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在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如何实现广告翻译语篇的目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语篇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语篇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部译品是属于翻译文学还是文学翻译,一直是外语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作者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来分析其关系,指出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翻译文学,译者都应首先考虑翻译的目的是什么。再者,依作者看来不要刻意去区分这两个概念,他们实属一个范畴。  相似文献   

5.
广告语翻译由于其翻译目的的特殊性,可被看作介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不仅讲求内容的准确性,更追求对译入语读者的"感染"性。本文从iphone6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入手,从翻译目的论和汉语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三个版本的翻译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针对旅游翻译的特点,以功能派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例证探讨旅游语篇汉英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新闻作为信息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新闻主要通过新闻语篇来传达信息。本文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文本分析模式出发,结合新闻语篇特点,提出文本分析模式可以用来指导新闻语篇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标是整个翻译活动的关键,译者可以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标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从而摆脱了传统的“绝对忠实”的翻译标准的束缚。笔者通过研究中文材料的非文学翻译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应根据目标语文本的要求和目标语读者的期望积极发挥其主体性,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并强化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辜鸿铭英译《论语》过程中导致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叛逆"现象的翻译策略,既而运用翻译目的论揭示"叛逆"现象背后的因素。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翻译目的论框架下考察该《论语》英译本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发现该译本是符合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本研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译中的"叛逆"现象可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给予合理解释,译者对原文的"叛逆"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选择,而评价译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其核心是"目的论"。对目的论的评价有褒有贬,在批评的声音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功能派理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通过比较分析《红楼梦》中"护官符"的两种译文对此批评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文学翻译中运用目的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它的主要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儿童文学针对的是儿童这一特殊目标群体,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翻译的目的与其他文学的翻译有所不同。翻译目的论正因其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起的作用,更能推动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用文体翻译具有现实甚至功利的目的,要求译文最大限度达到并满足预期的目的。拟以功能目的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语篇功能、翻译策略及译品类型方面对实用文体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靖 《林区教学》2011,(8):72-73
翻译目的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在报刊商务英语的汉译中,应充分考虑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目的,针对报刊英语的语言和语篇特点,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成功吸引目标读者,并为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的应用是全球性的。文章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并按照目的论应遵循的三个法则,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常见公示翻译中存在的不足来探究公示语翻译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应用翻译理论,对于功能性强、目的性突出的公示语翻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以实现其在目标语中的应用功能为目的,译者需熟知目的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尊重目的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确保译文满足目标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有效实现公示语的语言功能和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要求来决定翻译策略,提出了删减法,转换法,合并法和缩写法;探讨了目的论在剪报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语读者(即剪报公司客户)也会要求译者对一些剪报采取忠实对等翻译,这并不与目的论原则相违背,而是更好地体现了“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方源 《教师》2008,(18):20-22
本文拟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对政治语篇的翻译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指出翻译时所遵循的目的论中的相关子理论,同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笔者提出了适当的翻译评论和建议,最终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论文将理论阐发与个案分析相携而行.试图达到译学模式理论整合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语言学家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标志着翻译的研究角度由以语言学和形式翻译理论为基础转向为更加倾向于功能化和社会文化,成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最基本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目的论足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荣子英 《考试周刊》2014,(62):27-28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途径,语篇翻译把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再仅仅拘泥于语言形式。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和语境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强调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旅游翻译目的是使潜在旅游者获得喜闻乐见的感受,并唤起潜在旅游者去体验去行动.这一翻译行为的目的和目的论所提倡的把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目的本身放在首位的观点相符合.而且目的论中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目的本身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的观点对旅游翻译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