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系统传播期和发展成熟期,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继承革新"、"形象"、"典型"、"创作方法"、"文学语言"、"文学体裁"、"文学风格"等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范畴系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典型性成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构成论、接受论,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思想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蔡仪的《新艺术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重要创新,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教材作为相对稳定的原理性系统知识的载体,不只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而是知识的有机整体.我的《文学原理》第二次修订版,阐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结合文学实际而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科学内涵,以及以此出发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生成”的一个子项目的结项成果,从20世纪初的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开始追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揭示了中国古老的传统的文艺理论是如何向现代化转型的。该书由童庆炳教授等人所著,于2005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从文艺与政治功利、阶级本位、哲学观念等维度出发,围绕客观主义、象形论、不充分的辩证法等论题,深入批判了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其主要成因是现实斗争的需要、苏联风潮的误导、研究视界的影响。瞿秋白的批评服务于具体历史语境,推导逻辑的基础是政治立场、阶级身份,客观促进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话语实践与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理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表面看,其最大特点是不停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主体部分,却一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行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的轨道上.新时期文学理论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在指导思想、历史继承、理论布局、创新支点、途径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经验,是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艺术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界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系统而学理化的学术专著,它不仅对西方近代以来的文艺理论概念、命题做出了有力回应,而且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发挥。《新艺术论》对外来理论兼容改造、同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上的筚路蓝缕之作,也是外来理论本土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文学理论方面,他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论短篇小说》,作为现代小说理论的启蒙读本,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44作产生了渗透、影响的作用。鲁迅1919年亦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可谓最符合胡适短篇小说理论的典范文本,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匠心独运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与由童庆炳主编已做了多次修订的《文学理论教程》相比,更加突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论文提出,历史化和逻辑化是有效完成"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中贡献突出,影响巨大。但其中存在的逻辑混乱、文理不顺等问题,也折射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追求内容标新立异、忽视话语理论品格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损害教材内容信息的传达效果,更影响到文学理论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对该教材中主要的逻辑谬误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学理论在保持其理论品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心灵表现价值取向的开启者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鲁迅的文学理论批评价值选择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心灵表现论,又有着时代和其个人特征.这充分表现在他关于文艺的发生、文艺的职能和创作主体的系列看法上.由鲁迅所开启的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心灵表现价值取向,是对作为文学创作得以实现的创作主体一维的敞亮与确证,隐含了诗学话语建构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存在着学理性不足、忽视艺术形式与主体心灵的内在联结等理论建构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文专业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就文学理论目前教学现状及效果看,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深刻认识理论真实的品格何在这个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文学理论方面,他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论短篇小说》,作为现代小说理论的启蒙读本,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渗透、影响的作用。鲁迅1919年亦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可谓最符合胡适短篇小说理论的典范文本,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匠心独运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4.
语言形式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主潮,“文本”概念就是在这一思潮中生发出来并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当前文学研究领域最常用而使用又最为混乱的重要术语之一。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董希文博士《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文本研究》)一书知难而进,对“文本”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深入阐析,其理论勇气委实可嘉。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文本理论的专著,对于梳理文本观念发展脉络、正确开展文本分析与批评,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比较诗学群体的崛起在于敏感地意识到,中国诗学迫切需要主动将自身整合入世界文学理论的话语系统,通过与西方诗学的沟通和交流改变边缘的国际学术处境.比较诗学在推进过程中有得有失,其中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借鉴《镜与灯》的理论框架而构建的循环系统和六种理论,无论在出发点、成功处还是存在的缺欠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简要勾勒刘若愚的理论体系并说明其正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刘若愚和艾布拉姆斯在历史语境下各自面临的中西诗学的学理背景,对比两人的理论分类方法及其实际运作情况,试探讨刘若愚以他山之石攻玉的若干失当之处,作为对中国诗学进入世界性文学理论视野路径的方法论反思.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形态走向成熟的时期,该时期文学理论形态大体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大类型,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是这个时期的理论主潮。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基础的广泛性与本土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理论批评创新,可能遇到纵向时间轴和横向视线轴两个维度的屏障。西方近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都有过基础过于狭窄的问题。为适应新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既有的许多概念重新审视,“非美学化”和“泛文化化”的倾向都应克服。无所不包的大一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太可能重建,需要的是多种文学理论的竞争、融合和共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建设面临着三种资源:传统中国文学理论资源、西方文学理论资源和俄苏文学理论资源,三者都对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理论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世纪之末,一个世纪的文学理论建设留下的更多是困惑。21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当下文学经验的理论化。理论家应回到文学经验,解决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理论问题,把文学放回艺术、社会的大视野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构建有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的主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品格。如何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是当前文学理论界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和践行的问题。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面对当代社会出现的种种挑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既需要积极应对,又必须在发展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色。本专栏推出的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当代中外学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思考,也表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当代的推进和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