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2.
屈指算来,同学们进入学校,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至少也有两三年了,可以说是“身经百课”了吧!在所学的课程中,肯定有一门你最喜欢的科目,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还是历史、地理、劳技、体育?你为什么喜欢这门课?喜欢到了什么程度?是出自天然的爱好,还是老师讲课讲得特别好,或者是有什么特殊的缘由?注意,不要写成“我最喜欢的一堂课“,要突出的是学科门类的特点。截稿日期:2004年12月5日。来稿请寄:长沙市营盘东路3号少年作文辅导杂志社邮编:410005第四季度征文 我最喜欢——课  相似文献   

3.
我是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里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这堂课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第三,学生在这堂课里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阔大的背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  相似文献   

4.
褚安娜 《快乐阅读》2013,(27):67-68
一、学习,关注本体性教学目标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很困惑的问题,有时候即使看了课标感觉似乎都是明白的,但是因为课标的呈现都是大的条条框框,所以具体在每一课中实施起来依然有很多迷茫之处。最近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明确指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引起了我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设计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教什么?——教文章出处、教“不如”句式、教“而”“夫”用法、教“地”“非不”“也”的含义、教“中心论点”与“文章主旨”的区别.为什么要教这些?——这五个内容是连贯的、递进的,它依次回答了:文章的出处是什么?“中心论点”句是什么?第一分论点是什么?第二分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这是符合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的.这也是“从大处着眼”确立的文章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系统工程是八十年代初开始在高校开设的一门新课,这门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智能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这门课本身的“博大精深”,要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并非易事,本文就如何改进教学谈几点体会,以求教于同行。一、关于课程的基本问题在开设一门课程时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教谁?如何教?就系统工程课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的社会生活内容加上他的写作目的(意图)。老师教学,只要认真地抓住这个认识去教,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概括中心思想的规律。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我就问学生,这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又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几经反复,学生就悟出了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心内容 写作目的=中心思想”。这是否可称  相似文献   

12.
问:现在又有专家对“语文”进行探讨,比如建议像1956年那样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等等,您的看法呢?答:不要再在“语文”这两个字上作文章,什么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等,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语文”是后改的名,原来叫“国语”,“国语”之前也有这门课,又怎么去从字面上拆分?说语文就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也属简单化。其实,作为中小学课程的“语文”,就是母语教育。问:那么要不要给语文下个定义呢?记得有一位学者曾以种概念加属概念的方法给语文作过一个很长的界说。答:我读到过那个定义,但那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典型表现,越说…  相似文献   

13.
孙双金 《教师博览》2006,(11):20-21
如何让教师从封闭备课走向合作备课?如何让教师的教学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从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尝试的同课异构中,我们或许会有所得。一天下午,我走进了五年级办公室,5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正在集体备课。我对她们说:“我也参加你们的集体备课,好吗?”她们都高兴地说:“欢迎校长参加,我们求之不得呢。”我看她们正在讨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如何解读这篇文章?我尝试提出以下问题让大家思考:其一,“我”的脾气为什么会变得暴躁?从哪里看出“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是谁让“我”又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决心“好好儿活”呢?其二,母亲为什么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语文教育从1903年颁布新学制,单独设立"语文"一科算起,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了.然而,许多教师谈起语文教学,仍然觉得难以捉摸,越教越难教.这是为什么?是否仅仅是一种谦虚的说法?看来不尽然.语文教育确有其特别困难之处,其症结我看就在于语文课从来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记得吕叔湘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负累太多,应该减负,轻装上阵,颇得语文教学界共鸣,以为切中时弊。然而约二十年过去,语文教学之“装”未见减轻,似乎更加重了。语文教学有许多“性”,这门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便蒙上了重重迷雾。难怪有的老师感叹道:“教了一辈子语文,越教越糊涂了。”在这里,我想删繁就简,避虚就实,说几句实实在在的话。有些是老调重弹,老调既仍有用,重弹又何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规律,以便毕业走上教育岗位后更快地适应中学语文教学,当好名符其实的语文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只要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就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取得同仁、专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7.
应该说,信息技术课是从当初的计算机教学演变而来的。名称变了,其实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该如何上好这门课呢?为什么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标准呢?等等的问题使得我们感到困惑。以致于对信息技术课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于是,有人说:“现在开也是为了明天不开”;“电脑是玩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压根儿不用开”……这就是典型的“撤课论”。还有一种观点是,信息技术课是为其他课程服务的,它最终会被整合进学科课程中去的,唯独就没有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了,这就是温和的“无课论”。信息技术课显然被置于了比…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课程意识,其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教材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初读这句话我感到颇为疑惑: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什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近期学习和研读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实施要求后,再读这段话和思索这些问题似有所悟。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因为历史新  相似文献   

19.
看透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期《梦龙视线》建议同学们学习语文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位朋友看了,很不以为然,批评我说:“如今的语文考试,题目越出越刁,而考试成绩的好坏,事关学生前途,如果学生听了你的话自作主张,而不是瞄准考试苦苦操练,上了考场肯定会吃亏。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朋友此言不是毫无道理,而且代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目前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为什么语文训练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为什么学生的实际读写能力每况愈下?归根到底,是“瞄准考试”的必然结果。很多语文老师违心地教,多半也因为顶不住来自考试的沉重压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给每一篇课文制订具体而翔实的教学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都会去思考这样一个命题: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教的"价值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原点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清晰的教育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