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比+B+W+Z”和“A+W+B+Z”是两种带比较差值的差比句句式,广泛分布在汉语方言中。本文探讨它们在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情况、交替机制以及竞争状态。和“A+W+B”不同,“A+W+B+Z”普遍存留在汉语方言中,其原因有待考察。  相似文献   

2.
比较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句式,在现代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点。比较句在结构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最基本的形式是“A+比+B+形容词”,而其最直接的否定方式是“A+不比+B+形容词”表面看来“不比”仅是对“比”字句形式上的否定,实际上“A+不比+B+形容词”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可以以“三个平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A+不比+B+形容词”句式加以分析,概括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明中叶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不少由疑问代词“怎的”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S)+VP+也+怎的”。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此句法结构中“怎的”表现出多样性的语义特征:(1)询问;(2)虚指;(3)与“(S)+VP”相反的意义。作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近现代汉语赣方言中“怎”系疑问词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可能是由汉语自身发展而来;而近代汉语北方方言中这类句式则是蒙古语和汉语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表选择关系的“Ma”,在新疆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广,而“X-Ma-Y”句型的使用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更为广泛。对新疆汉语方言中“X-Ma-Y”句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其用法和性质,重点对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表现,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新疆汉语方言表选择的“Ma”在“A-Ma-bu-A”中的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X不比Y·Z”属于歧义句式。其中表示陈述差异的A类,从唐代以来一直存在,类似“比lY·Z”复杂谓语经过六朝至唐代的发展,促使“X不比1Y·Z”出现。与之同形的“X不比2Y·Z”,随着不同性质的形容词充当Z和实比与虚比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语义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6.
与普通话相比,铜仁方言存在大量重叠式名词。通过对比二者的重叠式名词的结构构成形式,发现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AA式有四种类型,AAB式、ABB式和AABB式都各自有三种类型;而普通话重叠式名词AAB式中,A1+A2B式只有一个,ABB式中AB1+B2也只有一个,而AABB式中A1A2+B1B2式则没有。二者的AAB式和ABB式重叠词都是偏正结构,AABB式重叠是联合结构。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在结构特征上具有丰富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方言中,量词“头”用法十分复杂,它可以称量动物、人、植物等有生物,也可以称量无生物和抽象物,甚至在有些方言中发展成了通用量词。称量动物的“头”在跨方言分布中形成了不同的方言类型,并呈现出具有蕴含关系的连续统模式。量词“头”用法的方言共时分布不仅是历史各个时期“头”用法在方言中的继承而且是方言自身不断发展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编码度理论和汉外、汉语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模式,讨论汉语的基本颜色词。上古汉语比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基本颜色编码度低,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及方言与方言之间基本颜色编码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是汉语颜色词的历史传承、变异和认知发展而导致的词汇创新造成的。上古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在“紫”与“褐”的发生顺序上是一致,但与基本颜色词理论的普遍发生顺序不一致,基本颜色词理论认为“褐”在“紫”前出现,而汉语正相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汉语中新兴的一种表达完成体的格式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目前只在汉语方言局部“有+V”与“V+了”的关系。文章以先贤的已有成果为起点,结合最新的语言事实讨论现代汉语完成体的一种新格式“有+V”和已有的“V+了”格式的消长关系,并指出可能存在的新格式逐渐语法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一君 《文教资料》2013,(4):20-21,26
差比句是比较范畴中较为凸显的句式,其相应的否定式在形式和意义都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汉语和僚语差比语序都符合SVO语言共性,差比句都有两种否定形式:X+bau^55(不)+Z+M+Y,X+bau^55(不)+Z+k3^52+Y(X、Y分别表示比较的主客体,M表示差比标记,Z为结论项);由于汉语和傣语属于不同的语族,语言个性决定了两种语言差比句否定式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异性。本文从形式和意义方面对两种语言的差比句否定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将二者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黄冈方言的差比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比句用来比较事物的高下。黄冈方言的差比级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比较词运用丰富,对比古汉语、普通话的相关句式,黄冈方言差比句顺行结构、逆行结构两种形式并存,其运用受一定的句法条件的限制,各具不同的表义功能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宁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主要方言,是粤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次方言,与广州话有许多大同小异之处。通过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作出的直观简要的比较描述,可供粤方言研究、教学与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宁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主要方言,是粤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次方言,与广州话有许多大同小异之处。通过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作出的直观简要的比较描述,可供粤方言研究、教学与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安丘凌河方言的比较句中包含多种表达方式,其中一种与普通话相同,即用介词"比"引进比较对象,此外还有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方式。笔者根据比较标记的不同,大致将其分为六种,其中用到的比较标记主要有"比、起、不检/不验、伴、撵/赶"等。安丘方言的比较句在山东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寿光方言中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总结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的分类情况,以期对母语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长沙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按意义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和频率副词、肯定和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六类。长沙方言的副词与普通话的副词相比,出入很大,普通话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长沙方言基本不用,长沙方言中的一部分副词是普通话中没有的,有的副词长沙方言和普通话都用,但用法有差别。长沙方言在词的兼类、搭配形式和构词方式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成书于清末民初的小说《春阿氏》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写成,具有从早期现代汉语向成熟现代汉语过渡的特征,对于分析北京口语的发展历程,充分认识汉语语法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对《春阿氏》中的“把/将”字句进行穷尽式搜索,详尽地描述“把/将”字句的句法结构、分布特征、使用的语体差异,可以较清晰地展示“把/将”句在清末民初汉语发展中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以中国考据学、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其他学术研究为基础,从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到影响研究的实践,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倡导到立足于东方文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从比较文学研究到比较文化研究,在近60年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季羡林堪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泰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