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教育科学》2007,(1):F0002-F0002,F0003-F0004
课型:“现场——探讨”式心理辅导课 执教者:杭州十三中——胡美如 教学设计:《QQ的快乐与烦恼!》  相似文献   

2.
《浙江教育科学》2006,(6):F0004-F0004
课型:“体验-分享”式心理辅导课 执教:温州中学-刘鹏志 教学设计:《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的这一节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指导技术设计的,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题活动课。下面,我以我上的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我会更好"为例,谈谈这一节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的分析。一、针对情况,选择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已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要求不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课堂实践探讨了心理活动课烹出"心理味"的五大技巧:目标设置要体现"心理味";情境创设要体现"心理味";课堂氛围要体现"心理味";心理课要讲究"动感第一"的"心理味";心理课中"现场生成"的处理要体现"心理味"。  相似文献   

5.
近日听了一节高三作文辅导课,课题为"巧借教材为作文添彩——高考作文复习课"。授课者先是阐述作文难,应试作文更难,然后导入新课,点出本课教学重点:①巧用教材,使内容丰富;②巧借教材,使语言生  相似文献   

6.
"沉默"型、"独白"型、"问—答"型、"反诂"型等辅导课不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而"对话"式的辅导课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相对探讨,让学习者知道在课后如何学以及学什么。通过个案分析可以看出,"对话"式的辅导课是在学习对话、中断日常语言与逻辑语言的联系、理解语言中展开。  相似文献   

7.
正给高三学子开高考心理辅导课已经有七年了,其间观摩了不少高考心理辅导课和专家讲座,也常与同行们交流高考心理辅导的心得。最近在整理高考心理辅导经验时,突然联想到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说法。中医理论认为"补是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已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内,我有幸参加了区级心理优质课比赛,观摩了市级优质课决赛,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有机会聆听了专家们关于心理辅导课的专题讲座,结合我这一年多的上课的体验,来谈谈我对于心理辅导课备课环节的几点思考. 一、主题是根基,扎实才有益 心理辅导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提升,因此在备课环节中第一关键因素就是心理成长主题的选取.要做好这个主题选取,我想请大家品尝一下"选题2+2饼干".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我听了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老师让学生描述自己上了高中以后的心情。有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到这所学校后,别的同学比我的成绩好,感到有压力。”另一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是少先队大队长,但现在连小组长都不是,心里有失落感。”这个现象说明这些孩子心理上都有一些问题,需要调节。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就是为了调节学生心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学科教学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学科教学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为辅的原则是指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是"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基本要求是:1.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完成学科目标进行,心理教育目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把本学科的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不能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观摩活动首次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推出的12种创新课型,在6名心理辅导专家精心指导下,充分体现了“讨论一澄清”、“话题一自助”、“自省一自助”等心理辅导理念,对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启发意义,也是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层面实践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观摩活动时间为11月20-22日,内容:“百课万人”心理辅导课介绍、专家讲座、12节观摩课、专家点评。教学观摩活动希望能成为省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同仁交流、研讨、争鸣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从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学习、交往、情绪、行为方面问题入手,探讨出解决对策有让学生找到心理平衡;为学生创造交往的氛围;为学生设立心理健康辅导课;为家长开辟心理讲堂。  相似文献   

13.
陈小菊 《广西教育》2005,(7A):28-28
心理辅导课教学与一般知识课教学有着诸多不同。要成功地上好心理辅导课,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心理辅导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心理体验为目标,通过阶段式递进的方式,加深认识,深化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体验和感悟的目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大的整个教学系统和结构,决定了辅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辅导课不应冲击或取代主讲教师的音像课,而应在整个电大教学系统中对主讲教师的音像课起补充、辅助和延伸的作用.所以,辅导课必须突出“辅导”的特点,充分发挥“辅导”的优势,起到辅导课应起的作用.辅导课有很多类型和方法,本文仅就数学辅导课中的“精讲多练”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郑逸农 《班主任》2001,(9):33-35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节日到来之前对学生进行孝敬母亲的教育,效果会比平常好得多.而采用心理辅导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效果又优于其他形式.笔者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堂名为"寸草报得三春晖"的心理辅导课.下面是这节课的设计及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钟志农老师曾介绍过, 浙江省在2007年"百课万人"心理辅导课展示活动中,在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总结并推出了12种活动课型.同样的,上海市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五届课程大赛的带动下也经历了井喷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四种教学模式,即讲授式、活动式、对话式和诱导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而得出诱导式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最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钟志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2021年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评为十位“最具影响力作者”之一。著有《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如何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钟志农答疑50问》等。/内容简介/心理辅导课是一种以团体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以发展、预防和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如何设计心理辅导课?怎样操作心理辅导课?从哪里找心理辅导课素材?有没有优秀的心理辅导课范例?  相似文献   

20.
心理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课堂生命流动的主宰,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师生在其动态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成长、提升。每节心理课都是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课,推动着每个生命的自感自悟、成长发展。虽然心理课堂本身就是生本课堂,但是如何从"心"出发,构建有效的生本体验心理课堂,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本体验心理课堂:以学定教,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量"心"打造;营造安全轻松课堂心理氛围;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