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采用访谈研究法,以中日比较的视角与大塚丰教授探讨了日本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学科发展及其危机、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等问题,分析了国际化时代比较教育的使命与功能,并对日本比较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大塚丰教授认为,日本的比较教育是以学习外国教育先进之处为目的发端,并按学术的逻辑发展至今.在网络化、国际化时代,比较教育学仍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网络虽替代了部分田野调查的功能,但田野调查对比较教育研究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要避免从实用主义观点看教育,做真正的比较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将引发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具有全样本性、注重效率、注重因果和相关的复杂性等特征.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不仅要深度挖掘现有的教育数据资源,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资料,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而且要重视理论创新和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邓莉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0):37-44
本文以英国《比较教育》期刊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地域.在研究主题上,英国比较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借鉴与输出、教育公平、公民教育、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等;在研究方法上,文献法是主要研究方法,但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很常见;在研究地域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度超过了对发达国家的关注度,对跨国、区域和全球的关注度超过了对单一国家的关注度,且关注对东西方国家的宏观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育国际化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天然的独特研究领域.本研究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近50年刊登的“教育国际化”研究成果数据,发现“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且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比较教育学界虽然在过去的30年间对“教育国际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知识贡献,但就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开展方式而言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较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简要的综合性评价,介绍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这一全球组织的性质和任务.作为一些国家级比较教育学会与区域性比较教育学会的大伞,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成立于1970年.目前,加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国家级、次国家级、区域性以及以语言为基础的比较教育学会的总量已经发展到32个.本文概述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历史与运作模式,以及比较教育在性质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对于教育发展和教育研究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较教育就是教育本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不仅要与时俱进地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新的使命,同时还要在概念、方法上更为开放.提升研究的质量,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学科发展与巩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化乃是比较教育的一项未竟的事业.当前,无论是出于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的需要,还是为了夯实学科的知识基础,我国比较教育都需要启动科学化进程,提升"比较方法"在因果分析和教育理论建构方面的效用.相较于过去受制于方法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比较教育的科学化在今天更具可能性:后实证主义为比较教育科学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大数据时代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海量可供分析的数据资料;比较方法的突破性进展为比较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方法和技术的支撑.未来,比较教育需要加强研究者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注重对比较方法的跟踪研究和创新发展;发挥国别研究在比较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大传统优势:政策优势、语言优势、数据/资料优势.然而,这些传统优势目前都面临着国际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世界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必须重新反思和定位本学科的相对优势.研究者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政策优势依然存在,且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是未来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虽然大数据打破了传统的数据/资料优势,但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全球教育数据的洞察力及解读力将成为该学科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冉江渝 《文教资料》2011,(9):114-115
比较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其方法论的形成上与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究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对比较教育方法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哲学观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握握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在近两百年成长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品格特质和现实问题困境.这说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应走到一起同舟共济.所以本文建议两门学科结成合作伙伴,引入"比较学科"和"比较科学"研究平台,成立比较科学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13.
An important hallmark of biological research is the aspect of ‘comparisons’. As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of numerous organisms have become available, the emphasis in biology has shifted to comparisons at the genome level. Indeed, the l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exponential rise in the number of organisms whose complete genome has been sequenced, and we are still climbing up the graph. The present article, a primer, explains how one can extract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from such analyses that is of great value in our research. The subject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impinges on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s of the tree of life, drug discovery programs, function predictions of hypothetical proteins and genes, regulatory motifs and other non-coding DNA motifs, and genome flux and dynamics. Finally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the information one can extract fro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omes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specific aspect of the genomes that is being compared and the phylogenetic distances of the organism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助比较方法,对整理思想政治教育事实材料,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新情况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借鉴一切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某些共同规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主要通过“质的比较与量的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现象比较和本质比较”、“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等比较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20.
“A+比+B+W+Z”和“A+W+B+Z”是两种带比较差值的差比句句式,广泛分布在汉语方言中。本文探讨它们在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情况、交替机制以及竞争状态。和“A+W+B”不同,“A+W+B+Z”普遍存留在汉语方言中,其原因有待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