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制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滨 《体育科学》2003,23(4):45-47
研究目的:探讨普通高校体育师资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研究方法:利用浙江工业大学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机会,对体军部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制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实践。研究结果和结论:(1)高校实行岗位聘任制,有利于激活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2)在聘任中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4)体现岗位级别越高,所应承担的责任越大的原则;(5)高校体育应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设置教学岗、教学科研岗、教学训练岗和教学群体岗等,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岗位职责。  相似文献   

2.
实行教师聘任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使教师队伍的管理有了实质性转变。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将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拟就教师聘任制的问题,谈几点认识。一、教师聘任制的主要特点1、教师队伍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关键在于管理体制。有专家和学者指出,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最顽固的堡垒,认为只有教学人员的合理流动,只有打破教师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3.
应重视提高体育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加强人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分析了体育院校教师人素养的现状,针对人知识贫乏、价值取向功利化两方面的不足,探讨了提高体育院校教师人素养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4.
山东体育学院首次实行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介绍了该院制定竞争聘任办法的原则、竞聘程序、考核办法及其评价标准的聘约管理、有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响应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号召,体育院校必须针对自身专业特点,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分析了目前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与途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教龄的增长和学位的提高,体育院校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无时间和精力”成为影响体育院校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首要因素;助教和术科教师在同行交流中表现更为活跃;年长的高职称教师主要依靠“自己摸索”扩展教学经验,女教师更倾向于通过交谈方式获得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体育院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体育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对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从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自身创新精神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方面,论述了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院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师职务岗位设置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点上,针对体育院校教师队伍、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在体育院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岗位设置的依据、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做好岗位设置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专业的特殊性,外语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广大工作在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研究新时代给体育院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适合体育院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等方面,阐述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应配套措施,以及教育成本分担对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益处。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通过对学院近几年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分析,探讨体育院校图书馆就业服务的资源优势与可行性,审视体育院校图书馆就业服务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就业服务提供理论参考,为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计划经济时期以来,体育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统一,重视“专才”而忽视“通才”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体育院校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当今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体育院校应依时而变,培养模式由“市场型导向”走向“适应型导向”.  相似文献   

14.
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其他普通高校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如何根据体育院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指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契机,提出普及和提高棒垒球运动应该以高校为切入点,对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从项目和学生特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设施、师资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出路,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明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目前函授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3种主要渠道中,体育职业教育是当前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难"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以体育职业技术院校为龙头,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保证运动员在训期间完成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也能完成学历教育,从而拓展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入手,结合实际,剖析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找出其存在问题及根源,阐述了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提出了其改革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认为,运动训练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做到围绕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课程目标、实际情况和授课效率等5个方面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妥善、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湖南3所普通高校的在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开放式随机访谈,结果表明,高校在职体育教师普遍重视专业发展,提高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专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为追求个人能力发展和晋升职称等;专业发展途径以个人途径和群体途径相结合,其中个人途径主要依靠终身学习,而群体途径主要通过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是自身学习态度问题和时间分配问题.在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上,激励机制方面的软环境影响广而深.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学习自主性,坚持终身学习理念,而社会也应该改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依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分析了体育课程现代化与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并对体育课程现代化从体育课程体制、体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体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指出了体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武术运动在体育院校的开展,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成立,为武术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学生是武术队伍中的生力军,重视大学生这个最活跃人群对武术运动的参与,对提高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针对武术项目培训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本文提出大学生武术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观点,为体育院校武术运动的教育发展和管理提供有益的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