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状况,要求学校和教师对职高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是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状况,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是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4.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是每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读懂”学生 ,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才会密切师生关系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增强教育效力。那么教师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真挚的、普通而持久的爱 ;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的亲密情感 ;是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5.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作为一名教师,真诚的热爱每个学生是一个老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师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师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上进心的巨大动力,师爱能引起相应的尊师情感,能开启学生的心灵,达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应当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爱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德育的效能,老师必须成为爱的艺术家,给学生施之以爱,因为师爱可以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因为师爱可以使学生心灵上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产生伟大的精神源泉,从而推动他们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激励他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师爱又是理解教育奥妙、开辟学生心灵的钥匙,它能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又使学生产生了爱的能力,并可使这种爱升华为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所以爱的教育是爱国主义基础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10.
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出发,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用润物无声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达到“不教而教”的育人效果。一、明确师爱的内涵。自觉营造爱的氛围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情,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高尚情感,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就是对师爱最好的诠释。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营造爱的氛围呢?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沐浴在被赏识和赞美的阳光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出发,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自尊、自律的  相似文献   

13.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还是教育的推动力,师爱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爱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情感的形成.通过爱心教育,创建良好班风、学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4.
师爱具有理智性与情感性的双重属性,理智性表现为教师尊重学生的完整与自由,情感性表现为教师给予学生无私的关怀。在教育惩戒中,师爱的存在承担起了惩戒双方的责任,丰盈了惩戒双方的情感,也成就了师生的生命;同时,教育惩戒也为师爱的流露创造平台,帮助教师在惩戒中宣扬教育使命,于言说中浸润师生情感,在引导中塑造独特灵魂。  相似文献   

15.
丁丽娟 《学子》2015,(1):58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学生,学生就不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才能教育学生。"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师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一、爱的教育的内涵爱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而源于人类教育本性的崇高的永恒的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被爱者的成长。爱的内涵可以是恒定的,而爱的形式却可以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还是教育的推动力,师爱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爱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情感的形成。通过爱心教育,创建良好班风、学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师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的奇效。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的心应当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这足以证明师爱是博大的爱,是理智的爱,它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仅对师爱的意义,师爱的特点,师爱对教师的要求,师爱情感的产生谈点粗浅之识。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无私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师爱教育,不仅是中学师爱教育的延续,也是大学教育自身的要求。师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手段和力量之源。辅导员、班主任是实施师爱教育的主体。师爱教育的实施包含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信任、同情与理解、期望与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