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基于重庆市2000年、2008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份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近9年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极不平衡、经济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和圈层分布格局以及单核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差异缓慢缩小和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县域集聚的空间范围扩大,是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与我国过于重视GDP的增长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不开。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确立新的思路,应将居民生活质量、绿色GDP、环保指标与社会安全指标、政府廉洁指数等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内进行新的探索,以弥补原有体系的不足。进而根据这些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确定其相应的权重,最终得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与我国过于重视GDP的增长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不开。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确立新的思路,应将居民生活质量、绿色GDP、环保指标与社会安全指标、政府廉洁指数等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内进行新的探索,以弥补原有体系的不足。进而根据这些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确定其相应的权重,最终得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5年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并运用ArcGIS可视化及HotSpot Analysis空间分析模块,从空间和关联性上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各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部低、东部高,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7个评价指标,评估贵州88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3个判断矩阵,算出3组权重值,取其平均值;算出反映每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据此确定该县域在全省的排序位次.参照2006-2013年全省县域排序结果,划分出省内发达、次发达及欠发达3类县域.区分出28个欠发达县域之间有上升型、波动型、滞后型3类明显的差别.分析了欠发达县的重要特征,包括:多民族、多山地、极值县与亚极值县、边缘县、生态环境、石漠化等特征.在县域层面上结合实例说明扶贫开发途径,为新阶段进入精准扶贫和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陕南2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建立了陕南县域城镇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运用spss17.0和ArcGI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从空间尺度对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发展不均一.针对研究结果,从环境优先,扶持特色城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加快陕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有利于陕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性分析宁夏南部山区8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指出了提升本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应以生态为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生命力,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区战略.其目的是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促进本区经济发展,为相似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05年》的数据,选用12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到因子得分和聚类图,并用此结果对五区县进行位次上的排序及分类,评价保山市五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3个指标构建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探寻影响经济活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经济活力受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等的影响.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投资力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联动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将日益突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温州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分类,进而对温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各县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温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域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主要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区域内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明显的差距。建议应通过大力发展交通业、进一步强化区域中心城区的辐射功能、积极打造全域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及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城乡空间、城乡经济和城乡社会角度出发,运用多指标评价法构建咸阳市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分析法相结合对于各基础指标赋权,由此对咸阳11县(市)2011年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咸阳所辖各县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比较高,但是在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城镇化水平较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均衡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年统计资料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8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114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当前河北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从整体上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综合质效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整体而言,2012—2020年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质量在波动中有所提升;分维度来看,除开放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以外,皖江城市带的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就皖江城市带各大城市而言,合肥市和芜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超过了0.6和0.4,分处皖江城市带的第一和第二梯队城市;铜陵等其他七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处在0到0.4之间,均是皖江城市带的第三梯队城市.分维度而言,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在不同维度的表现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及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对全省64个市(县)的综合评价值作了计算并划分出5个梯度区,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规律,深刻地分析了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重要指标,已经得到广泛地重视和应用;但重庆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尚属空白。为全面掌握重庆市消费者对目前所处环境经济生活的总体评价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根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基础理论,以及我国各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建方法,结合重庆市自身的经济特点,设计和开发重庆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框架,并构建重庆市消费者信心指数量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在内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得到了因子分析方法下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25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并对各因子进行经济意义解释的过程中,分析各城市之间的差距所在,以便政府部门制定更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区域差异问题较为突出,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问的差距在逐年拉大,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阻碍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高县一级的经济实力,削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是关键.本研究以济南市县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对辖区内的区县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落后地区的特点,提出适合各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为济南市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48个县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空间分布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发达县域和欠发达县域构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的主体,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的差异显著;(2)中原城市群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许三角地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半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0.
从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出发,对凤凰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了凤凰县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凤凰县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建议,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具有经济特色的区位、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