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瞿剑宛 《上海教育》2007,(5A):50-50
在解读美术新课程、新理念、新实践的过程中,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各区县进修学院美术学科组以全员培训为抓手,进行新教材编写说明,解读新课程、新理念;组织优秀教师上新教材展示课、研讨课,诠释新教材、新实践;制定新教材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编写“两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方案;举办新教材课堂教学评选;教研员作新教材备课、上课、说课、教学反思等示范性的教研活动,通过理论诠释和实践演绎相结合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的学科教研活动,加深了基层教师对美术新课程、新理念的领悟,促进了教师对美术新教材、新教学的实施。因此,本次各区县选送的美术探索实践课,在不同方面都出现了种种新的、好的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潘延海 《学周刊C版》2010,(4):150-151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对历史教材也进行了重新编写.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笔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新教材.打造高效历史新课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新理念,新教材要求新教法。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必须做到: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研究新学生的学情,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研究新教学的起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师风景写生课教学实践与思考安徽省桐城师范江虹新大纲、新教材的贯彻、实施,使目前的中师美术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尽管仍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但它已不再是人们传统意识中不变的学习场所,课堂教学的空间正前所未有地变得广阔。美术新教材中增设了风景速写选...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省即将迎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之际,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程新教材开发实施校本特色彰显不够均衡与深入,新评价中素质评价与功能发挥明显欠缺,新教师在课教评各领域均存在显著差距。据此提出建议:构建育人方式变革顶层取向,全面引导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完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形态与育人功能发挥;深度研习新课标新教材,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着力完善育人评价,攻克综合素质特色素养评价难关;加强新教师培训指导,大力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美术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美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常规的变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使美术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打破封闭与单一,焕发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实施新的课程中,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还存在着偏颇,美术课堂教学中时常有华而不实的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是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之间关系处理与把握不当而造成的.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下面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华东师大版新编历史教科书 ,是全国新教材实验区今秋开始正式使用的教科书之一。新课程 ,新理念 ,新思维 ,新特色 ,如何全面深刻地把握新教材的特色、宏扬新的教学理念 ,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也是高密市新教材实验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本文以《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 ) (上 )为例 ,谈一下新教材自身的特点和隐含在其中的新理念 ,并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一下自己对新教材初步的认识。一、新教材体例编排上体现了新的特色本书的基本结构是单元与课 ,包括正副文、图表、练习与思考、附录等 ,若干课…  相似文献   

8.
吴香改 《新疆教育》2012,(4):124-124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展示课,在进才中学办成了一个“教学大超市”。尽管天寒地冻,但来自全市中小学的2千多名师生,对体现课改新理念的展示课充满热情。开出的25堂课,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绝大部分使用的是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教室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师生互动成“共律”。走进大华小学美术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实施新课程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经过3年多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人认为,互动式教学是提高新目标Go for it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新目  相似文献   

11.
赵艳真 《考试周刊》2009,(16):147-147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徐蓉蓉 《天津教育》2021,(8):138-139
“微课”是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新组成部分,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教学用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主要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无“微”不“质”的新型教学主题下开展有效的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华东师大版新编历史教科书 ,是全国新教材实验区 2 0 0 1年秋季开始正式使用的教科书之一。新课程 ,新理念 ,新思维 ,新特色 ,如何全面深刻地把握新教材的特色、弘扬新的教学理念 ,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也是我们山东高密市新教材实验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 ,本文将以《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 (上册 )实践为例 ,谈谈新教材自身的特点和隐含在其中的新理念以及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认识。一、新教材体例编排上体现了新的特色本书的基本结构是单元与课 ,包…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教材是教师们实践课改的重要武器。新教材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变化、新要求需要教师们去解读,这是教好、用好教材的一个基本要求。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解读的高度和深度往往对教学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评价标准,强烈冲击着我们熟悉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如何快速形成数学教学能力来适应教育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夏相青 《家长》2023,(31):139-141
<正>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体制变得更加健全化,高中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美育是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基于美育与学科融合的视角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美的创造力。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美育,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发挥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和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相似文献   

17.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1对教材内容的感知首先是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我们认真研究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就会发现,从教材新、旧知识体系的横、纵坐标对比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体系虽然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课堂。实施新课程几年来,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怎么样呢?大部分老师均致力于适应新课程理念,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总还有一种浮躁、生硬、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之感,教学效果差,整个课堂教学不够实在。美术课到底怎么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术课?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实施新课改,使用新教材,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或年级还没有开始使用新教材。而我们在使用“九义”老教材的时候,必须体现新课程新理念,不然就会落后。那么。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很好地运用新理念上好旧教材,以便将来顺利地与新教材接轨呢?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在上旧版教材时,应该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和四个互动。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9月,云南省正式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局面,用好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是“三新”背景下的教学常态。在“三新”背景下如何开展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笔者及团队2022年以来开展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实践转化的研究。研究中笔者发现,学习进阶理论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拟结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以下简称“选必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