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以肺动脉渐进性闭塞导致肺血管阻力逐渐升高继而诱发右心室衰竭的一种恶性肺血管疾病。PAH病理发生、发展的机制包括炎症反应诱发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继而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迁移;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和Parkin以及LC3的表达增加,使血管平滑肌呈现抗凋亡表型,并伴随有氧氧化功能损伤,无氧酵解依赖性增加等问题。PAH进一步发展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肺纤维化以及右心肥大,可直接引起肺动脉压增加,继而增加心脏压力导致心力衰竭,这是病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可能治疗PAH的手段之一,有氧运动可从调控ERS、线粒体自噬、改善机体代谢3个方面抑制PAH病理进程。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PAH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论述了有氧运动对PAH改善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有氧运动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大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常氧不运动组(N)、常氧运动组(EX)、肺动脉高压不运动组(H)、肺动脉高压运动组(HE)。将大鼠每天暴露在氧浓度为15.6%~16.1%的环境中8小时,每周7次,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每天1小时5天/周游泳训练,第9周分离出大鼠肺动脉,检测4组动脉环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和硝普钠(SNP)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肺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动脉环经NO途径的最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有氧运动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的舒张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肺动脉高压对照组及常氧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证实有氧运动对NO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有益调节作用,部分被低氧效应所抵消。长期低氧效应超过有氧运动对肺动脉血管的作用这个现象,很可能与NO途径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知识分子42式太极拳锻炼的血液动力流变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XG-D型心功能测仪对集美老年大学42式太极拳班39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练拳前和练拳1年后在安静状态下的血液动力流变学32个参数的检测。结果表明,坚持太极拳练习可出现:每搏输出量(SV)增加、脉率(PR)减慢、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EWK)提高、心肌耗氧量(HOV)和耗氧指数(HOI)降低等血液动力学中枢效应;收缩压(SP)和平均收缩压(MSP)、总外周阻力(TPR)和标准用阻(SPR)降低等血液动力学外用效应。但对血粘度(η)和微循环状况的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初步观察到42式太极拳练习对血液动力流变学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其机理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在长期的武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练习武术,首先要以拳术开始。无论掌握哪一种拳路又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基本环节。即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方法。“基本功”是端正身体基本姿势、提高专项素质掌握该拳技术的基础训练。以长拳为例,它的基本功有:腿功(压、搬、耗、劈、摆、踢等)、腰功(俯腰、下桥、甩腰、翻腰等)、臂功(俯卧撑、倒立、转肩等)。桩功(马步桩、虚步桩等)。拳谚说:“打拳不蹓腿,总归是个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说明腰腿功夫是练拳的基础。又说:  相似文献   

5.
王安林 《武当》2007,(9):7-10
一、图解练习说明1、练拳方向传统练拳的方向,是根据练功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早晨练拳要面往东方,有迎太阳之意;中午练拳要面向南方,有敬太阳之意;下午练拳要面对西方,有送太阳之意;晚上练拳要面朝北方,有意接  相似文献   

6.
应用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仪和血氧检测仪对20名参加门球活动的老年人的心输出量、心搏出量、血管顺应性、外周阻力、血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门球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血氧含量,增强心输出量和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有氧运动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大的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常氧不运动组(N)、常氧运动组(EX)、肺动脉高压不运动组(H)、肺动脉高压运动组(HE)。将大鼠每天暴露在氧浓度为15.6~16.1%的环境中8小时,每周7次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每天1小时,5天/周游泳训练,第9周分离出大鼠肺动脉,检测4组动脉环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和硝普钠(SNP)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肺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动脉环经NO途径的最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有氧运动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的舒张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肺动脉高压对照组及常氧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证实有氧运动对NO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有益调节作用,部分被低氧效应所抵消。长期低氧效应超过有氧运动对肺动脉血管的作用这个现象,很可能是与NO途径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8.
比较恒功率不同阻力下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特点,探寻恒功率不同阻力下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和恢复规律.选取15名健康男生,用功率自行车进行5次300W恒功率运动测试,每次测试采用不同运动阻力,运动后即刻记录运动时间,测试心率、血压、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以及血液肌酸激酶(CK),次日晨再次测试Hb、BU、CK.结果表明:在预定功率的恒功率运动中,阻力过低或过大都不利于延长运动时间,适宜的阻力才可以维持较长的运动时间;工作肌收缩频率增加易导致心率增加和血红蛋白损伤,工作肌收缩阻力增加易导致血压升高和BU、CK恢复减慢.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5):58-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著名教练曾乃梁、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散打名将陈超读者郝先生通过E-mail来信问:练习武术要求舌顶上腭,以接通周天气息,太极拳等内家拳都要求舌顶上腭,气沉丹田。请问在练拳时(包括少林拳等外家拳)是否始终要求舌舔上腭?拳术要求的呼吸自然,是否指舌顶上腭后的自然呼吸?在练拳时有的拳种要求发声(比如南拳,陈式太极拳发力时也会发声),这与舌舔上腭是否矛盾?武术运动是否应始终以鼻呼吸?  相似文献   

11.
谢守忠 《精武》2006,(8):46-46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经络若不通,别想有真功。要想达到高深的拳境,必须心经通畅,这样气血运行才能顺而不滞,练拳方能轻灵。一年四季,什么时间练功和怎样练功,才能顺利通开心经呢?现在把笔者的练功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每年的夏至,是通心经的最好时期(其它时间也可以),希望练功的拳友们做一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祝大彤 《精武》2003,(4):36-37
太极拳讲究体用结合,体,即练拳、打拳与盘拳;用,即推手和技击。凡习练太极拳的人,练几年拳后都想着学练推手,那么为什么练拳者多喜爱推手、技击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种指导练拳之文多如牛毛。而关于在练拳过程中如何养生的文章则相对较少,中华传统武功自古讲究练养结合,攻防一体。笔者才疏学浅,试从武德、身体、场地、季节、时间、方位、医药、营养等方面浅谈养拳要旨,不妥之处望行家指正。武德:简单地说,习武之人要遵纪守法、尊敬师长、不逞强好胜,同时又要具有不惧邪恶、见义勇为的良好品德,只有做到  相似文献   

14.
李树军 《精武》2008,(3):46-49
七、养生法 练完拳不能立刻坐下,要慢慢行走,转悠几圈自然会有熏蒸、淋浴之感,很是神清气爽,久之心智可以提高。所以习武要有练、有化,收势与起势同样重要,甚至练完后溜达的时间比练拳的时间还要长。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作为一项健身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习拳人群的增多,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动作不规范、膝关节损伤等。为避免初学者出现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笔者练拳的经验,针对初学者学练太极拳总结出几点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加强身体素质训练,选择适宜的练拳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掌握循序渐进的练拳过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自行车运动员在不同场地的骑行功率、阻力、速度及领骑尾随状态与场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用 5台德国产自行车数据收集分析系统 (SRM自行车仪 )收集 ,处理在南京、深圳、昆明、秦皇岛、香港、科罗拉多 (美国 )、卡里 (哥伦比亚 )等多个场地训练和比赛的生物力学数据后 ,按照不同场地和不同骑行状态计算在每个外在条件下运动员人车系统的阻力 ,并对其进行ANOVA分析。主要结论 :场地海拔和表面材质与骑行阻力有显著性关系。不论在什么场地骑行 ,领骑阻力与尾随阻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在领骑时 ,阻力与速度有显著性关系(P<0 .0 1) ,而在尾随时阻力与速度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探究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理老化方面到底有何影响,是否能减缓其心理老化,使中老年人更加健康长寿,以期减少社会及家庭的压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做出理论上的阐述。1.研究对象(1)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居民40人,年龄在55—60岁,男女各半,通过调查得知基本不从事体育运动,也从未练过太极拳。(2)海淀区太极拳协会成员40人,年龄在55—60岁,男女各半,这些老人练拳年限都在三年以上,基本上天天练拳,每天练拳1~2次,每天练习大约60min~90min。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访问法。(3)问卷调查法。3.结果与分析(1)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欧两项运动员不同助滑和起跳动作姿态产生原因其对气动阻力的影响及机理,并将姿态参数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方法:以5名北欧两项国家队运动员为对象,采用风洞测试和高清摄像系统及视频分析系统对其在风洞水平工作段中进行助滑和起跳训练时身体姿态和关节角度参数、气动阻力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运动员身体形态、运动学特征等因素分析不同姿态产生的原因,探究其影响助滑起跳姿态的机理。结果:1)同一运动员在保持头部平视(与铅垂线夹角θ1=90.4°)、躯干水平(与水平面夹角θ2=0°)、手部水平伸展、完全蹲踞式(髋关节角度θ3=37.6°)姿态进行助滑时气动阻力最小,具有最佳减阻效果。2)不同运动员的起跳动作中,“膝动带髋式”姿势为最佳减阻姿势,相对于平均气动阻力最大的“髋膝变速同步式”姿势,减阻率达到18.34%。3)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运动员的右侧髋关节内外旋ROM增加,起跳的气动阻力相应减小;右髋屈ROM增加,气动阻力相应会增大,起跳气动阻力的降低,有利于运动员赛季跳台的平均距离的提高,以上3组变量之间相关性均具有显...  相似文献   

19.
陈怀信  梁超群 《武当》2012,(2):44-45
自然门是集软、硬、轻功于一炉,内练气功、外练拳法、练打结合、重在技击的传统武术门派。其手技是重要的技击法,现接《武当》第九期的连环捶法和插打法继续剖析如下。一、吞吐奇袭法1、打法:(1)左实战预备式站立。(图1)(2)两脚迅速向后跳跃的同时,两拳变掌稍向前伸。(图2)  相似文献   

20.
G861.413,G861.423 9800646赛艇皮划艇浮态的计算=The calculation ofcanoefloat status[刊,中,A]/易名农,郑伟涛,韩久瑞,王季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24-27图1参2(TY)赛艇∥皮划艇∥浮力∥阻力∥参数本文讨论了赛艇、皮划艇的排水量、湿水面积、浮心的纵向位置等浮态参数的计算和应用.讨论了它们对船艇阻力性能的影响,为运动员配艇和舱位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