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高校师资人才流动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可见,教师对于一所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人才流动,即中高级劳动力在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之问进行流动,发生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的变动。高校人才流动既有各种优秀人才的引进,也有一些人员的流出。师资人才流动是高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增强学术活力,提高知名度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2002年第9期的《教学与管理》刊登了惠康先生的文章《教师为啥太“听话”?》,读后另有一番看法。首先,教师太“听话”的现象不是现在学校里才流行的现象,而是由来已久的。在人才流动受到禁锢的数年前,教师的饭碗掌握在校长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手里,以关系为本的用人制度使得一些教师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但又无可奈何地任教于某学校。如果想插翅调出,岂止需要“听话”,大抵还免不了要送礼、找熟人等,不“听话”又能如何呢?其次,太“听话”的教师还不是少数,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近些年教育领域的人才流动也渐渐活起来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人才流动是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后人才竞争的主要表现。不良的竞争导致不合理的流动,而不合理的人才流动过程凸显了教师的诚信问题。我们在直面教师诚信缺失和呼唤教师诚信的同时,必须迅速采取一切有力措施遏制不守诚信的教师随意流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日趋完善,人才流动现象日益频繁,人才流动的合理性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由于生活条件困难、工资收入过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在人才流动中农村中小学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流动一直处于单向的教师流失状态,因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成了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2002年第9期的<教学与管理>刊登了惠康先生的文章<教师为啥太"听话"?>,读后另有一番看法. 首先,教师太"听话"的现象不是现在学校里才流行的现象,而是由来已久的.在人才流动受到禁锢的数年前,教师的饭碗掌握在校长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手里,以关系为本的用人制度使得一些教师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但又无可奈何地任教于某学校.如果想插翅调出,岂止需要"听话",大抵还免不了要送礼、找熟人等,不"听话"又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潜能,带动科研资源和成果的交流,促进创新和科学繁荣。人才流动乱象导致高校学术生态恶化,出路在于推动各级各类人才有序规范流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发展性应该成为高校引进人才的绩效考核理念。探索适应学术劳动力市场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围绕"建设信息平台,汇聚天下英才;评价流动绩效,导向引才理性"愿景,构建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评价指标,测算出工作绩效评价值、流动绩效预评值和人才流动绩效评价值,籍此衡量引进人才效果,对引进的人才和高校引才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以量化制度为内涵的流动绩效理念引领高校人才引进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才流动是劳动者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人才流动是在劳动者和企业的理性选择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经济的行为。人才流动很难实现劳动者预期的目标,留住人才才是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留住人才必须以满足人才的需求为条件,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合理地激励,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校长要给教师以什么印象才是最好的,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观点不外乎两种:一是说校长要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到教师当中去,这样才会让教师贴心;二是说校长要有威严,要让教师从心里畏惧自己,这样教师才  相似文献   

9.
……普教系统夫妻分居的中小学教师,列入今年第三季度省内跨地区调整的范围。一、略。二、少数在普教系统内调整安排确有困难的同志,可在系统外调整。对于列入系统调整的要严格控制,必须按教师分级管理权限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即小学教师调出系统由县教育局批准,初中教师由地、市、州教育局审批,高中教师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由教育厅审批。三、在跨地区调整夫妻分居的中小学教师时,也要把握住人才流动的合理流向,坚持在大、中城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春风掀起了人才流动的热潮,这固然无可非议,但高校人才流动呈单向倾斜趋势所产生的负效应令人担忧.高校教师因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职称难等而高频“跳槽”流失,使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受到严重干扰.寻求对策,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来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已是刻不容缓了。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我校有3名教师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或请调报告。对有着200多名教职工的学校来说,3名教师辞职、离校本是件平常之事,可这却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师何以要离开二中?人事制度改革后,人才流动是个必然趋势,大城市名校和物质待遇较好的民办学校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过多的  相似文献   

12.
周莉  王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207+209-207,209
继续深化高校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在人才选择、人才流动、教师激励和稳定骨干上初步探索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开始作为社会人才的一部分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人才流动的法制建设不健全,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无序、不合理的流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而城市地区、东部发达地区教师积压,造成人才浪费。面对教师流动的不合理状况,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抱怨,更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的投入就越多,教师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就越高,教师也就越不易流动。但是教师的工作压力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更多地表现为压力的消极影响,教师工作压力与教师流…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研究》2017,(1):42-46
施行高校教师事业编制管理有其历史功绩,也有其历史痼疾。取消高校教师事业编制管理是新时期全面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其内在的统一变革逻辑。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释放制度创新空间,落实高校自主管理是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逻辑;优化教师发展生态,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是教师公平自由发展的逻辑。取消高校教师事业编制意味着政府教师管理职能的转变、高校教师管理权限的扩增、教师终身职业身份的打破,但在实践操作中不可盲目推进,需注意高校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健康人才流动市场的培育、配套协同政策措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立重点高中教师流失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令熙 《培训与研究》2007,24(4):91-92,101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公立重点高中也面临着教师流失的困境。公立重点高中作为中国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教师流失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对公立重点高中教师流失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公立重点高中教师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引入竞争机制 促进人才流动 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入,外部人才流动的环境日益宽松,在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推行全员聘任制度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其次,要更新观念,拓宽进入渠道,改善学缘结构;第三,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环境,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7.
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能够激发高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呈现出区域流动失衡与校际流动失衡并发、整体流动率偏低与明星学者流动频繁并存,以及人才违约流动与高校限制流动的零和博弈等困境.推拉理论对分析高校人才流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从推拉理论出发,要实现高校人才流动的良性治理,一是政府要发挥"中间障碍"作用,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监测和约束功利化流动行为;二是高校要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制定合理合法的人才引留政策,发挥"拉力"和"粘力"的作用;三是人才个人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利用和化解"推拉力",积极参与流动的同时,严守学术道德,拒绝功利化流动.  相似文献   

18.
孙娜 《山东教育》2011,(11):13-13
校长要给教师以什么印象才是最好的,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观点不外乎两种:一是说校长要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到教师当中去,这样才会让教师贴心;二是说校长要有威严,要让教师从心里畏惧自己,这样教师才能听话。我以为这两点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部分薄弱学校为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压力所迫,仍以高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目标,使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对此,我们只有正视现实,迎难而上,努力寻找应对之策,埋头苦干,才能抓住教育转轨的机遇,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在薄弱学校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和素质教育理论,帮助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其次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第三要改革教育人事体制,真正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对在师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的视角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解读与审视高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现行高职师资培养存在着人才流动机制和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提出了建立开放的高职教师教育体制、形成个性化与终身化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