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素养不够、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不足,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衔接不够、场地设施不足等现实困境。所以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构建衔接紧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联合机制,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战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出开展阳光体育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指出:现阶段,我国学生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学校行政部门重视,基层抓落实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第一要务;日常体育课是阳光体育实现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的重要保障;挖掘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是阳光体育活动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以国内外近几年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大背景,综合论析了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观念、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素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高等体育教育、区域性学校体育研究、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吸收国外经验等十个方面的改革与研究进展,梳理了基本观点。指出了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研与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发展困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领导组织机构不健全,教育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西部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与国家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及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片面追求分数;校园运动意外伤害事故,成为校方开展阳光体育的后顾之忧。本文从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以建立专门领导组织机构保障为先导等系列制度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结果显示:小学各年级每周体育课开课时数达标情况严重不足;小学"挤占"或"挪用"体育课的现象非常严重;课间操活动和"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总体实施情况较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总体趋势相对较好,但是整体执行效果较差。建议: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建设;提高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加大阳光体育宣传力度,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建立学校体育专项经费,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增加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7.
课改以来,随着学校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然而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疏忽,不少学生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的同时也造成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对学校体育活动中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避免和减少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从而保障学校体育活动健康、有序、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西安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缺乏活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与组织存在一定问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制约,西安市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尚不能进入真正的操作层面,缺乏应有的检查与评价体系,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不够。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通过北京市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分析,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正常开课率、执行体育教学大纲的情况、校本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实每天1 h体育活动的情况、推行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场地设施、发展模式、应对课程改革的观念、课程改革重点、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我国农民体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民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现阶段发展农民体育可以加强农民体育的理论研究,在农村广泛进行养生、保健等健康宣传教育,注重开展带有地域、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将政府投入与发展农民体育产业结合起来,注重农民体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农村学校体育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较为浅显,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其个人自觉、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升学压力大、体育活动时间缺乏、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等是影响中小学生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建议在中小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重视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体育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2.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运用健康及阳光体育的相关理念,结合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阳光体育"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对学校体育特色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特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依据全人格教育理论,主要运用文献法对英国公学体育育人的经验进行考析,旨在为我国实现学校体育育人目的以及丰富学校体育理论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公学的体育开展始终坚持“育人至上”的原则和“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指导思想,在注重学生身心协同发展的同时,更是将人格教育作为其价值取向;公学校园内开展的所有运动项目都经过精挑细选,虽然项目有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既可以使学生的体魄得以锤炼,更可以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得以提升;公学人深知多数体育精神的获得离不开体育比赛,因此,他们十分重视体育比赛,通过多如繁星、五花八门的体育比赛来充分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实为上策;在提升学生学校体育参与方面,公学坚持兴趣与约束共同作用并以约束为主;公学的办学目标旨在培养领袖与社会精英,而体育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推崇体育明星,把运动场上的明星视为最优秀的学生,不仅是对体育与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倡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生活化情况有喜有忧,每周进行体育锻炼频率较高,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处于中等水平,但参与体育活动强度较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样,体育锻炼场所选择倾向于免费的场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个人生活习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减肥塑形等;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惰性、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少、设施及场地不足等。促进策略:强化青少年主导因素的作用,转变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念;拓宽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体育环境;营造以生活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长江三角洲中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长江三角洲大多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没有达到长江三角洲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标准,现有场地也做不到全部开放,学生对学校内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十一五"发展战略,并建议由各个地区政府出面来规划、运作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坚持以学校为中心规划、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设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用经费,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学校体育场地的法规等,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十一五"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通过解读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学校体育具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健康、认识生命,发展和保持学生生命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特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等价值功能;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相融性,在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合在体育课程中,主动承担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还不是很普及,作者调查研究影响潮州中小学开展民间体育的各种因素,并得出初步结论: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师资缺乏;器材设施配备不齐;场地紧缺;信息资源薄弱.据此提出发展对策:应先提高民众对潮汕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认知水平;要加强对地方特色传统项目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应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多渠道开发和利用场地器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民间体育项目进课堂的重要性,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目标,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既有利于高职学生尽快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并结合实地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研究法,分别对1995~2014年间羌族7-17岁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坐位体前屈六项共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羌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趋势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下降幅度有所减缓,羌族中小学生整体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严格实施体质健康监测年度报告制度;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互动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多元协同治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改革供给方式加大对羌、汉族经济落后地区的体育经济投入,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