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研究是一个外来词,是包含着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就是"研究课"。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来讲,是对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现象的研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老师要参与课例研究,就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即课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反思精神和研究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它通过教师对真实的课堂进行系统检查与问题诊断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然而,学界对于课例研究的看法不尽相同,导致了在实践中教师对于课例研究的模糊认识。目前国内有许多学校在开展课例研究,试  相似文献   

3.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的是教师自己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这种研究教师感到亲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强,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中可开展以下形式的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宋哲 《考试周刊》2014,(72):183-184
<正>解决问题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的,基于解决问题的课例研究,解决的绝不仅仅是一节课,更是在这节课此前和此后所开展的备课、观课、评议、研讨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锁定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然后开展"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课例研究。所以课例是教学实践当中的课例,研究是在教学实践当中开展的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团队在"学生小组合作有效性"的课例研究中使用观察法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课例研究缘起于日本。20世纪末,美国、英国、瑞典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引进和改造课例研究。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事课例研究。本文中,笔者尝试探讨地理课例研究的内涵、价值和操作步骤。一、什么是地理课例研究?1.地理课例研究的概念地理课例是用于研讨如何改进地理教学或观摩学习的地理教学实例,是地理教学过程的真实呈现。呈现方式主要为地理教学实录的文本形式和地理教学视频的录像形式,前者并不等同于地理教学案例。地理课例  相似文献   

6.
问题一:这样的情境教学真实吗? 【课例一】 《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3 Apurse的教学片断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主动提问)  相似文献   

7.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描述,并加以评述。一份完整的课例报告大致包括“背景与目的”、“多向访谈”、“主题提炼”、“报告撰写”等几个方面。课例可以分为验证型(崇尚理论,课例充当证明理论的实例)、问题呈现型(关注理论与实践,注重实践中的问题,设法用理论解释实践问题,课例用呈现问题的方式唤醒人们的深思和反省),知识分享型(利用故事叙事获得知识沟通)。课例研究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展开的研究,课例所提供的各种真实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研究、分析、解释的可能,它又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综合思维的培育,可以提升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课例,基于课标创设了思维培育的路径,基于问题情境创设了问题系统,最终通过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英语故事课存在着“迁移低层,缺少与真实生活的链接”“思维浅层,缺少大概念的专家型思维”和“评价单层,滞后学生的表现性评价”等问题。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以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第4级Bella’s Bike为例,教师从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恰当评估办法、设计相关教学过程三个阶段开展故事课教学设计,打通课堂与真实生活的关系,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与专家型思维,丰富了故事课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实境教学是情境教学的一个分支,追求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问题、真实实践。道德与法治实境教学的基本路径是:课前开发实境资源,重在发现问题;课堂体验真实情境,重在分析问题;课后落地行为实践,重在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实境教学,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真实情境是课堂,"做"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开展课例研修活动。以《市场配置资源》一课的课例研修活动为例,在研修活动的准备阶段,通过聚焦和分工协作,使研修活动有效开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三次课堂观察促进教师在真实情境中研究课堂教学、累积专业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以及知识的共生共享。  相似文献   

12.
真实实验是物理教学最精彩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典型的规律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例,在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即。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中,运用真实实验设计物理情景,教学中以真实实验为平台,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识发展、实验功能与教学效果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陈力 《青年教师》2006,(1):24-26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教育中,通过教肓并为了教育”的研究,因为它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它使一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首先以“课例”作为载体,但要将它提升到“研究”的高度,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有借鉴意义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如何捕捉研究的“视角”是开展课例研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主题式”课例研究,就是以当前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主题,开展的专题性的课例研究活动。主题式课例研究是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以研究问题为主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问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促进问题研究。研究了问题即研究了教学,研究了教学即研究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教育中、通过教育并为了教育”的研究,因为它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它使一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首先以“课例”作为载体,但要将它提升到“研究”的高度,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有借鉴意义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如何捕捉研究的“视角”是开展课例研究的第一步。下面结合数学学科谈几种捕捉“视角”的有效策略。一…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应是本真的课、平实的课、高效的课。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因而,有必要对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让公开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一、教学是双向的,要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才能进入一种自  相似文献   

17.
王玲 《学周刊C版》2023,(17):151-153
社团书法教学是学校的一个亮点,需要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从书法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促进全面发展。近几年,“课例研究”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提倡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师可以将“课例研究”运用到社团书法教学中,一方面牢牢把握学生真实的书法水平,另一方面创设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书法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出发,提出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以“氮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阐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并从选择真实情境、梳理课标要求、挖掘实际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制定课时计划等方面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梁语 《贵州教育》2010,(14):41-42
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体现真实的教学本色、朴实的教师教风、扎实地达成教学目标和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展开,这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力推的“三实一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程真正能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努力探索的问题。现在就以《牛津英语5B》当中的《Module3ThingsaroundusUnit1coloursaroundus》作为课例来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20.
钟情常态课     
工作以来,听过许多课,有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更有同事们的常态课。相比之下,笔者更钟情常态课。一是因为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差:二是因为在常态课中,师生往往能展现给我们教学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