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多角度对接体现大视野副刊的特色在于它的群众性、服务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副刊宣传的目的是在提高生活素质上发挥它的指导作用,而不像正刊报纸那样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这是正刊与副刊的区别。实践告诉我们,这个区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中间就有一个多角度对接问题。我们《襄阳日报·周末》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强调服务大局,并不是把副刊办成正刊的补充,更不是重复和翻版,而是善于服务不忘大趋势,讲乡土味不忘大气候,努力做到微观与宏观接轨,城市与乡村呼应,指导与服务配套,使报纸能够为读者…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概念上界定,还是从典型上分析,文学副刊都既具有类似于正刊的导向性,又有不同于正刊的文学艺术属性。作为报纸的特殊组成部分,文学副刊理应体现正刊的编辑思想和宣传导向,成为正刊导向性的延伸,但绝不是应简单地把文学副刊理解为正刊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报纸编辑应该是“烹调大师”。特别是文学副刊,更应该精心制作,使其“色、香、味”俱佳,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快餐”,以发挥潜移默化的启迪和鼓舞作用。一、文学副刊的“色”,应该是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融合在作品中的思想含量、美学含量以及信息、知识含量来体现的。特别是党报副刊,不仅在办报宗旨和宣传基调上要与正刊一致,而且包含着应有的价值法则和新闻时效,既是一块文艺百花园,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是报纸正刊的深化和补充。对此,一要强调思想性。在文学副刊的策划和编辑中,要始终把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放…  相似文献   

4.
蒋凤  杨春明 《新闻窗》2009,(4):68-70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办好副刊,使副刊真正起到为正刊帮忙、增色的作用,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副刊品牌,与正刊相得益彰,共同提升报纸的权威性、可读性和亲和力,使报纸更受读者欢迎,就必须加强对副刊的策划。《毕节日报》作为一张地级党报,自创刊开始,就一直重视副刊的优良传统,先后开办了不少发生过深刻影响的栏目。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毕节日报》从4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单色报到多色彩报,副刊也迅速调整思路、调整栏目,强化策划意识,与正刊与时俱进,成为《毕节日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党报副刊是党报的"后花园"和"百花园",是党报新闻性、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是报纸的具有相对独立编辑形态,并富于整体文化和文艺色彩的固定版面、栏目和随报发行的附刊,素有报纸的"半壁河山"之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版面,副刊在报纸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性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具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时代特征,不能也不可能远离时代主旋律及党的工作大局。在一定程度上,党报副刊具有更深  相似文献   

6.
曾杰 《新闻大学》2005,(2):84-86
本文就报纸版面形态的价值与功能作了界定与区分,认为自九十年代来,报纸刊型正走向多元和功能互渗时期,刷新了报纸的版面语言模式,加速了报纸的现代化进程,但也给当代报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报学需要对刊型进行区分,通过对专刊、副刊、新闻刊的价值与特点的重新认识与把握,实现报纸版面话语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一、传统刊型面临挑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报纸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专刊与副刊、专副刊与“正刊”新闻版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传统的文艺副刊的规  相似文献   

7.
报纸文学副刊不“副”,更不是“负刊”,而是为报纸增光添彩的“富刊”,既是报纸的特色和品位体现,也是政治家办报的责任和义务。办好副刊不仅有助于报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管主办者应以有效举措办好副刊,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职责。在互联网时代副刊也要与时俱进,在与正刊形成刚柔相济、呼应烘托效果的同时,吸引读者、团结作者,既要做好大众文学园地,又要积极创新,争取用更新更好的样式繁荣文学事业、做优做强报业。  相似文献   

8.
张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64-165
报纸副刊应与正刊同步,是正刊的延伸,副刊亦应体现其新闻性,并使之与文艺性相结合.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及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是保证副刊与正刊正确关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副刊在报纸上是一个最大的自由族。而且,由于其不太受时效限制,同时又可以涉及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等各个领域,因而其文化色彩也就更浓厚一些。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副刊的确发挥了为单纯的新闻体所无法比拟的传播作用。我国报纸刊有副刊性质的文字甚早,但却不一定作为专页,也不称之为“副刊”。“副刊”两字首先见诸报端的,当推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程融 《新闻界》2003,(4):46-46
说起周末版,人们总要将它与“休闲娱乐”联系起来,但如何体现休闲娱乐,特别是作为一级党报且与正刊相互依存、互为对应的周末版应当怎样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休闲娱乐”并非不要新闻性、导向性及时代性。我们知道,新闻版即正刊讲究的就是新闻性、导向性,近几年来又在社会性、可读性方面作了很成功的探索,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副刊呢?从外延来看,党报的副刊同正刊一样,都是一张新闻纸,都毫无疑问地力求达到一个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从内涵来看,副刊也在尽力走到前台,特别在弘扬主旋律方面,希望以自己独特的…  相似文献   

11.
一、旧时报纸的副刊人们通常把报纸叫做新闻纸,凡读 “ ”报,也总是先浏览要闻。可也有这样的人,拿到报纸, 只是瞟两眼新闻就直接往后翻,一直翻到他平时感兴趣的副刊才停下来,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报纸的副刊是否和“正刊”同时诞生,未加考证,不敢妄言。但报纸的副刊和“正刊”同样声名远播、影响久远的则不乏其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报界以四大副刊最为著名。它们是:北京晨报副刊、京 《 》《报副刊》,天津的民国日报·觉悟,上海 《 》的《时事新报·学灯。仅以晨报副刊为 》 《 》例,即可看出当时副刊…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为了贴近读者生活,国内许多报纸纷纷兴办专副刊.以趣味性、娱乐性和服务性为主要特色的专副刊满足了老百姓休闲生活的需要,但政治性原则被某些报纸看得不太重要了.但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纸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版面,都要把政治性放在办报的首位.作为正刊的延续,专副刊也要牢牢把握政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张报纸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份副刊则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在信息多元、阅读快餐化的情形下,报纸副刊如何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留住读者,笔者在编辑工作中,苦苦思索着"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读者"这个问题,通过学习、借鉴、思考后,于是,行动起来,在新闻"立报"的身后,探寻副刊"留客"的路径。新闻性——充满时代声音副刊,是相对于报纸"正刊"而言,它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好的引人入胜的副刊是对以新闻为主的报纸的重要补充,同样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副刊不能因为是文学副刊,就忽视它的新闻性,社会生活千变万化,报纸不能也不应该远离生活,文学离不开生活,如果  相似文献   

14.
侯玢 《新闻三昧》2004,(8):30-30
谈到报纸的时效性,人们先会强调新闻版的时效性,而对副刊并不要求时效性,甚至认为副刊不需要时效性。这种观念的产生也许与报纸最初的形式有关。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消息、通讯及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把从新闻延伸开去,提供理论、知识、化享受和各种实用咨询的各版称为副刊。尽管早期副刊是以富有艺色彩的消闲类字起家的,但是实践证明,时效性仍是评价副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2)
一枝一叶总关情杨玉坤如果把《陕西日报》的正刊即一、二版比作红花的话,那么,位于三版的“秦岭”副刊就是一片绿叶了。“红花还需线叶扶”,我不知道这能不能说明正刊与副刊的辩证关采?“花是美丽的,但我要做叶的事业。”记得这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名言。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文学副刊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诱人、最有风味的大菜。与正刊相比,文学副刊更具可欣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副刊的内容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副刊要听正刊话,正刊干啥它干啥”。一、二版上宣传节约粮食,副刊的小小说、诗歌也宣传节约粮食。一、二版大谈养猪,副刊也谈养猪。副刊的稿件必要的时候可以发给一、二版用。如报纸大力宣传养猪的时候,一部分歌颂养猪的快板、诗歌,就放在一、二版养猪报道的旁边。县报副刊的稿件要短。我们规定,故事、特写一般不超过七百字。诗歌、快板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新闻主刊而言的。副刊和主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副刊努力为新闻主刊服务,是两者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我报正确处理副刊与主刊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刊“特”性,加大新闻“重”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厚重感,取得了好的效果。报纸既是一张新闻纸也是  相似文献   

19.
报纸作为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必然主要以新闻版引导读者阅读。然而,除此之外,报纸还以副刊集中地刊载读者需要的各类非新闻作品。时至今日,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已经发展为报纸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正刊一样,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任务,肩负着向企业职工传播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副刊不副。然而,副刊毕竟不是正刊,它有自己的特点,有它的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掌握、运用副刊的特性,充分发挥副刊的特殊功能,才能把副刊办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贴近职工,以满足读者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的京华周末,创办于1991年初。京华周末的性质是:大众新闻性文化副刊。这规定了京华周末的报道内容和范围。首先说,京华周末是副刊,是作为正刊的补充部分;其次,它又是新闻性的,这就区别于北京日报已有的“广场”等文艺副刊和理论副刊;第三,它所登载的新闻又是有所侧重和有所选择的,那就是文化方面的新闻。 京华周末办报风格是:要像出水的芙蓉、山野的风,高雅、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