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高脚竞速的教学、训练和比赛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认为:(1)高脚竞速运动在四川民族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学、训练和比赛"三维一体"相结合的模式,其中,高脚竞速比赛成绩斐然;(2)初学者心理障碍明显,提高期受伤现象突出;(3)针对高脚竞速运动普遍存在"有比赛就重要,无比赛就不要"的现象,以及训练方法缺乏创新、中青年专业教师缺乏、设备器材更新迟缓等问题,提出:①加大高脚竞速运动的宣传与推广力度;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③强化器材保障工作,确保教学与训练安全等,以期为实现高脚竞速运动广泛参与目标,使教学专业化、规范化,为高脚竞速运动在我省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陶志 《中华武术》2009,(9):39-40
一、高脚竞遮运动简介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暑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脚竞速云动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脚奢蹬,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_斤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是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亍速度和力量的比赛。高脚竞速所使用的器材称为“高脚马”,高脚杆为竹、木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的有关情况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当前河北省高脚竞速运动的发展现状,指出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场地器材、师资、选材、训练和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脚竞速运动训练方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教学(一)高脚竞速技术教学的三个阶段在高脚竞速技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采用高脚竞速跑的专门练习来提高技术。对初学者而言,通常要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1.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讲解高脚竞速技术的要点,学习如何握杆和站立及行走(前后左右),慢跑和小步跑高抬腿跑。2.基本掌握阶段:在上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加大动作幅度,重点改进高脚竞速的完整技术,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高脚竞速的技术动作。3.提高阶段:通过大量专项练习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生的高脚竞速跑的技术,提高跑的适…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脚竞速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选材及损伤、运动技术及训练方法、竞赛规则、项目开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并提出高脚竞速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深度、高脚竞速的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脚竞速运动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柱 《体育师友》2007,(4):9-10
一、高脚竞速运动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别名"吉么列"(土家族语)。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镫,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  相似文献   

7.
高脚竞速运动训练方法(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脚竞速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要双手握住马杆,双脚踏在马镫上,同侧手脚配合运动。因此,应根据其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指出其项目的规律性,从中发现其技术重点与技术关键,通过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学习和训练,在身体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脚竞速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因为受马杆的限制,运动形式为同顺运动,即左手左脚同时向前摆动,右脚右手同时向后蹬地。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同侧运动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具有重要地位。◆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高脚竞速运动是200米及200米以下距离和接力项目,其运动属极限强度运动,供能方…  相似文献   

8.
高脚竞速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别名“吉莫列”是我国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最早是少数民族群众在下雨天为防止泥水打湿鞋袜,作为走村串户代步的工具,后来成为学生遇雨天上学的“交通工具”并逐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进行竞速、对抗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高脚竞速是现在的名称,以前叫做“竹马”或“骑竹马”。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但不是“踩高跷”。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高脚竞速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各县、市广大土家…  相似文献   

9.
高脚竞速运动作为一项充满挑战性且富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少数民族学校的热爱,这项运动不仅代表着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融合了体育、文化和社交元素。该文将探讨高脚竞速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少数民族学校中的重要意义和高脚竞速运动训练策略。深入了解高脚竞速运动及其训练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脚竞速运动的复杂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脚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膝关节、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群等。分析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不正确或不熟练、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场地器材的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角度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将有助于高脚马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第7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以来,高脚竞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研究云南省第9届少数民族运动会2名女子运动员高脚竞速100m的技术特点,总结经验,以期对提高高脚竞速训练水平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普通高校高脚竞速教学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后认为:高脚竞速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比较大;容易损伤的部位依次为手掌、膝部、脚踝、脚趾、肘部、腰部等;损伤类型以擦伤、挫伤为主;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性疲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合理、缺乏防护意识等。在教学中应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并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预防和减少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3.
1.高脚马 1)项目简介 “高脚马”是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最早是少数民族群众在下雨天为防止泥水打湿鞋袜,作为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进行竞速、对抗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1986年湖南省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就把“高脚马”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随后的几届比赛中,这一项目不断得到规范和改进.高脚马由两根杆组成,杆为竹、木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简称杆).高脚杆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40cm处加制踏蹬,踏蹬高度的丈量从杆底至踏蹬与杆支点的上沿.  相似文献   

14.
高脚马竞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佩林  龚子飞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346-346,351
通过对高脚马竞速教学、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脚马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等;损伤程度多为轻伤,无重伤情况发生。分析认为技术不熟练或不正确、项目器材特点、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广西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晓萍 《体育科技》2004,25(3):13-15
通过指标测试、数理统计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广西青少年女子篮球锦标赛的基本情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 ,揭示了广西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 ,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其特征,建立了该类项目运动员的单项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体系,受试者为高校男子高脚竞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100m、200m、60米、30米、体前屈、30s指卧撑、30s俯卧背起、悬垂举腿等多项指标。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男子高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模型可分为快速力量因子及协调柔韧性因子等两个方面,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以期推动我国该类项目的开展程度和科学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竞速滑雪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程度的诸因素中,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全部运动潜在能力,都是通过这两种身体素质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判断一个竞速滑雪运动员的灵敏素质,主要看他在比赛时为获得比较高的名次而恰到好处地控制行进速度的能力,以及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处理比赛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武术散打项目现状进行相关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广西武术散打的快速良性发展及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献计献策;为广西武术散打项目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武术散打竞技水平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各市水平差别较大;教练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低是影响广西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裁判队伍、经费等问题也是制约广西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桥牌》2010,(9):35-35
第二届广西体育节“广西水电设计科研杯”桥牌比赛于7月30日-8月1日在首府南宁市举行,来自柳州、桂林、北海、百色等区直机关单位、科研院、大中专院校、工矿企业等单位的23支代表队一百多名牌手报名参加本次比赛。本次比赛共设公开队式赛和双人赛。  相似文献   

20.
秦炜棋  郑玉  谢烽 《体育科技》2012,33(1):36-3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参加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局官员进行访谈,调查广西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影响后备人才发展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