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琼 《青年记者》2006,(6):44-44
新闻线人在国外早已出现,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媒体对新闻线索的争夺日益激烈,新闻线人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大。新闻线人的出现,在给新闻单位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新闻观念和机制带来了很多创新。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观念著名的信息论创  相似文献   

2.
新闻直接引语可以改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部分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正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新闻观念导致了某些失实新闻的产生。新闻直接引语可以修改,即是其中一种为中国新闻界不少人习焉不察、见怪不惊的错误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3.
短信新闻写作特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信新闻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取新闻信息的崭新渠道,也改变着人们对新闻的传统看法和观念。作为成长中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在新闻传播上显示出巨大的成长空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去年8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首部短信新闻故事《赵家富》,作品共分14篇连载,每篇均不超过70字,通过小小屏幕向手机用户讲述了抗洪英雄赵家富的事迹。  相似文献   

4.
姜兵 《青年记者》2007,(8):57-57
“民生新闻”近年来大量涌现并广受欢迎。民生新闻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而出现的,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新的新闻体裁,其报道范围并不仅仅限于社会新闻领域,已拓展至时政、经济:等多个新闻领域。民生新闻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而出现的,并已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实践方式,对传统的新闻观念产生了全面的冲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经常有新闻犯罪事件发生,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公信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闻犯罪的含义,对新闻犯罪的特征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INTERNET在我国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它在新闻传播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种种高科技特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划时代的革命性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也必将对使用者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事物必然与旧事物有所决裂,那么从媒体角度出发,INTERNET也必将在新闻文化方面与依托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产生种种冲击。本文就网络新闻传播的"离散性"特征,对我国新闻传播中传统的以"合"为特征的新闻文化造成的冲击,这种冲击造成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23,(1):51-59+120-121
作为实践观念的新闻观念,是指用来直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新闻生产传播活动的“新闻”观念。在认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和呈现”这一唯物主义新闻观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实践观念特别强调的是“正面新闻(正面报道、正面宣传)”观念。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新闻实践观念始终重视“监督新闻”观念。当代中国新闻实践形成了正面新闻为主与舆论监督相统一的总体新闻实践观念,并构建起了表征这一总体实践观念的新闻概念体系。这样的新闻观念体系,成为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山 《军事记者》2006,(1):55-56
《解放军报》被认为是军事新闻摄影发展走向的代表。它在军事新闻摄影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报刊进入图像化时代后,《解放军报》上新闻图片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怎样的编辑观念促使了这种变化的产生?下将对此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新闻晚报》“社会新闻版”从去年4月9日推出以来 ,无论是在新闻观念、报道领域还是在版面编排、标题制作等方面 ,都作了较为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已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边缘”是个巨大空间我们在推出社会新闻版之初 ,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 :是按照传统的社会新闻版去办 ,还是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兄弟报纸 ,尤其是《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 ,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概念中 ,我们的活动空间将是很有限的。没有突破 ,我们将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化。从媒体角度出发,网络也必将在新闻文化方面对依托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产生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景程 《新闻三昧》2005,(6):22-2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十余年中,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法制新闻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因此,法制新闻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所担负的功能,越来越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12.
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在世纪之交悄然崛起,将引发中国大陆新闻教育一场巨大的变革。这是一场以培养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为目标的变革,涉及到新闻传播最基础的理论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增长率模式等方面,因而是深刻而又难巨的。我国新闻教育界对此早已开始探索,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理远程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张群 《新闻知识》2012,(10):30-32
民生新闻是我国民生及新闻的现实语境下的时代性产物,其媒介角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生从基本同构转变为差异化巨大的民生现状是民生新闻产生的现实前提,媒体机构改革与媒介职能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过渡转变是其新闻语境。本文以现实语境为前提讨论民生新闻,分析民生新闻产生的语境及民生新闻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14.
邓识 《新闻传播》2009,(8):42-43
“新闻散文化”观点是著名记者穆青提出的,这一观点对我国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学界关于“新闻散文化”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在操作层面上.“新闻散文化”正愈来愈被人们接受.本文再次提及穆青“新闻散文化”观点.旨在挖掘这一观点对当前新闻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实行市场运作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致使一些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频频出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有些情况还很严重,群众对此表示不满,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宏宇 《新闻传播》2004,(12):64-65
我国新闻事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步入了信息化、市场化时代,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对新闻规律的全方位、多视角、动态化的思考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许多记者纷纷酝酿、思考新闻文本写作的改革。同时,社会生活的多彩性、受众构成的多层次性、受众需要的多重性以及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促使新闻写作在题材设置、文体规范、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日本,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其新闻观念的具体表现值得探究。笔者通过对九位日本新闻职业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的深度访谈,总结出日本新闻观念呈现为两类主体之间的期待与现实的错位状态。而且,只有当日本新闻职业工作者自身的新闻观念让位于普通民众的新闻观念并形成观念自觉时,两类主体之间的观念错位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前进、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昭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产成了强力冲击和巨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创新策略的产生背景,总结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行业的具体影响,包括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强力冲击以及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权力的逐渐削弱。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具体包括增强知识素养,注重实践经验;构建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构建互动平台,增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思潮与当代新闻观念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新闻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传播的看法、思想,是人们关于新闻传播行为、现象、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等进行思维活动的结果。新闻观念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集群概念,它包括媒体性质观、新闻价值观以及舆论观、受众观等。社会思潮对新闻观念变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认为,对当代社会思潮与新闻  相似文献   

20.
7月10日,北京电视台新闻从业人员訾北佳编造的“纸馅包子”出笼了。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国家和媒体以此为口实,大肆攻击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射的是我国的形象和声誉;在国内,消费者产生种种疑虑,降低了国家管理部门的威信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