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如今,网络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和社会化手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发展。作为学生社会化主要承担者的教师,其权威正受到严峻的挑战。网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的制度权威受到挑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被社会赋予了强制性的高权威地位,社会将学生交给教师,给予他们按照社会要求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任。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将社会主流文化向学生传播,以保证学生的信念、价值观、观念及行为方式等符合社会要求。但是,…  相似文献   

2.
教师权威是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也是教育实践中极为敏感的问题。中小学教师权威削弱,实际上是教师代表社会施与正式教育影响受到学校内外诸多因素冲击而弱化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学校组织制度和校外社会文化、大众传媒四个方面探讨教师权威削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社会身分与文化知识的“极差”(教师是成人与文化高位者,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文化低位者)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地位“极差”(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学生是社会学习者),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社会化过程必然要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自教师的课堂角色。而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正式权威,其社会角色的一个主要范畴便是课堂角色。  相似文献   

4.
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在这个促进过程中 ,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中 ,由于教师的社会要求的代表者、文化的传承者、成人这三重身份 ,因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 ,教师多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 ,并对学生进行控制。教师的控制方式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恰当地运用控制方式 ?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一、显形控制方式与隐形控制方式自从社会赋予教师这个角色 ,他就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责任 ,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使学生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实际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迁,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和大众传媒对当代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教师无法回避这种冲击,而教师权威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些学者对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问题提出了疑问,有人认为要加强传统教师权威,有人认为教师权威正在全面消解,甚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教师权威是指职业学校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职校教师的依赖和服从。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教师权威结构的转型。从教师权威的内涵、类型、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新型教师权威的提出与构建等方面概述职校教师权威研究,以供职业学校构建新型教师权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海灵 《文教资料》2011,(24):151-152
中职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很低。本文从梳理现有的教师权威研究入手,分析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威胁中职教师教育权威的多方面因素,从社会支持、学校管理、教师自省、学生自我辨识等方面提出建构中职教师教育权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志春  杨娟娟 《培训与研究》2009,26(5):99-100,10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权威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使学生信从的教育力量,是一个不依赖任何强制性手段的影响力,具有目的性、内隐性、综合性、互动性等特征。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不是支配、控制学生,而是影响、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自由的发展。本文就教师权威的现状及其特征予以分析,并提出了重建现代教师权威的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权威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使学生信从的教育力量,是一个不依赖任何强制性手段的影响力,具有目的性、内隐性、综合性、互动性等特征。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不是支配、控制学生,而是影响、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自由的发展。本文就教师权威的现状及其特征予以分析,并提出了重建现代教师权威的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权威的消解就是其中一例。教育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1],教师权威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因而,我们不能也无法对教师权威的消解熟视无睹。大众传媒的发展日益迅速,我们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传统的教师权威正由于受到新型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新教育理念的冲击而日渐被弱化。但因教师权威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中作用的不可或缺性,必须通过社会与教师共同努力,从法律与行为规范的执行、舆论与大众传媒环境的监管、知识与教学的再审视、教师品行的养成四个方面着手扭转当前态势,重新构建教师权威,以满足教育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权威性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教育新理念指导下建构的师生关系 ,强调教师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于是 ,有的学者提出教师必须“去权威”。但是 ,审视新的师生关系 ,就会发现教师的权威性在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一、教师知识权威性的再折射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被公认为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师是强大的知识库 ,学生的知识储备源于此。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接受知识 ,是教师“传业”任务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以及书籍的普及、因特网的推广 ,学生了解世界的方式日益丰富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代言人 ,教…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教育力量,日渐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主要来源,成为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开放性、技术性、交互性和商业性影响着人的生存和交往方式,挑战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大,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的资源,有效的对大学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吉梅  李艳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88-9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代际差异使高职教师在当前师生关系中的角色面临挑战,高职教师作为"过渡人"角色在留恋传统社会赋予教师的传统权威与创建现代教师权威之间游离。高职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在变革中其传统角色遭遇挑战 ,其权威、功能、教育使命和与学生的关系将发生现代化转换。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能结构 ,完满其人格品质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才能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6.
教师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宝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享有很高的教育权威。现今我国进入网络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时代,赋予教师权威新内涵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迅速、获取渠道多样化导致知识中心转移,使教师失去知识权威地位;部分教师行为失当导致教师形象受损,学生叛逆心理严重等方面造成教师权威受到挑战。产生这些挑战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增多与其带来的思想碰撞。要应对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教师应适应变革,提升自身素养与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17.
师德和教师权威是两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赋予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以全新的内涵,使传统师德和教师权威面临冲击与挑战。为推进中国教育事业跨跃式发展,有必要对传统师德和教师权威进行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深圳变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变革中其传统角色遭遇挑战,其权威、功能、教育使命和与学生的关系将发生现代化转换。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能结构,完善其人格品质,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对学生的人关怀,才能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尤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日趋下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威也日益受到质疑,有人甚至提出了“教师权威消亡论”来否定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大众传媒的不完善及学生不成熟、辨别能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形成了消极影响.因此,规避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就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