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诺德·伯林特认为美学必须回到一个坚实的并且可以作为人类审美共同根据的基础——审美经验,并由此形成了"审美经验—审美事实—审美理论"的美学建构之路;伯林特把包括艺术对象、艺术活动和艺术经验的总体情境称为审美之域,他不仅对审美之域中的艺术对象、感知者、艺术家和表演者进行了现象学描述,而且认为审美之域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非认知性的特点;伯林特认为应该走向一种经验论的美学,而传统审美理论由于没有把自身建立在严格的经验分析基础上而被他称为片面的"替代理论"。  相似文献   

2.
浅论油画笔触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婧 《陕西教育》2007,(10):69-69
油画的笔触是艺术家通过用笔(刀或其它工具)接触富有弹性的画布留下的复杂而深具个性色彩的痕迹,笔触与绘画是与生俱来的,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和绘画的评判标准,甚至成为艺术家着意追求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目标.它具有以下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审美教育已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作为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审美阅读也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审美阅读的对象主要指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以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从而反映现实社会,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4.
审美情感包括"情"与"感"两大基本要素,"情"即指人喜、怒、哀、乐的性情,"感"即指审美对象所持有的一种主观态度与感受,因此,审美情感可以归结为人在面对审美对象或者创作艺术作品时,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一种或悲或喜或忧的真性情.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既可以帮助其净化心灵,拓宽审美视角,激发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养成美术素养,对促进全面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历史时期的维吾尔族诗歌中多有咏唱"黑痣美人"的现象,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表现方式既显现出维吾尔族有关"美人"的审美趣味,也折射着维吾尔族早期的生存环境、天象崇拜观念、民族体貌特征和后来所接受的伊斯兰教的影响。这一艺术表现方式在其历史延续的同时,也在塑造传承着人们欣赏"黑痣美人"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趣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趣味"理论的源头,"味"范畴有着独立的、鲜明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味"主要是作为一种感官体验被提及和运用;汉魏时期,"味"开始逐渐进入政治、文化视域;唐宋时期,"味"进入文学艺术领域,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趣"范畴的出现,在丰富"味"范畴的审美内涵的同时,也宣布了"味"范畴黄金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宫体赋是南朝赋家、赋作题材向贵族宫廷化回归的典型,体现着南朝文人整体的创作心态与审美风尚。在美人书写上呈现出两条并行的路径:一即美人身份的不断下沉;二即美人描写的弱化与美感构筑的强化。赋家将美人作为宫体赋写作的主要对象,既满足了宫廷贵族日常生活消遣娱乐的需要,又迎合了以统治者为首倡导的重“篇什之美”的审美风尚。赋中对美人“氛围感”的精巧营构、对男女情爱的直言书写,或有“肤脆骨弱”之嫌,但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却是对一直以来以“扬诗守礼”为审美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写情”类题材赋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生活的艺术家"是相对于专业艺术家而言,他们并非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而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具体表现为应具有健康的审美观与较强的审美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晏红 《母婴世界》2011,(6):84-86
据专家研究,新生儿更喜欢“美人”:他们能够分辨美丽或丑陋的脸庞,并对美丽的脸庞更感兴趣。这说明,审美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宝宝也有审美的需求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油画主题创作群用不同的视觉关注同一个题材,用不同的语言与审美表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显现.青藏高原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浑厚、质朴的原始美,滋润和养育了这些创造不同品味艺术作品的艺术家,繁荣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艺术家们有的从青藏高原人民的外貌体表中产生创造的张力,并得到超越真实形象的有机生命感;有的通过表现对青藏高原大自然的崇敬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有的从藏袍、藏刀以及异域的外表"猎奇"中,寻找生活的慰藉,探求对青藏高原的印象;有的运用一种绘画"套路"来完成其商业运作的目的,煽动了一种浮躁风.无论艺术家运用哪一种手段和思路,他们都在探索自己的创作语言,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一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本质与本源的过程,美就是存在者的澄明之光,是存在之光。  相似文献   

12.
审美制度既是审美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中心议题,也是人类社会审美和艺术生存机制的集体表征。《审美制度问题研究》以其严谨的学理分析和介入现实的学术品质探讨了"美"是如何被建构和能被建构的文化生存机制,随着审美制度的深入研究,审美人类学理论的活力与张力将会得到更好的呈现。  相似文献   

13.
美与美感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美学理论中争议极大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的基本的美学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美学界基本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美先美感后说;美与美感同时生发说;美感在先美在后说。"主客体实践美学"认为自然美和生态美是宇宙自然本质力量非自觉自由创化的结果,先于"人化的自然"和社会化的人类即人化美和拥有审美能力的人类出现。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时代,艺术元素被纳入商业需求的框架,美成为观赏性存在,大众化的多种产品都呈现出审美的女性化风格。大众化中的欣赏乐趣也同样是消费主义的产物,女性化的审美品格也是消费时代的典型气质。本以(菊花香)为例,探讨它在艺术上呈现出的女性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美不是在知觉之前就已现成地存在着的(不管是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只是随着知觉行为的发生,由于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重组,美才产生了,而且就产生在知觉中。在这种情况下,知觉不仅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而且美直接取决于知觉;知觉直接地孕育了美,直接地成为美产生和存在的处所。只有在知觉中,客体对象才因为主体的加工而成为审美对象;也只有在知觉中,人才把符合条件的客体对象感知为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和一般知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为主体提供信息和对客体作出加工,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一种肉身的身体———主体的享受。从知觉传递信息到通过知觉获得享受,这是人的知觉意义重大的一次分化。自此,知觉不仅具有认知的功能,同时还形成了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即佛教的"无常"观念对日本建筑样式的影响;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幽暗为美"的"阴翳"审美心理特色和禅宗的审美情趣在建筑和园林造型上的反映,同时也揭示了日本民族审美心理与建筑特点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论审美教育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诗意生存”的本质需要决定人类的生存必然是生态性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审美观念的建立。通过生态审美教育,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广大的民众及中小学生意识之中,将“经济人”转化为“生态审美人”,是当前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诗意生存”的基础。生态审美意识包括: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美存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平衡是生态之美的基础。生态美育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他运用自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成功地诠释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道”。他的诠释开启了对中国美学本体“境界”的理解。境界即道有显现。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道的生命性、有无统一性、关系性、心智性及整一性都通向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