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含的诗歌,按其内容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诗史”诗;第二类是咏怀诗;第三类是寄赠诗;第四类是写景诗。张含有的文章关注社会,抨击黑暗;有的文章明白流畅、自然亲切;有的文章还具备庄列之风格。张含所作诗文自成特色,他应当在云南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刘美隆 《海外英语》2013,(21):170-171
诗人穆旦是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为国人译介了大量浪漫派诗歌和部分现代派诗歌。穆旦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诗作翻译成英文,这些自译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及其独特的诗歌翻译观:反对逐字逐句的直译;在语言运用上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时须兼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以诗的语言去译诗,从整体把握原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3.
沈括深受儒家诗教传统的影响,继承了诗言志观念,认同诗歌要以人与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并认为诗歌需要反映社会政治。诗歌表现内容,沈括认为须求真求实,同时认同运用适度的夸张等修辞手法。在作诗态度与方法技巧方面,沈括主张求工,并认可倒装、集句、化用等作诗方法。从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来看,现存沈括诗歌以平易清丽诗风为主,兼有清峻刚健、凄凉悲愤等风格。  相似文献   

4.
艺术风格是衡量作家作品是否成熟的标志。文学(艺术)流派是衡量文艺活动是否繁荣的标志。考察风格、发现风格与评价风格,是文艺评论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千差万别的艺术风格中,分析、比较、综合,肯定哪些风格相同相近的作家可以划为一个流派,并作出科学的论断,是文学史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较多的情况下,文艺评论家或文学史家,往往一身而二任焉:既须敏锐地发现风格,又须正确地划分流派。  相似文献   

5.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的谏官和爱国诗人,其《诗评》一文集中阐述了他的诗学观。他师法多家,尤其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其诗克服了白体的率易平熟、西昆体的藻饰雕琢及江西诗派的奇谲瘦硬之弊,既有白居易的平易、杜甫的骨力、李白的豪放,又有宋人的健朗,表现出雄浑俊逸、自然天真的主体风格。而由于题材、思想情感、历史背景等的不同,风格又呈现出多样性。南渡之前的诗作更多地追踪李白,充溢着难以抑制的狂情豪气;南渡之后的作品则侧重学习杜甫,显得沉郁顿挫,而对陶、谢的推崇又使其诗时时呈现清远平淡、天真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针对古诗鉴赏题的特点,我们在复习备考方面必须抓住重点。广泛阅读,拓宽视野。要了解不同时代代表诗人的风格及大体流变,不仅做到知人论世,更要因诗入题,以诗解题。平时训练不能再只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值得注意宋诗与清诗的鉴赏,同时应当兼顾读本的内容,不可废弃。积累各种鉴赏术语。综合性开放题型的  相似文献   

7.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用其韵》及诸联句诗在遣词造句及结构章法上明显地表现了与汉赋的写法相类似之处。人们在讨论韩愈以文为诗的时候,虽也言及其用作赋的手法写诗,但把以赋为诗作为专题来研究的,似属少见。文章借诸公之发轫,收拾绪余,整理成篇,欲证成韩愈以赋为诗之论。  相似文献   

8.
周流溪译诗语言精练、流畅、音乐性强。他对译诗有许多经验总结。周流溪认为,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译诗须态度严肃认真,译诗须与研究相结合,译诗须善于把握标准。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对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对译诗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诗以反叛袭环的姿态登上中国当代诗坛,在诗歌理念与创作实践上追书一种特异的诗美风格:即生命与语言的本体同构性。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第三代诗的艺术革新价值,肯定了它在推动当代新诗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历史性作用及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风格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文学艺术有风格.我国有句成语:文如其人,表明文章的风格反映作家的人格,作家的人格也影响文章的风格.中国古代文论认为,文有文品,诗有诗品."品"就是品格,也就是风格.文品,就是文章的风格;诗品,就是诗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雅俗共赏是朱自清的一种文章美学思想 ,较明显地体现于他的文辞观上。首先 ,朱自清的文章语言求真化俗 ,运用口语 ,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谈话风格。其次 ,朱自清的文章语言又是经过选择、提炼的 ,能够化俗为雅 ,雅俗合一 ,从而形成通俗而淡雅、质朴而有风华、既纯正自然又新鲜活泼的风格 ,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一直以其独有的翻译理论活跃于当今译坛。文章以许译“不爱红装爱武装”(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为切入点,从风格标记、形象思维、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三个层面探析此译文的合理性;最后指出文学翻译须遵循艺术创造的原则,并努力朝着翻译文学这个终极目标发展,而且应该沿着此道路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  相似文献   

14.
插花是一种以花为主的造型艺术设计,主要有东式、西式和现代自由式三种插花风格。本文阐述了插花艺术的发展及其不同风格特点,并结合青藏高原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色彩审美,分析介绍了欣赏与评价插花作品应当注重的鉴赏与评价要素,以为插花艺术的设计与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因其篇幅短小,故最讲究炼字锻句。因一首好诗或一句佳句而得一雅号。是古代文人的趣事。 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杜甫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李贺诗词奇崛冷怪。雅号“诗鬼”;白居易“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人呼“诗囚”;卢延让醉心推敲,“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赢得“诗奴”称号。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白话诗理论鼓吹,主要见于《文学改良刍议》《谈新诗》及《尝试集》的三篇自序.《文学改良刍议》所论“须言之有物”等八事全部与诗有关.《谈新诗》的论点有四:诗体必须大解放,诗的进化即诗体解放,新诗语言须有“音节”,新诗语言须“具体”.《尝试集》自序的主要论点是:作诗如作文,文学革命毋庸置疑,打破一切枷锁镣铐,新诗的音节须顺应诗意,旧诗如缠脚新诗是天足.这些理论鼓吹,在当时无不切中时弊,待时过境迁,则无一不可质疑.  相似文献   

17.
情与景的关系.历来是我国文论的基本问题。《礼记·乐记》即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刘勰《文心雕龙》系统阐述了“情”“景”互相影响、转化的关系:“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诠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唐代日本僧人空海在《文镜秘府论》进一步提出情思与景物须相谐和的见解:“须景与意相兼”、“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人景,语始清味。……诗一向言意,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相似文献   

18.
萧绎的《金楼子·立言》是梁代文论史的重要文献。其对“文”的描述:“惟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会,精灵摇荡”,常被今人作为萧绎推重性情、注重词藻、倡言新变的证据。这是未细审原作而致的极大误解。从《立言》全篇的立意、《金楼子》全书的旨趣、萧绎的创作风格来看,此说不能成立。实际上,萧绎对儒、学、笔、文的分析,明显寓有崇德抑文的高下之义,“惟须”并非褒扬之“必须”,实乃贬斥之“只须”。萧绎的文学观并非倡言新变,而是尊经尚古,注重文质彬彬,和萧统同调。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M.K.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来研究英诗翻译的问题。通过对英国诗人拜伦的名诗When We Two Parted及其四种汉译版本的英汉功能语篇的对比分析表明:(一)功能语言学在研究英诗汉译问题方面同样是适用的;(二)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往往不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对英诗翻译的评判不可机械地要求译文的形式必须和原文“一一对等”。  相似文献   

20.
宋人以诗为“言志”的正经作品,而词则往往多用以“言情”,以至有了流传至今的“诗庄词媚”之说。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这就是说,因承载内容的差异诗与词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大体而言,确实如此。因为从写作目的和内容来看,诗多用于应制(唐代科考,写诗还是一道“必答题”),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题,故非“庄”不可;词则多写闺中韵事、相思别离,所以更适于“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