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WoS收集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5本代表性期刊在2011-2016年中出版的所有文献,采用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统计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文本可视化方法描绘国际远程教育知识图景。聚类结果发现:国际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分为3大领域、10个主题。3大领域分别为远程开放教育系统领域、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领域、远程开放教育组织与技术领域。多维尺度研究热点分析表明:当前的热点仍然集中在课堂教学与教育环境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主题尚需要不断拓展和交叉;对于边缘性和重要性较小的个体研究需要不断深入。进一步的启示和展望是:远程开放教育全球化需与本土化紧密结合;在学习评价和质量保证上,应增加对于学习评估的关注;今后仍然需要以关注教育技术为核心,增强技术理论研究,尤其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现状,进一步研讨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运用文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收集到的有效文献进行相关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文献数量、作者、第一作者、关键词、期刊等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网络学习空间研究将持续升温,且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构建、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研究可为该领域其他研究者了解我国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现状、发掘创新点、寻找专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科研合作程度的加深催生了其合作网络的形成,教育学科领域科研合作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亟须深入研究。基于科学网2009-2020年的教育学科国际合著论文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及相关工具,构建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并对其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整体网络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合作网络的规模、联系性与集聚性均有所扩大与增强;在地理空间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加深,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一超多强”格局;在中心-边缘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半边缘层级节点变动明显,但整体等级结构较为稳定;在凝聚子群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新进入节点与原有节点在演化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子群。中国教育学科科研积极融入国际合作网络,教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影响力均有所提升,未来可拓展与深化科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并加强中国教育学科国际科研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需对我国工程教育研究在国际工程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做出判断。根据中国在国际工程教育重要期刊的发文情况,运用Histcite和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对我国作者发表的工程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首先,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力量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中国在国际工程教育研究中处于第三梯队,学术影响力不足,但处于上升趋势;其次,在国际期刊发文的研究主题方面,中国与国际工程教育界具有一致性,而在国内期刊发文主题方面,中国与国际工程教育界有明显的差异;第三,与美国相比,中国未形成专门的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最后,对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手语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对2009年至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核心合集SSCI来源期刊的手语翻译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学界对手语翻译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国家/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相对紧密;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为文献高产国家且相互合作紧密;作者科研合作网络相对简单;手语翻译的五大研究热点是手语翻译的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手语翻译服务医学健康、手语翻译员的特征、手语翻译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分析、融合教育教学中的手语翻译应用;研究前沿聚焦手语翻译技术的开发与更新、手语翻译服务改善聋人医疗保健质量两方面。研究结果为我国开展手语翻译研究和手语翻译服务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与应用.传统合作学习以静态分组为主,然而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构成应考虑学习者状态进行动态分组,否则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与旁观者效应、角色固化、负面的小组思维效应和合作倦怠等问题.鉴于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动态分组研究的国际进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和滚雪球方式在国际权威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获得1991-2020年发表的21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作为综述样本.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归类分析,本研究发现有关动态分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种学习环境:传统学习环境、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环境和移动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环境.基于文献综述结果,本研究建议后续研究可以从夯实动态分组理论基础,突破动态分组的关键技术、探索动态分组的新角度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渐丰富,国内关于人机协同的研究多偏向于宏观理论探索,实践研究较少。鉴于此,研究以近三年三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中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相关文献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局部替代教学、赋能教学为焦点,分析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究现状。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外研究者在探索认知特征、学习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关注将机器学习、逻辑推理、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各类教学、学习、决策等工具、系统、平台中,支持构建体验学习情境、规范学习行为、评估学业水平和能力结构、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内容等研究,旨在通过人机协同优化教学方式与路径,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这些研究成果对开发人工智能教学产品、理解学习的本质、探索教学规律等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可供借鉴的研究范式,但也存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究狭窄化、碎片化、微观化等问题,后期还需从宏观、中观层面开展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理论基础研究、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形态研究、人机协同背景下的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素养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为了更进一步审视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深度学习,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对2006~2019年与深度学习有关的20708篇有效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发现:2014年以后深度学习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激增,且重要的节点文献大多集中在计算机模式识别和视觉领域;中国、美国、英国产出的深度学习研究成果占国际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开展;主流算法、多模态识别、教育应用场景是深度学习的三个研究热点。基于此,文章提出:深度学习主流算法支持的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搭建、教育数据多模态识别范式更迭、基于场景的智慧校园生态圈构建代表了未来深度学习的教育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教育》和《英国教育技术杂志》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两本权威学术期刊,其所刊登的论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透过两刊关注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动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信息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上述两刊十年(2004-2013年)间的文献数据,从时间分布、国家(地区)与高产出学术研究机构分布、高产出与高影响力研究学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并利用文献统计软件Bibexcel和信息可视化软件NetDraw对两刊高影响力学者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计算机与教育》在选题上呈现集中性,作者之间有较强的连接性,即选题接近,引证关系较为密切。《英国教育技术杂志》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特征,选题呈分散性,作者也呈分散性,作者之间的连接性相对较弱。2)我国台湾地区的发文数和质量均居亚洲之首,显示出较强的国际交流潜力与实力,中国大陆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与台湾地区相比,在高产出学术研究机构、发文总量与质量方面差距还很大。3)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创设,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学习环境与资源、策略与方法、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媒体技术等五类主题内容。4)研究方法逐渐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5)理查德·梅耶、维果茨基和戴维·乔纳森等著名学者及其经典理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仍有较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8,(2):26-32
对国际教育技术进行元分析,可以得到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助于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发展的宏观走向和微观核心。文章以国际教育技术SSCI期刊2008~2017年这十年间刊登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以关键词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国际教育技术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以数字化学习为主要背景,以教育实验研究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CAI等研究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更加契合于教育技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成瘾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发现,与国外不同,国内CSSCI期刊似乎不倾向于将网络成瘾视为创新性话题,且国内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高。金伯利·S·扬、戴维斯、柯正浩、高文斌、雷雳等形成了学术共同体。研究的知识基础分布于行为成瘾等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领域。研究热点分为检索词类、对象和人群类、心理与环境类、统计测量类四类,且随时间不断演变。这启示国内研究要致力于实现本土化,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国家、地区和机构医学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征。以近30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国际医学教育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国际权威医学教育研究质量工具(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tudy Quality Instrument, MERSQI)和定性研究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RQR)从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合作国家、研究主题、论文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国际影响力的全景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学教育研究数量和成果影响力正不断增长。然而,也存在研究国际影响力不足、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合作水平较低的问题。研究建议,通过形成研究先导势能、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研究范式创新、大力开展成果推广等途径,全面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显示,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为了探究近五年国际学习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选取2017—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50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对学习分析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分别采用SATI、Ucinet及SPSS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文本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学习分析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习者数据追踪、教学规律探究、教学干预及决策支持、伦理与道德4个分支主题。并在热点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全方位的多模态数据基础,寻求跨学科合作与技术融合,深化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干预与决策研究,加强安全、伦理与道德,探讨了四个方面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物的角度对一门学科开展研究是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中国电化教育》的《国际学者对话》栏目正是这种方法的一种体现。人物访谈的特点是从问题出发汇聚学者的智慧,而我们能从中获取多少有意义的启示,则需进一步挖掘。本文以文献研究为方法,从教育技术的拓展、教学设计的进路、移动学习的兴起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四个视角对19篇访谈文章内容作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发现,教育技术领域在不断地与绩效技术领域、学习科学领域形成交叉和融合,教育技术的"学"的范式正在形成中,整体性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的研究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技术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研究》2016,(5):115-127
基于2000-2015年"SSCI"教师教育类专业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国际高水平教师教育研究呈现增长态势,美国占据着中心位置,中国大陆国际化研究水平需提升。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以职前、数学、科学领域教师为重要研究对象,以教师知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学习、教师信念、效能感、认同等为重要研究主题,师生关系、文化情境、教师实践等构成其重要研究视角。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包括质性研究、扎根研究、叙事研究、自然研究法、个案研究等,主要理论基础包括情境、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专业行动理论、实践共同体理论、社会文化心理理论以及教育文化理论。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还有累积性特征,强调本领域的经典研究、述评和报告。  相似文献   

16.
蒋亦璐 《职教论坛》2018,(1):114-122
本研究以2016-2017年间在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为样本,分别从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其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主题集中在微观和中观层面,内容包含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环境、开放教育资源、教学交互、学习方式、质量保证与评估、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等;研究热点包括开放教育资源与慕课、数字时代的学习环境、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质量保证等;研究方法方面,除混合研究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占有同等比例。  相似文献   

17.
混合学习作为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与学形式,日益获得国际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分析对我国混合学习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实证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3454篇文献,结果显示,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数学思维、本科生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自我反思等问题。卡雷斯·格雷厄姆、兰迪·加里森、柯蒂斯·邦克等学者的研究在该领域不同热点主题演进中颇具影响力。国际混合学习领域前沿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混合学习技术环境开发研究、混合学习教学设计以及混合学习的应用实施三个方面。美国是对混合学习研究最为关注的国家,中国大陆和西班牙在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集中。我国在混合学习研究中要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打造课程、专业和院系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关注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技术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新追求。从教育技术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对优质研究文献的考量,分析了教育技术学现有的三种研究范式:"媒体应用"、"课程整合"、"学习技术"的形成背景、内涵、特征、发展现状及启示等,揭示了这三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向前兼容的发展性特点。发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文化视野下关注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的学习技术研究范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51):158-159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网络环境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影响,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提高汉语影响力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网络环境下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汉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游戏化学习是将教育游戏融入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培养正确态度的过程.文章通过梳理近十年国内游戏化学习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网络技术融合、学习环境、游戏化学习社区以及应用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最后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