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体院学生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根据小弧线助跑的生物力学原理与动作技能学习的类属同化理论 ,提出了背越式跳高的“小弧线教学法”及其应用原则。认为小弧线助跑可以使身体获得较大的内倾 ,可帮助初学者较好地体会和掌握助跑的节奏与起跳过杆技术 ,从而有利于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万能架、跳深在背越式跳高中的意义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是助跑快、起跳快、完成杆上一系列动作快。其技术重点是起跳,难点是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技术课教学中,只有选择一些恰当的专项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才能较快地掌握并提高运动成绩。背越式跳高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低,易于掌握,助跑和平跑相类似,只是进入弧段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起跳的放脚动作是沿助跑弧线的切线方向与跳远放脚基本相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运动生物力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出发,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经对广州体育学院田径跳高代表队的5位队员进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实地测量获得有关数据,应用到"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中。研究结果:该方法能使助跑曲线更趋合理,产生更佳的起跳效果,能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弧线助跑的实效性。经实践与理论分析,选取助跑曲线π/4、S(|AB|/|OA|)处为控制点,不仅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且也符合个体的生理特征,又便于实地操作。从实践中的各项指标看,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一、诱导训练的依据助跑快、起跳快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特点,在快速助跑中顺利有效地完成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跳远助跑除了弧线区别外,在动作结构和速度要求上都十分接近,起跳技术也无明显差别,只是背越武跳高的腾起角大于跳远。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便有可能合理利用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在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腾起垂直速度,即通过采用适宜的手段方法逐渐加大腾起角,使之顺利过渡到  相似文献   

8.
对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动生物力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出发,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经对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实地测量获得有关数据,应用到“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中。研究结果:该方法能使助跑曲线更趋合理,产生更佳的起跳效果,能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弧线助跑的实效性。经实践与理论分析,选取助跑曲线π/4、S(|AB|/|OA|)处为控制点,不仅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且也符合个体的生理特征,又便于实地操作。从实践中的各项指标看,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一、外国教练员对跳高技术的一些观点 1.助跑: 日本跳高教练认为: 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是十分重要的,在助跑最后四步时,眼睛不要看横竿,而要看远端的跳高柱,这样可以使身体自然内倾。背越式的助跑路线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先垂直横竿跑,然后再跑进弧线部分。八木的助跑共跑十二步,她在前四步助跑时就已具备了起跳前的速度,跑中间四步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不同弧线助跑及其生物力学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前言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环节。合理正确的助跑弧线,不仅能最有效地发挥助跑速度,还可以利用适宜的跑速和身体内倾角度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因此,对于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重要性,早在这种姿势刚被采用时,就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当时助跑弧线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一致认为采用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到目前为止,背越式跳高助跑弧线的类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已基本趋于一致,那种等半径弧或近于直线式以及全螺旋线式的助跑方法早已被淘汰,而代之于“J”型助跑弧线。人们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1.
胡静萍 《中华武术》2006,(12):23-24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它的技术是由弧线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环节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是它的准备和延续。那么,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实质,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已成为当今背越式跳高运动训练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物力学理论认为: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能使运动员的身体自然倾向圆心,这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在最后几步降低重心,而且也为运动员提供腾空绕横杆旋转的动力。由于身体内倾助跑并在起跳阶段转为垂直,这样就会使运动员在起跳结束时产生离心力,而不需要任何附加用力便能使运动员转动过杆,因而这种助跑将更有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以此我们认为弧线助跑在跳高中比直线助跑更为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为顺利越过横杆创造有利条件。跳高技术的核心是围绕如何利用助跑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而快速弧线助跑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核心,如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 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一、选用合理的弧形助跑 路线很重要 大多数优秀运动员采用“丁”形助跑路线,这种助跑路线是由直线助跑转入到最后四步的弧线助跑,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速度,并且由直线转入弧线时能很自然地连贯起来,有助于保持和继续加快助跑速度,尤其倒数第二步能够充分利用弧线的特点,使身  相似文献   

16.
惠艳 《体育科技》2006,27(2):34-36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背越式跳高在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人体能量的变化原因,提出:除了助跑动能之外,在起跳过程中伴随较大的肌肉群弹性势能的释放也是起跳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分析运动员起跳过程身体重心向上运动的平动动能和绕质心转动的转动动能,其中的每一份能量都是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所不能缺少的。从而为教练员更好发挥运动员起跳过程能量,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G823.1背越式跳高助跑倒二步技术在起跳中的作用=Therun-up in the back-over jump the important roleof the technique of“two-step back”in take off[刊,中,B]/朱志平//体育科学研究.-2001.-5(4).-35-36参6(LF)跳高//助跑//技术//起跳//作用//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倒二步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重点论述倒二步技术在整个背越式跳高中起跳起着重要作用,希望教练员、运动员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付涛 《体育世界》2010,(4):107-108
运用运动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五个途径。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19.
顾玉祥 《中华武术》2006,(11):23-24
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J”的弧线助跑技术,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可以说成功的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相比较跳远项目的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就难多了,在短短的8~12步助跑中有方向的变化、路线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重心的变化等等,所以初学者很难把握,有以下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前言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特点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优劣对背越式跳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是关于最优助跑弧线的研究,更引起专家们的关注。然而,有关弧线助跑技术的控制训练问题的研究尚未见到。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训练是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可把训练过程看作一个系统,该系统是由教练员、运动员、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