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能否高度融入城市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层面探讨体育公共服务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这一新时代社会现象的关系。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匹配数据,从宏观体育环境到微观因素差异,全面分析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心理认同和社会适应两个维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人力资本群体异质性效应和个体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对心理认同维度的影响高于对社会适应维度的影响。群体异质性方面,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对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强于城市流动人口;个体异质性方面,女性流动人口、不健康流动人口、高龄流动人口、高学历流动人口和已婚流动人口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更大,受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影响的程度也更高。基于流动人口异质性特征以及社会融入路径的特质化需求,从差异化体育公共服务理念、协同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整体性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影响效果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社会体育组织也随之快速崛起.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公共服务出现了一些困难,从而阻碍了体育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本文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当前...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南通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其困境:体育相关管理职能模糊;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及供需错配;体育人才资源单一紧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虚化。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下提出发展路径:鼓励多元组织参与治理,提高管理能力;畅通居民体育表达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有效运用体育人才和引进数字化平台,发挥政府资源整合能力;完善农村体育文化,维护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观幸福感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研究旨在探析体育参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交往、身体健康状况、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果与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社会交往和身体健康状况在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调节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同时,观看体育比赛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社会交往和身体健康状况在观看体育比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调节观看体育比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研究揭示了体育参与、社会学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初步探讨社区体育的发展思路。建议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与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分层策略,并且发挥中间阶层社区居民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就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对福建省重点侨乡晋江市13个乡镇村(居)委会及社团组织316名志愿参与侨乡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乡镇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研究表明:乡土情感认同、传统习俗认同、工具性目的认同3大因子构成了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结构体系;侨乡区域文化传统是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内在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光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81-182,184
为促进河南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更好地利于民生,本文以河南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满意度较低;体育健身指导员总量不足;体育公共活动组织次数少。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9,(6):64-70
随迁老人的产生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本文对体育参与与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入进行研究。认为: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化融入所面临的关键是社会、心理和身份的认同;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融入的基础,身份认同是城市融入的最高目标;体育参与在社会交际、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以及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等领域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参与提供了社会交往的平台,但农村随迁老人社会总体融入受到多元因素影响;受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随迁老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心理距离仍然存在;体育参与能够提供超越等级的赋权感,受到体制和机制障碍的影响身份认同较难实现。构建农村进城老人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入机制的关键在于:(1)以体育健身活动参与为契机、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切入点推动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合;(2)发挥家庭的亲情支持作用,拓展体育文化延伸实现社区包容与文化接纳;(3)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拓展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社会互动和行为适应。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4,(5):109-113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对B市L社区女性居民体育参与的调查分析,讨论城市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的认知。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城市女性对于体育权利的认知是模糊的;不同年龄、阶层的女性对体育权利的认知存在差异,在体育权利的实现上已退休的女性居民要明显好于正处于工作期的女性居民;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认知的背后蕴含着性别角色和社会文化期许;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女性居民体育权利认知是传统社会观念笼罩下的理想世界,原因在于:法律上对体育权利界定的模糊导致公民体育权利的整体认知不明晰,在权利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法律、制度和观念是制约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的障碍;"有钱有闲"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基础。将体育权利提高到和生命权、健康权等同的位置,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公民的体育权利,大力提高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386名被调查者关于健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显著水平0.05以下,与健康满意度等级显著相关的自变量有:性别、居住地、学历、健康状况、职业、年收入、婚姻状况、社会卫生服务及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共计9个指标;女性被调查者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为男性的1.203倍;居住在城镇的被调查者的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大于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被调查者;学历为大学的被调查者的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最高;健健康状况为良好的偏回归系数是3.384,最大;随着社会层级地位的降低,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亦降低;婚姻状况为已婚的被调查者的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最大;所在社区卫生服务到位的被调查者的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是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不到位的被调查者的4.284倍;认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到位的被调查者的健康满意度属于非常满意的概率为认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不到位的4.739倍。同时,提出提升国民健康满意度的建议:1)倡导新型成功男人评价标准,减轻男人的生活压力;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生活成本;3)加强婚姻教育,降低离婚率,提升婚姻质量;4)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5)丰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项公共政策或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弱势群体公共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以社会转型和新农村背景下推进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为背景,通过相关概念解析,在广泛调研、文献整理和基本把握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假想推断、分总建构的方法和多学科理论,剖析农民个体、社会阶层、农村乡镇、农民群体及政府部门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需求、意识、行为、文化、环境、经济、健康、和谐、政策、体制10要素的内在联系,以直观易读的简图方式初步构建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并提出"求实惠保供给,经济兴体;强文化保发展,因地制宜;改制度保协调,权责清晰;促开放保需求,代民立言"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8,(2):13-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认为:提高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治理结构不科学、供需失衡、区域差异以及供给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供给主体、决策和监督机制呈现碎片化的特征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主要困境。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在于构建各个层级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体系,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宏观组织架构;发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升村民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自治水平和民主程度;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定向培养体育人才,以繁荣体育文化为根基有序推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及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接发展模式,按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服务功能,社会体育组织分类承接;建立面向居民基层体育服务需求的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社会体育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河北省农村体育健康促进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居民体育健康促进观念认知不足、健康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场地设施供需利用情况不乐观及相关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等因素制约着河北省农村居民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提出加大河北农村居民体育健康促进的宣传力度,提高体育健康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基础体育设施管理力度以及各部门建立健康促进协作关系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攸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大局。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机制创新与改革显得十分迫切。研究认为,"以钱养事"机制能有效规避以往机制的不足,既能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又能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但"以钱养事"机制改革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市场还未发育、遭遇改革阻力、经费不足、政府供给动力不足、农村居民体育需求表达机制不完善等。要进一步通过"上下联动",推进体育行政服务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加大农村体育事业性经费投入、不断拓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增加农村体育文化传播渠道、降低农民参与成本,完善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大力培养农村体育服务人才等措施来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20字总要求为切入点,在解析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内在关联后,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本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加快乡村体育的现代化、生活化与产业化节奏,提升乡村体育参与人口增量式发展步伐,实现城乡体育设施一体化布局;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乡村经济增长,影响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指数,促进社会群体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养。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走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路径;生态环保方向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向走公共服务治理路径;体娱生活方向走健身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价值:社会体育组织运作方式更为灵活;弥补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体制不足;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等.研究还提出建立合作机制,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制定优惠政策,为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拓展空间;将体育志愿服务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相结合;加强社会体育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城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以及城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借以发现延安城区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增进延安城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丁自豪  王鹤 《湖北体育科技》2021,(6):515-517,548
新时代草根体育组织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基层社会体育服务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草根体育组织培育发展的概况及趋势,其影响因素有:官方合法身份与社会合法身份、精英"传帮带"机制的逐渐不适、政府相对被动与社会有限主动、社会价值认同与本土文化自信.提出推动其高质量参与基层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策略建议:获取更广泛的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20.
从众是人类个体受社会(或他人)影响之后表现出来的行为之一,对人们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从众行为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提出引导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在农村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号召和引导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