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审题的意义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有心人.在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的高考过后,在参加高考的本人任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请你列出高考时数学解题失分的原因.诚然,高考失分的因素很多,比如心理紧张等等.但90%以上的学生仍将审题不严谨作为失分的原因放在首位.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体验,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找到你,分析考得不理想的原因也经常是:"小孩粗心,题目没看清就作题".也知道将问题归结为"审题".可见"审题"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部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一直属于高考热点,每年必考,每年出新,但每年在这些题目上学生失分很多.总结起来每年学生出错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概念不清楚;二是审题不认真. 例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A(4,2),底边一个端点是B(3,5),求另一个端点C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的轨迹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生反映对物理很感兴趣,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但是考试的成绩却不理想.他们普遍感觉,在课上听老师讲解都能听得懂,课后复习也能够掌握课本的内容,但是考试总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心里很着急.通过查找原因发现,多数是“审题”上出问题,不是看漏,就是看错,或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就下笔,往往见题就做,动笔就错.“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  相似文献   

4.
审题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又是不能不谈的问题。特别是对历史选择题而言 ,认真审题 ,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 ,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尤其重要。因为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 ,若审题出现了偏差 ,还可能不会全部失分 ,而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了审题的偏差 ,则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分。而选择题在当前的历史科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又非常大 ,几乎可以这么说 :历史选择题做得好坏 ,对高考历史科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如何加强审题训练 ,把握审题技巧 ,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 ,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不应有的失分 ,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5.
高考解题中的失误,大部分是考生通过平时训练就可以避免的。笔者从多年高三教学和辅导工作的经验中,总结出了考生的很多失误,概括出如下几点防范措施。1.防审题错误在考生出现的各种失误中,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比如将选择题中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看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将物体做“匀速运动”看成做“匀变速运动”,将“线框转速”看成“线框角速度”。这些都是由于解题时粗心大意所造成的,预防也不难,只要在平时审题时养成在心中默读题的习惯即可。2.防“手忙脚乱”高考时,由于时间紧张、任务重等原因,有…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问过不少在高考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你们考试的诀窍是什么?”在他们的回答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注意审题”。我也曾问过一些在高考中数学考试的失败者,“你们平时成绩不错,为什么高考没有考好?”他们的回答也普遍是:“考试时没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注意审题是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大家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参加数学高考,  相似文献   

7.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对于表达技巧的考查,历来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此类题上失分较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外,更主要的是审题不清所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准题目相关信息和要求,是答准答好题目最关键的一步.下面结合实例对古诗词表达技巧题的审题策略作一探讨归纳.  相似文献   

8.
1缘起历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分数偏低,72分是很多考生向往,但又达不到的坎,笔者从很多省市的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分析报告中发现:近几年来高考考生在高考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失分不是智力或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审题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环节之一,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审好题.那如何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审题上存在的失误呢?本文针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审题针对性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确保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由于审题不利而导致失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在系统复习基础上的答题能力,应注意强化三种意识,即审题意识、文本意识和文面意识。1、审题意识。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所包含的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是保证学生在平时训练和高考中能按要求正确答题的关键环节。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很多考生因审不清题目而导致失分。有的甚至一题审误.遗恨终生。96年高考大作文要求写的是漫画评论,给了两幅漫画材料,一幅叫《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另一幅叫《截错了》。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在平常的考试中,总有一些同学因不注意审题,而丢掉了本不应该丢的分数。在历届高考中,也总有一些平常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失败告终。当问及原因时,他们普遍反映:“在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成功在于审题,失败也在于审题。因此,审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审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2.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阅读文本是科学类材料,侧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只要注意重要概念的辨析、基本判断的认定和既定推理的分析.把握设题角度,谨防认识和思维误区,一般情况学生都能答好.大阅读文本是文学作品,侧重考查形象思维能力,难度较大,学生也容易失分.失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许多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往往是粗略阅读一遍全文后,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3.
审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不能不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历史选择题而言,能否认真审题,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提高审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若审题出现了偏差,还可能不会全部失分,而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了审题的偏差,则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分,而选择题在现今历史科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又非常大,几乎可以这么说:历史选择题的好坏,对于高考历史科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审题训练,把握审题技巧,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不应有的失分,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4.
考试失分的原因有很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隐性失分”往往不被同学们所重视.所谓“隐性失分”,是指非知识因素导致的失分,如心理因素、思维定势、解题策略等,考生一般很难自我发现.“隐性失分”通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中考阅卷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不很正常的现象:在试卷的基础知识考查题中,有不少并不很难的题目,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却失分很多,甚至有不少平时成绩尚好的学生,也出现严重的翻车现象,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症结是考生在做题目时没能准确地把握命题的意图,从而导致审题失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纵观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些原因造成的失分是难以避免的,如审题不清、立意不高、选材不当、陈旧老套等,因为考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更不可能在考场上突然进发出灵感的火花。然而,有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阶段,“距离”的概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学生对“距离”这个概念的认识的不深入,从而对很多题目无从下手,或者是由于认识的不清而出现错误,这也是造成他们在考试中失分较多的重要原因.那么,在初三复习阶段将“距离”作为一个专题,来理清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读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5年第10期刊载的《小议“过失失分”》一文,该文阐述了什么是“过失失分”及“过失失分”主要表现在审题不认真、找答案出偏、写答案马虎三大方面。读后引起了我的思索,就审题不认真中的“视而不见”而言,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过这种现象,那么究竟怎么克服呢?教学中,我采用“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圈出关键字、词。学生做题时,有时看漏了题中的某一关键字、词,从而导致答案错误。如: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无盖纸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板?做题时,学生很容易忽视“无盖”这一条件,于是我要求学…  相似文献   

19.
临近高考,许多同学开始着急,万一题没见过咋办?其实,高考题大都是我们学习中常练的题,只不过罩上一件漂亮又凶猛的外衣而已.我们只要认真审题,怀着平常心去面对,就一定会发现基本概念之所在,取得理想的成绩.下面,针对模拟考试中几道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作一下探讨.例1 一动点P到点M(1,0)的距离与到点N(3,0)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P的轨迹为(  ).A.双曲线的一支  B.抛物线  C.椭圆  D.一条射线分析:许多同学一看“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为2”,不正好符合双曲线第二定义吗?选A.高考就是喜欢这样的容易题,但它又可以把你给考“倒”.其实,…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纵观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审有些原因造成的失分是难以避免的,如审题不清、立意不高、选材不当、陈旧老套等,因为考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更不可能在考场上突然进发出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