,利用Zeta电位分析仪、粘度计、pH测试仪等设备对料浆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分析了Zeta电位、pH值、粘度、固含量、素坯强度、沉降速率对陶瓷料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H值为9.5,固含量为58%,加入0.8%阿拉伯树胶作为分散剂时SiC-Al2O3-Y2O3体系陶瓷料浆流动性好、固含量高、不易沉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Al+α-Al2O3复合材料及Al100-xCrx(x=10,20,30)合金作为靶材,用反应磁控溅射将α型籽晶引入氧化铝基薄膜中,研究了籽晶对氧化铝基薄膜的元素比例、相组成、结构特征、表面形貌及纳米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50℃时溅射Al+α-Al2O3复合靶所得的薄膜由单相的α-Al2O3组成,而在同一温度下采用Al70Cr30合金靶所制得的薄膜中检测到α-(Al0.7Cr0.3)2O3固溶体.纯α-Al2O3薄膜及α-(Al0.7Cr0.3)2O3固溶体薄膜的纳米硬度分别达到~23.5GPa和~28.5GPa.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用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的Al2O3悬浮液分散剂.将140 nm的α-Al2O3干粉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采用高速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Al2O3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液吸光度,用PdCl2测试镀液稳定性;通过孔隙率试验和结合力试验测试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用SEM和EDS测试镀层形貌和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对Al2O3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有较好的协同效果,适宜的复配分散剂组成为:2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150 mg/L Tween-80,80 mg/L聚乙二醇.用其配置2 g/L纳米Al2O3悬浮液,静置24 h后吸光度为1.595.该悬浮液配置的镀液稳定性试验时间为165 s,镀速为16.5μm/h.复合镀层中Al2O3粒子呈弥散状分布,Al2O3含量为0.77%.镀层光亮、致密.孔隙率为0.06个/cm2.结合力符合GB/T13913-92标准.该复配分散剂适应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介孔纳米γ-Al2O3,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定(BET)等技术,对所得的介孔纳米γ-Al2O3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介孔纳米γ-Al2O3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选择1 g,L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分散剂,在pH=4.1、陈化48h、煅烧550℃、保温3h的条件下制备的介孔纳米γ-Al2O3的比表面为551.8m2/g,其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是研究高铝质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多孔衬底的制备工艺。一方面 ,以铝矾土为骨料 ,以粘土为结合剂 ,采用泥浆浇注法研制陶瓷管 ;另一方面 ,以α-Al2 O3粉料挤压成型研制出多孔陶瓷片。  相似文献   

15.
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制备均匀性好、强度高和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的成型技术 ,目前已在各种精密陶瓷材料的近净尺寸成型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已有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微米和亚微米尺寸的陶瓷粉末的成型 ,而大多数高级耐火材料制品都属毫米级粗颗粒的高温材料 .本文研究了粒径为毫米级粗颗粒体系SiC/Si粉末的Zeta电位、分散性以及SiC/Si浓悬浮体的流变性 ,制备了固相体积分数高达 72 %的SiC/Si浓悬浮体并浇注出形状复杂的均一致密的SiC/Si坯体  相似文献   

16.
用常规的陶瓷工艺制备SnO2-Co2O3-Nb2O5-Y2O3陶瓷. 采用XRD、SEM来对陶瓷的微结构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温度对陶瓷电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烧结的陶瓷结构致密,在陶瓷样品中,除了SnO2相之外,没有发现其他相,在晶粒与晶粒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晶粒层. 在直流电条件下,陶瓷具有明显的稳定的变阻器行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行为减弱,电导率增大,表现出半导体行为. 这些事实可以归因于陶瓷中的固熔体和晶格中各种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沉淀法制备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光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研究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性能,通过TG-DTA和UV-vis等方法研究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相变过程和光吸收特性。TiO2纳米粒子与Fe2O3复合后,TiO2的光吸收阈值发生红移,向可见光区拓展。Fe2O3复合量对复合纳米粒子的气固复相光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量n(Fe)/n(Ti)为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Ni/TiO2-Al2O3干凝胶催化剂.通过BET,X-射线衍射和热重及差热分析,考察了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Ni/TiO2-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73K温度下焙烧10 h后的催化剂比表面积达到363m2/g, 干凝胶催化剂中有尖晶石相的NiAl2O4固溶体形成, 催化剂评价体系的还原氛围有助于NiAl2O4在较低温度下被还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A12O3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α-A12O3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