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和战略匹配理论,以“绿色创业导向—创业机会识别—企业绩效”为研究逻辑,构建绿色创业导向、创业机会识别、环境不确定性与农业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30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创业导向对农业新创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农业新创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创业机会识别与农业新创企业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调节创业机会识别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农业新创企业环境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钟榴  余光胜  潘闻闻 《科研管理》2019,40(6):205-214
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一直是学界和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决策逻辑理论中的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的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分别探讨了锤子和小米两个初创企业产品创新流程决策,并以理论模型对比了两种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锤子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目标导向的特征,而小米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手段导向的特征。本研究认为,创业更多是介于精密计划和非系统性试错之间,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逻辑的适用性取决于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战略决策的权变性,权变性影响了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创业机会的识别;初创企业在发展早期比较适合采取目标导向逻辑进行决策,通过提高资源整合效率,能加快创业机会的识别,而手段导向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产品创新后期,随着产品的约束性条件不断演化,创业者通过保持资源整合的柔性来持续识别新的创业机会,产品创新是外界环境各种约束性条件不断迭代而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身份(identity)持有者会遵循特定身份内含的行为预期采取行动,因而身份是决策的依据和行为的动力。据此,预测具有发明者和开发者角色身份的企业家更可能使其企业具有高创业导向。同时,预测具有两类角色身份的企业家更可能将其注意力配置到政府政策方面。考虑到转型经济中政府政策蕴含创业机会,因此,企业家对政策的注意力又进一步引发机会识别与利用,并最终提升企业创业导向。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统计结果验证了“企业家角色身份-政策注意力-创业导向”的理论逻辑。对企业家角色身份、创业导向以及注意力基础观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为引导企业家身份构建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水平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实施意义重大,但缺乏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难题之一。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对创业自我效能与机会识别的影响机制。通过对968名大学生组成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机会识别,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负向、正向调节从创业自我效能到机会识别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加大实践导向创业教育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创业导向是表征在位企业创业强度的重要指标。利用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以成立6年内的东部地区私营企业为样本,整合社会身份和角色身份理论,探究企业创业导向的提升路径。考虑到社会身份与角色身份类型多样且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企业家社会身份与角色身份类型的匹配关系进行构型研究。研究发现:开发者角色身份是企业获得高水平创业导向的必要条件;具有相同社会动机的企业家对企业创业导向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差异体现在核心角色身份的存在与否上;通过机会识别、开发来满足利他性社会动机的身份构型,能为社会创业者的动机提供新的解释。从个体身份视角探究企业家"社会动机+行为选择"机制对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丰富了创业导向的前因研究,拓展了社会身份理论与角色身份理论在公司创业领域的应用,并为结合两类身份理论解释感兴趣现象的可行性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6.
朱秀梅  韩蓉  陈海涛 《科学学研究》2012,30(8):1211-1220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学习导向作为组织价值观,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行为路径。本研究的原创意义在于重新梳理了导向的构念,将学习导向界定为状态变量,将市场导向、创业导向和技术导向界定为行为变量,扩展了学习导向已有的态度—结果研究范式,按照价值观—组织行为—结果的研究范式揭示了市场导向、创业导向、技术导向行为在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作用。利用中国467个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同时,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创业导向具有正影响,但技术导向对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汪涛  杨杰 《科研管理》2023,(8):69-77
手段导向为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决策研究提供新视角,近年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手段导向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探讨促进型与防御型手段导向一致性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76名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揭开“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黑箱”。研究表明:(1)“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程度越高,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越高。(2)相较于“低促进-低防御”手段导向一致,在“高促进-高防御”手段导向一致的情况下,创业绩效更高。(3)相较于“低促进-高防御”手段导向不一致,在“高促进-低防御”手段导向不一致情况下,创业绩效更高。(4)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与创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手段导向理论的发展,并可以为创业者提高创业决策质量实现创业成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公司创业是组织层面的创业行为,在充分考虑组织环境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以及创业机会和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创业团队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组织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公司创业模式,并分析了创业结果对组织环境和内创业家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动态复杂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创业导向的战略,但是从公司创业导向战略到组织绩效,中间过程与路径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与作用,并且相关研究聚焦点已从企业是否建立创业导向战略转向了构建创业导向具体操作方法与机制以及在实践中可能存在难题之类的研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创业导向战略对组织绩效有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是影响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并且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创业导向战略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荡性在创业导向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以数字技术为运作规则重构了国际创业企业(IEE)利用信息不对称性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技术实力作为制造业企业立身之本,在国际创业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凸显,其如何影响IEE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与国际创业模式设计成为亟须解决的关键议题。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8家制造业国际创业企业,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成为制造业IEE建立竞争优势主要来源的技术实力包括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两个维度,两者的动态组合将体现不同类型IEE的技术实力演化。技术水平低或技术能力弱的IEE采用被动型国际创业机会识别,技术水平高或技术能力强的IEE采用主动型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依托不同的机会识别方式,IEE会采用不同的数字国际创业模式导向,被动型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与数字生产导向对应,主动型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与数字客户导向对应,从而根据技术实力与国际创业机会识别类型的协同演化,两种数字国际创业模式导向组合成技术落后、技术追赶、技术断代和技术领先4种数字国际创业模式。在此过程中凝练不同技术实力IEE的数字国际创业模式模型,为IEE在数字时代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创业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其合法性问题仍争论不休。文章利用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全部创业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制作了文献共引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了创业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研究主题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包括两个方面:(1)创业研究应用的理论比较丰富,但已向创业机会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整合;创业研究的三大分支(国际创业、公司创业和创业活动产生条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理论基础。(2)创业研究的主题仍比较分散,主要以创新为核心,但对创业机会的关注度不高;从关键词的发展变化趋势上看,社会创业、公司创业和创业机会等将成为未来创业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2.
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作为创业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并未有效地联系起来。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机会的不同特征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差异,验证了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并提出建立机会与企业内外环境相协调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
孙永波  丁沂昕  王楠 《科研管理》2021,42(2):130-137
资源拼凑解释了创业者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如何将看似无关联的手头资源组合成有价值的资源,并进一步驱动创业者对机会的认知。然而,对两者之间的路径对接机制缺少关注。本文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组织学习方式推进资源拼凑和创业机会认知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了资源拼凑和组织学习所涉及的关键构念;构建了创业认知过程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包括机会发现阶段和构建阶段;构建了资源拼凑与机会认知阶段对接的机制框架,解释了组织学习如何桥接两者的路径。在总结研究贡献的同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创业机会识别: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机会识别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个以机会识别为核心的创业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张玉利  冯潇  田莉 《科研管理》2022,43(5):1-10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创业发展所展现出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通过支持和推动多元创业活动来识别新的发展机遇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有关大型企业组织僵化、结构臃肿等方面的陈旧负面印象被打破。然而,目前还鲜少有研究将大型企业的创业实践与数字创新相结合,探讨数字经济下由创新驱动的大型企业创业活动,导致对大型企业是如何在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撑下驾驭企业创业活动的理解仍然有限。对此,本文首先梳理提炼了大型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和优势,然后对既有研究中对大型企业创业的关注与探索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以前述梳理工作为逻辑起点,提出了有可能挑战管理主流理论观点的研究课题,即公司关联创业、大型企业机会识别与定义以及对管理模式的冲击。最后,本文总结了本次专栏的工作,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作为创业活动的主力军,是衡量我国创业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准。文章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网络资源"三个视角梳理了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的相关研究,指出了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活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情境的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研究框架,发现在制度体系、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的共同作用下,创业学习、创业能力、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共同影响着我国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的成败,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活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虽然很多学者相信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在公司创业精神和绩效之间起了中介作用,但了解"如何发生作用"的知识却十分缺乏。基于235家珠三角公司实证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渐进式公司创业精神对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在成长型市场和东方文化的情境下影响强度更大;(2)激进式公司创业精神对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在成熟与竞争市场和西方文化的情境下影响强度更大。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创业精神和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对公司创业实践,尤其是中国公司施行创业精神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业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对于“为何同样制度环境下个体有着差异化创业决策”的问题,现有创业制度研究未能有效解答。因此研究引入认知视角,试图揭示创业制度环境三类因素影响创业决策的微观机制,包括个体风险感知、机会评估及创业自我效能在这一“黑箱”中的作用。通过五省市1000份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类创业制度的积极认知将显著促进创业决策生成;(2)创业制度通过影响个体风险感知、机会评估最终作用于创业决策;(3)三类制度作用机制有所不同,认知制度完全经由风险感知与机会评估的连续中介影响创业决策,规制制度与规范制度的作用路径则被二者部分中介;(4)风险感知会显著负向影响机会评估,两类认知因素对创业决策分别起到负向与正向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创业成因与制度影响,进而提升“双创”建设和我国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计量对创业机会领域的现状加以分析并对未来研究前景做出预判.目前,创业机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等尚缺乏实证的支撑,在创业机会理论框架下对创业机会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及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机会研究的学术关注度逐年攀升,创业机会领域基本建立作者和机构的学术共同体,机会识别是创业机会研究的热点,社会资本是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核心解释变量,创业学习是创业机会研究的前沿领域,围绕创业资源的研究是创业机会领域的重点主题.最后针对创业机会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叶峥  郑健壮 《科研管理》2014,35(1):58-65
集群企业创业已成为当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受所在集群企业网络的影响,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决策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首先构建了以创业能力为中介作用的集群企业网络特征对其创业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132份浙江产业集群企业的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的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其创业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的关系内容、网络规模和中介中心性特征对其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关系强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创业认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却对其机会获取能力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