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档案》1999,(2):60
本刊讯1998年12月间,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召开在京学会负责人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恰值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对东史郎诉讼案的不公正判决消息传来,引起与会者的强烈义愤,特召开了紧急座谈会,强烈谴责日本东京高等法院的不公正判决,并由李侃会长等20多位学会负责人和会内学者联名致函东史郎先生及其诉讼案后援会和案件律师团,表示坚决支持东史郎先生和日本友好人士的正义行动,支持东史郎先生再次上诉。在《声援信》中指出:“东京高等法院的不公正判决,给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罩上了阴影,为日本…  相似文献   

2.
要募集到1亿人的签名为中国人民熟悉的东史郎,在1987年展示了《阵中日记》等参与南京大屠杀证据后,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同时也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迫害。1993年,一个叫桥本光治的侵华日军把东史郎告上法院。1996年及1998年  相似文献   

3.
任韵陶 《今传媒》2004,(5):42-45
东史郎坐在台上,始终眉头紧锁。台下记者们的目光几乎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从会场的一角抬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史郎满头长长的白发和一脸痛苦的褶子。这是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的《东史郎日记》出版既新闻发布会,虽然主持人和台上的演讲者不断称东史郎为“尊敬的东史郎先生”,但这位当年参加过“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兵,此时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国人中间,仍显得有些怪异。轮到东史郎讲话了,他没有像其他发言的中国人那样去演讲台,也没有拿演讲稿,而是从座位上站起来、立在原地,直截了当地开始了演讲。他大声说“我就是被你们称为东洋鬼子的东史郎!”一刹那,60多年前曾经在中国百姓面前野兽般嘶叫的日本鬼子与现在这位殚精竭虑想要求得中国人声援的耄耋老人,在我的脑海中奇怪地复合在一起——这是世纪末的忏悔啊!他,东洋鬼子东史郎,发出的是人类仅有的、深沉、复杂且悲凉的声音……1999年4月8日,在同事周军的倡议下,我们栏目组决定赴京采访东史郎。周军四十出头,是退役军官,熟知军事及战争史,尤其对历史上涉及中国的战争具有特别的“触角”。周军从网上结识了原留日学生、《我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并从他那里获悉东洋鬼子东史郎将于4月9日到北京的消息。东史郎因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九九春末夏初,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东史郎日记》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作者东史郎先生专程从日本赶赴南京出席该书的首发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还特别制作了两档长达90分钟的专题...  相似文献   

5.
同样一件事的描写中,作者使用的词汇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就能反映出作者的爱憎和观点。但在一些文章和影视节目中还是经常发生一些语词褒贬义使用不正确的问题。现举例如下:一、1999年北京一家报纸,在报道“东史郎事件”时,曾把东史郎在《阵中日记》中的那个屠杀中国人的桥本光治称为东史郎的“战友”。这个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今日的日本右翼势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为事实说话"与维护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认为新闻媒体和新闻职业工作者的任务不只是让事实世界的最新变动,特别是那些有意义的变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还应该在职业规范允许的条件下,积极介入社会生活,通过为一些事实说话的方式,维护应该维护的利益,张扬应该张扬的正义价值和真理,为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7.
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当年在侵华战场上写的《东史郎日记》,其中记载了其跟随所在部队在进犯常熟期间的见闻和参战经历,详实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种种暴行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独家新闻《天津发现“东史郎日记案”证据》,是一篇由新华社总社和分社密切配合并获得理想宣传效果的稿件。稿件公开播发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1998年12月22日,日本东京法院判决东史郎败诉。消息传来,引起国内媒体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和愤慨。曾是日本侵华士兵的东史郎在日记里对南京大屠杀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南京高等法院前,“原上官  相似文献   

9.
1月3日,以自己亲身经历揭露侵华历史的日本老时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兵东史郎,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的段月萍依然清晰地记得1987年东史郎的南京之行。94岁的东史郎走得极为平静。作为一个曾经亲历——1987年12月13日晨,由洞富雄、藤原彰等十几位一段历史大背景之下的人,他为历史留下了他的勇“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的日本左翼学者从东京飞抵气、良知和责任,他的晚年无愧于天地。因为,在他上海,在接待方眼中,东史郎不过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下跪的地方,在他痛心的时候,在他说出真相的时个小角色——由学者带来的一位老兵。在早…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日本的右翼势力借东史郎事件大肆鼓噪,颠倒黑白。11月江泽民主席在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说,在讲话中对中日历史问题的评价和中日未来发展关系的展望作了精辟的论述,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后写下意义深远的“登高望远”的题词。为这次讲演牵线搭桥的人就是被称为中日“民间大使”的蔡建国先生。蔡先生今年两次来到杭州,虽然行色匆匆,记者还是插隙,在西子湖畔采访了这位年轻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赵静怡 《大观周刊》2012,(20):16-16
存在着两种追求正义的取向,即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追求实质正义的手段,若无程序正义我们便无法得到实质正义,同时,程序正义是制约公权力,保证公权力不践踏正义的必要限制。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离开程序正义追求实质正义是不可能的,但并非有了程序正义一定就有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2.
潘飞 《出版广角》2015,(5):117-117
既然穹顶之下是朗朗乾坤,就必有阳光和阴影同在,但任何新闻人都要有一种“趋光性”--向着真相、事实、真理、公平、正义……进发。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4月29日,应中日友协的邀请,来京出席《东史郎战地日记》首发式的东史郎一行到北京市档案馆参观了《中华民族不可侮--北京地区抗战史料展》,并将其《战地日记》一书捐赠档案馆,以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谢罪.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一定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具有客观性。这就决定了报道事实的新闻也应当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一定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具有客观性。这就决定了报道事实的新闻也应当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或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从时间上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事物变动的最新情况;从空间上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事物总体中的一个局部或者个体。有关新闻事实的这些历史条件和环境情况,就构成了新闻的背景。在一篇新闻  相似文献   

17.
轰动日本的《东史郎日记》案两次败诉,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及媒体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月27日,《石家庄日报》刊发《东史郎讼案又一铁证南京大屠杀不容抵赖(引题)我市发现1938年日本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主题)》这一独家报道后,新华社作为“重要稿件”以多种文字向国内外发出通稿,逾百家海内外新闻媒体及时转发。这篇消息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有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一、关注国际风云,发掘独家新闻近年来,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陆续出版了一批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书籍。他们以目击者或是以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见证人身份,揭露日本官兵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些正义人…  相似文献   

19.
1月3日,以自己亲身经历揭露侵华历史的日本老兵东史郎,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那场使千百万中国人生灵涂炭、家破人亡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但是,对这个史实讳莫如深的却大有人在,甚而至于为侵略战犯“招魂”,给侵略战争冠以“圣战”,并叫嚣“否定”侵略杀戮行为的事情屡屡发生。相形之下,《东史郎日记》的公之于世是对真相的一次再澄清,对违逆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一记强劲的驳击。如果说,作为日本鬼子兵的东史郎,坦率地记录下自己那段侵华罪行的经历,这也许是出于自然的一种“真”的做法;那么,作为年近九秩老人的东史郎,无忌地公开这个特别让某些人讳言的历史,则完全是他出于良知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