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化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强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人才强校的基础。人才环境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高校要通过关怀人文环境、改革体制环境、创新政策环境来推进“人才强校”的实施,使之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完善学分制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创新环境,学分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在对高校学分制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和推进学分制的有效进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与个体的身心素质,知识教育息息相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和谐、创新的人才环境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创新人才环境的具体措施,同时指出要处理好竞争与和谐,改革、发展与和谐,个性与团队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有适宜的“外因”的观点,即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才能真正保证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提出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建设的6条措施,使得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有了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人才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从人才开发的角度出发,将高校教师环境分为创新环境、价值环境,竞争环境、流动环境和校园环境五个部分。这五个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为了优化高校教师环境,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采取合适的措施,分别进行。即以创新环境为核心,价值环境、竞争环境和流动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指向核心,校园环境处在最外围并影响三者之间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宝贵、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城区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劣对能否集聚到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和能否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的效能至关重要。本研究集硅谷、北京、苏州、南京、常州、无锡、广州七个国内外典型城市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经验做法比较分析,为谋划城区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环境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明进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学校教育环境的塑造。针对当前学校依然存在的“应试教育”环境,提出了营造创新的宽松教育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T整合于学校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用系统科学理论作指导,构建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指标、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绩效技术等子系统相互联系、协调,构成多维的、非线性有机整体,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根据研究,我们将新型人才概括为“高素质、可持续发展型”人才。“高素质”是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高;“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后有发展后劲。四年的大学教育不可能学到一生所用的一切知识,关键是工作中对于遇到的问题有创新精神,能拿出创新的办法。高素质可持续发展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见下图。    从上图可看出,要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型人才,既要充分营造育人环境,开展全面训练,又要做到因材培养,充分挖掘人才个性特点,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营造环境  1.育人环境从教…  相似文献   

11.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存在着结构总体上不尽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失衡、知识结构单一滞后和年龄结构老化,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在争取领导和职能部门重视和支持的同时,认真制定群体结构优化的目标、战略和计划,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档案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快档案人才的引进、培养,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群体结构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如何在发现和激励人才等关键环节有效地避免不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认知偏差,使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促进沟通的社会认知偏差充分发挥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利害攸关.研究表明,一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如晕轮效应、刻板印象、首因效应、透明度错觉等,在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中既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经济的竞争力在于产生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并能将创新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了让创新人才能不断产生,必须要营造能使民众大胆思维的政治环境,只有在人文领域不断产生自由思想,才能在科技领域不断获得创新。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宽松的政治氛围,激发产生创新人才,让中国成为人才大国。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培养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教育机构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关键是人才观的创新;对于学校教师和导师而言,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目前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倡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提升湖州市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乡村,不仅需要做大、做优、做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更需要培育和造就一支新农村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在经营创业、技术推广、能工巧匠和社会管理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党员“双带双创”人才的基础上,培育领军人才和领军人才领衔的创新型团队,使使用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两课教学的"2+1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学的“2+1模式”是适应改革开放现实要求和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是适应全球化形势培养开放型人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呼唤大国工匠和行业领军人物,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必将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对高职院校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大学的高考招生工作,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选择未来的知识创新者,综合素质基础的社会服务者和领导者,多元智能方面的特长者,多元文化的学生集体,以培育更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术领军人物匮乏,用于特色专业培育和建设的资金较为短缺,优势专业少,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关于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本文建议: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特色专业建设创造条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特色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广泛重视。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功能也可以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和发掘。如此,可以弥补在传统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切实提高学生干部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