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29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阶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夺取金、银、铜的主要阶段;男女运动员的人数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现较强的项目和项群特点,分别是:超长距离项目>投掷项目>长跑项目>跳跃项目>短跨项目>全能项目;耐力类项群>快速力量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年龄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失阶段(31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1978~1989年世界前25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有关年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上,投掷运动员高于跳跃运动员,而长距离跑运动员又高于短矩离跑运动员;在男子800m、3000m 障碍、跳高、铁饼和女子马拉松等项目中,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呈增长的趋势。为了合理安排训练,确立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对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最佳年龄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从历时性视角收集了1984~2014年间的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比赛中,获得奖牌的472名中国女子运动员的相关资料,分别就这些运动员的年龄、籍贯、所属运动项目等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中国女子运动员共获得了309.5枚奥运会奖牌,多于中国男子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数量;在体操、游泳、跳水三个运动项目中,84%的奖牌获得者年龄在15~24岁之间,年轻于"竞技运动黄金年龄";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运动员的省市,多集中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奥运会比赛中,中国女子运动员在运动技术精巧化要求较高、隔网或身体不接触类运动项目,以及职业化、商业化程度较低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运动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技实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与世锦赛游泳选手出发反应时(R.T.)成绩的对比分析,试图揭示出在此方面我国与世界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男子游泳运动员的R.T.成绩总体水平不如世锦赛游泳选手,多集中在0.7~0.79s这一中等水平段,而达到高水平段的运动员比例少;我国女子游泳运动员总体的R.T.成绩超过世锦赛女选手,并达到世界水平,但进入0.63~0.69s这一世界先进水平段的人数还相当匮乏.同时运用体育统计评分方法,制作出了我国游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归纳法,对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当今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男子平均年龄为25.9岁,女子为26.8岁,跳高运动员的年龄与发挥率呈低度负相关: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为99.36%,超水平发挥率为27.5%;女子运动员平均发挥率为为99.31%,超水平发挥率为20...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参赛运动员年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参赛运动员年龄状况分析,我男女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女子参赛的年轻选手比例高于男子,队伍更年轻化,结构更为合理。男子22岁以下突出的领衔代表有马林、王皓等;女子22岁以下突出的代表有张怡宁、郭焱、牛剑峰、孙晋、帖亚娜等。  相似文献   

7.
对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主因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15岁出成绩到17岁就退役,运动寿命平均只有10~12年,其中贡献年限仅有2~3年.研究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为15~16年,贡献年限为5~6年,而俄罗斯优秀运动员霍尔金娜至今24岁已达到20年运动寿命,还准备参加2004年奥运会,贡献年限达11年.为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和充分利用体操人力资源而提出对策,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保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少儿游泳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CAT—C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x—Jx—Ⅱ两种量表,对参加1995年广东省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的游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游泳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水平,儿童高于少年;女子赛前焦虑水平和运动成绩都高于男子,这与女子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比赛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揭示:男子跳远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第四、六跳是创造最佳成绩人数最多的跳次,前三跳的成功率普遍高于后三跳,但后三跳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高水平助跑速度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决赛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等进行研究,分析女子铅球比赛的竞技表现特点,为选材、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其平均身高约为183.4 cm,平均体重约为92 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501.02,表现出较为合理的年龄、身体形态特征,24~29岁是女子铅球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黄金期;及格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为96%,决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98%;及格赛成绩、决赛成绩呈现出群体竞技能力状态水平表现的极化现象;决赛出现最佳成绩的投次比较均匀,前3次试投的成功率高于后3次试投。  相似文献   

11.
摘要:我国男子短距离游泳项目近年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长距离相比离世界最优秀运动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积极探索我国男子短距离游泳项目多年训练安排的规律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运用跟踪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成效的揭示,力图从个案剖析中寻找短距离游泳训练规律。结论: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既满足“分期理论”的条件,也符合“板块”理论训练的特点;余贺新多年有氧能力训练贯穿于全程,其他所需各能力则按照“分期”与“板块”的要求安排各异;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除了具有个人训练特点外,也适应世界顶级运动员成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球队与前八强、前四强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亚洲球队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对抗的形势下,很难正常发挥技、战术.亚洲球队要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应在选材、科学训练、外援引进等方面向足球先进国家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生化、血液、免疫等指标的实验研究,探讨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在800m游泳训练考核后,机体发生的应激损伤情况。对八一铁人三项队9名女运动员,在安静状态、800m游泳考核后2h内、次日晨,分别抽取静脉血10ml,进行生化、血液、免疫等指标的测试,从而对运动员机体的应激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生化指标ALT、AST、BU、CK等在800m游泳考核后升高明显,次日晨基本都能恢复至安静状态水平;血液指标RBC、HB、HCT在三次测试中次日晨最高,800m游泳考核后N升高、L降低,次日晨基本恢复;免疫指标800m游泳考核后CD3、CD4均有所升高,次日晨反而降低,800m游泳考核后CD19升高、CD56降低。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在800m游泳考核后2h内及次日晨,其生化、血液、免疫等部分指标发生变化,这些指标的波动,能对其机体应激损伤的评价,提供辅助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模型方法,建立了亚洲男子12项游泳纪录、女子14项游泳纪录和中国男子12项游泳纪录、女子13项游泳纪录的GM(1,1)预测模型,并对建立的亚洲、中国游泳纪录的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均为一级,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揭示亚洲、中国游泳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并对2002年亚洲、中国游泳运动成绩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访问、文献资料、描述性统计量、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1987年至1995年世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最好成绩全部是由中国广东运动员创造的,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相差较大。为了使我国该项目成绩能更快提高,比较有效的对策之一是在各省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苗子。据此,研究如下:1.分析我国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和我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的基本策略;2.系统分析了几十年来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特征;3.对二十年前后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助跑速度素质、身体高度形态、和派生身体形态三类主因子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4.根据研究给出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若干项指标权重,并得到了评定选手综合成绩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流程图。  相似文献   

16.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我的综合认识与评价,它对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自我发展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游泳运动是深受大众青睐的运动锻炼项目,尤其女性更为喜欢.中年女性处于生理、社会心理多反面转折的年龄阶段,因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游泳运动对中年女性自我概念的影响.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40 ~ 50岁年龄段女性游泳锻炼和非锻炼组人群进行测量,同时测量了年轻锻炼组女性自我概念,对三组人群的自我概念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游泳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地影响中年女性自我概念,使她们的自我概念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年龄足球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下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训练前安静时的T值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三个年龄组之间的T差异显著,并且14~15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T的差异极为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T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4~1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小。2)训练前安静时的C值随着年龄增长也呈上升趋势,但14~15岁年龄组与19-20岁年龄组以及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但19~20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C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9~20岁年龄组次之,14~15岁年龄组最小。3)训练前安静时三个年龄组的T/C并无明显差别,其中14~15岁年龄组足球运动员T/C最高,24~2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低。在大负荷训练下,T/C变化与年龄并无明显关系。尽管T为从事力量性运动项目运动员选材和进行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但T/C更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综合评价广东省2010年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根据 广东省2010年19~22岁学生体质数据,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原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8个 学生体质状况综合评分评价模型计算体质分并进行评价;结论:无论男女生19~22岁城市学生的体质水平 略优于乡村学生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中国游泳运动员奥运会成功率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我国游泳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成功率偏低,主要在于训练理念不符合现代游泳发展的实际,集训体制缺乏科学性以及赛前恢复失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起完整的科学训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竞技游泳迅速而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在运动训练中实施TARGET模式的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选取50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学生掌握气氛、任务取向水平显著升高,而成绩气氛和自我取向没有显著变化,学生体育道德各维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TARGET模式的干预策略有利于营造掌握气氛,促进学生的任务取向,从而形成积极的体育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