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生学习评价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重要趋势。CLA的评价范式是大学生学习评价中的突出代表。CLA的评价内容主要聚焦于四种技能,即批判思维、分析推理、问题解决、写作交流。CLA的测验题型由两种任务构成,即技能性任务和分析写作型任务,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理念、评价手段与其他评价范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学习评价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重要趋势。CLA的评价范式是大学生学习评价中的突出代表。CLA的评价内容主要聚焦于四种技能,即批判思维、分析推理、问题解决、写作交流。CLA的测验题型由两种任务构成,即技能性任务和分析写作型任务,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理念、评价手段与其他评价范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生学习评价"(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CLA)是测量大学生核心教育成果的工具,它以大学生的通用能力为测量目标,直接测量教育的"产出",并可以对高校教育的增值情况予以评价。该工具属于直测型,通过三类任务题型,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书面沟通和解决问题等四个方面能力,其测验结果已成为评价院校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的重要参考。其评价方法、评价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多层面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美国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制度发展迅速,而且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学生学 习评估(Collegiate,Learning,Assessment,CLA)的影响最为突出。CLA 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出 现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CLA 的组织运营和评估技术特色鲜明。它由第三方独立机构 负责运营,采取直接测量和改进的增值评估模式,并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在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CLA 都对国际和国内的同类评估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教育评估专业机构进入群雄奋起的时代,"大学校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项目独树一帜,为如何评价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视野。其主要特征在于:注重学生能力增值的比较性评估;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业表现评估;强调教师在评估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在线评估。"大学校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项目的理念、方法与经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科学评价大学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Bachman的CLA模式指导下,从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教学新模式。此模式主要涉及到分级标准与方式、层级式教学策略、层级式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在教学策略部分则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的层级化、教学资源分配的层级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三个方面。此模式为当前分级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考试中心的大学学业水平评估、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的能力测试以及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是在美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学生学习成果标准化评估工具。三者都从大学生通识能力的角度理解大学生学习成果,运用价值增值评估方法,侧重于评估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一般综合能力,在评估指标上都重视评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三者在评估对象的选择、评估的具体指标、评估形式和评估报告的呈现形式等方面又各具特点。尽管这三个工具受到美国许多高校的信任和欢迎,但它们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其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中国今后在应用、引进和开发此类评估工具时,应注意汲取这些工具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梳理中国大学生学习结果的内涵,着眼于自主开发既具世界视野又切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具,发展更成熟的评估和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这一体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要加强培育教育质量保障文化;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估体制;要处理好统评估与分类评估的关系;要重视对评估工作的评估(即元评估);要重视与国际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的接轨。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美国特色的,完整的高教评估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先除了美国实行由非官方机构进行教育鉴定外,几乎所有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由中央政府通过发布高等教育政策而控制和管理的。但是随着民主、自由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许多国家逐步调整其高等教育政策,学习以鉴定为核心的美国教育评估模式,积极创立以民间为主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评估工作之际,认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组成和特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Creative Learning Assessment (CLA) as a means of evidencing,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creative learning in arts‐based contexts. The research team at the Centre for Literacy in Primary Education (CLPE) worked with a group of teachers in inner‐city Lambeth primary schools to develop an assessment system to record the impact of a creative curriculum on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to enable schools to justify a broad‐based provision. The Assessing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Creative Learning Contexts project, funded by CfBT Education Trust (CfBT), aimed to offer teachers a view of creative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assessment. It set out to provide a close focus on the learner and a 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curriculum plann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working with the CLA on children's learning and on teachers' practice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one project school,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chools and classroo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researcher and the teacher.  相似文献   

14.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