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义词是俄语中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语言学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之一,一般来说,在多义词的所有义项中,只有一个是主要的、基本的意义,其它意义是由基本意叉派生出来的,本文从多义词转义的概念着手,分析多叉词转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最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词除了自身的典型义项外,还包括通过隐喻和转喻等重要的认知机制产生的其他多义项。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有利于教师探究事物之间的代替性和相似性,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多义词的引申义,实现深层次的语言加工。本文结合多义动词"RISE"的教学案例,详细分析多义词的教学方式,将帮助语言学习者深入地了解认知原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基于原型理论,本文从隐喻和转喻机制着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多义词"头"词义延伸的认知理据,从而更好地阐释语义范畴中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丽君  陈昌勇 《海外英语》2012,(10):123-125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义特征。该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某大学英语专业约50名学生的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探析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探讨核心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大学生多义词习得的障碍。实验结果表明,原型范畴理论能促进多义词习得,提供多义词的核心义项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猜测其在句中的相关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学习者忽视了核心义项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利用隐喻与转喻两大认知手段掌握其他派生义项。该研究能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英语词汇中存在很多多义词,即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意义的关联。多义词同形不同义,其不同的意义容易被学习者混淆,因此,多义词教学是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将探讨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一、概念化概念化是人类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以理解周身生  相似文献   

6.
钟立娜 《海外英语》2020,(7):244-245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是一个范畴中各成员的基础,词汇语义是系统的,多义词义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该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分析英语学习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大学英语一词多义词汇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英语存在着众多的多义词,传统的英语多义词习得较多地专注于追求词型与词义的简单对等,而随着语言学的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给英语多义词的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该理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是以语义原型为基础的;多义词表现出"家族相似性"特征;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产生裂变,分化出次原型;多义词的词义范畴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应当注重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及其原型义项;采用认知策略对多义词进行信息深加工;结合语境习得多义词。  相似文献   

8.
表示词义的单义义项在语言实际中的应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只使用一个具体的义项,同义词、反义词一般是指一组词的某个义项之间的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词库词、词典词、应用词中的义项各不相同。义项在词汇量测量、词频统计及语言教学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立静 《考试周刊》2014,(84):88-88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一个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这些义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多义词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一直是语言学的焦点问题,具有一个语义的为单义词,具有两个以上语义的为多义词。有两个以上语义的多义词到底有多少个语义,这些词义之间又具有怎样的语义关系。这些问题是区分单义词与多义词、多义词与同音异义词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义词的语义构造进而解释多义词的语义扩展方式,即语义网是如何构造的。  相似文献   

10.
原型理论在多义词领域渗透深入,备受学者关注。文章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星"进行阐释。研究发现:1."星"的中心义项为"看上去很小、发亮",其他义项由中心义项引申、演变而来,共同构成"星"的语义范畴。2."星"的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更新,新义多出现于网络媒介中,但新词义与核心义仍保持一定的联系。把握原型范畴各内部成员位置的不平等和其边界的模糊性有利于解释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词义的理解与记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义词在汉语学习中很普遍。它既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产物,又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密切相关。在隐喻理论指导下分析"吃"的义项,可对"吃"的多义性深入理解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有的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不同义项之间具有一定联系,这就是多义词。多义词的翻译要联系上下文、篇章等具体的语境因素,只有这样,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才能固定在句子所要体现的一个义项之上。  相似文献   

13.
对多义词的研究,是词汇学和语义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义词的义项由本义派生出转义,是俄语中大量存在的语言现象。对俄语多义词转义的研究,首先可以从确定"转义"的概念入手,然后从社会文化因素、思维认知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多义词转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孔莎 《考试周刊》2008,(2):160-161
对多义词的研究由来已久,而近二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对词语多义性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心理学中的范畴原型理论被引入认知语言学来解释义项之间的关系.语义范畴被纳入原型范畴,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最早获得的义项."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又是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人体词的义项拓展严格遵循隐喻、转喻路径进行生成和演化。为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多义词,从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角度出发,考察人体多义词hand的义项拓展路径及其类别。研究发现,hand的义项派生共有七种映射路径,分别为基本、抽象、人物、形貌、意动、计量、修饰,并探讨如何基于人体词分析其他多义词的义项拓展,尝试为二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们认知世界的便利方式。一词多义现象通过减少一种语言中词的数量揭示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莱昂斯(1995)指出在自然语言中没有一词一义的现象,也永远不会有。是什么原则把多义词的多个义项联系起来?人类又是怎样理解一词多义的?本文以原型理论,转喻和隐喻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一词多义的机制来建立一个新的意义网络模式,试图解释同一个词是如何获得不同的意义。这又可以给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傅爱娟 《成才之路》2011,(33):95-I0020
一、多义词的特点 1.从历时角度看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中,有一项是基本意义(primarymean—ing),它是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间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一个词之所以会产生多种意义,是因为人们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从词的基本意义引申出与基本意义有联系的其他意义,这样便使一个词具有几个义项。如“短”的基本意义是长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研究背景,以英语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阐释一词多义是以原型义项为基础,通过辐射或连锁模式产生其他义项。从夯实多义词原型意义、领悟多义词衍生意义、搭建多义词语义网络三个方面探讨原型范畴理论下如何搭建英语多义词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多义性涉及认知心理机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叉性的研究也涉及到词典语义网络的构建,是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的核心问题.笔者试图探讨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语用充实生成、发展和理解旧词新意的.本文以"书"为例,从语用充实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系统的产生和扩展;兼谈在汉语、汉英词典例证和释义中的缺陷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一般有两三种解释,文言文中的多义词义项可多至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古人在书面语言上以单音词为主来表达复杂多样的概念。这就必然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最早的意义叫做本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义项叫做引申义。本义可以引申出多个义项,这多个义项,也就是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