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OA出版对图书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分析OA图书与非OA图书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文章选取BKCI收录的OA和非OA图书,统计二者在纵向时间序列下相关引证指标(被引频次、首次被引时间、被引峰值),比较二者相关引证指标的异同。研究发现:OA对图书引用优势的提升取决于“有效引用寿命”(effective citation life-time),OA引用优势可以通过可发现性、可获得性及可复用性等原因予以解释,也受到关键词数量、图书出版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稷  马景娣  缪家鼎 《情报学报》2004,23(5):561-565
本文详细统计了《情报学报》等 4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 1992年至 2 0 0 1年发表的论文被 2 0 0 2年以前非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引用情况。通过被引篇次、被引期刊学科分布、引文类型分布等分析它们被非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引用趋势、被引特点等 ,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研究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信息源,对19种图书情报核心期刊进行统计,以≥70被引频次的高被引论文501篇为研究样本,从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被引频次、著者、机构、来源期刊、地区分布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图书情报学高被引文献全面而详细的信息,为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引文分析的图书影响力研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图书情报领域的图书为研究对象,对1979-2008年图书情报领域的图书影响力、出版社影响力、作者影响力、年代影响力以及高影响力图书同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热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协杰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138-138
应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采用引文分析法对我国图书情报学高被引论文(被引≥50频次)的发表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论文情况、多产作者、主题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为探索图书的老化速度与引文特征,更客观地评价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规律。[方法/过程] 对汤森路透WoS平台中图书引文索引(Book Citation Index)中2012-2014年间的图书情报学学科图书的引文数据进行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的计量,并与WoS中该学科的期刊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做分析比较。[结果/结论] 对比结果显示,该学科图书引用半衰期大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图书被引半衰期要小于期刊被引半衰期,并从图书的引文和被引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档案学图书影响力进行统计,从图书影响力、出版社影响力、作者影响力和年代影响力等方面做了分析,并根据高影响力图书的同被引分析,归纳出档案学领域的图书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学术论文是科研活动产出和知识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而学术论文被引用则是学术成果获得认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高被引论文所引用论文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高被引论文知识基础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ISI图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为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按比例采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据,查询这些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被引频次数据,以期得到高被引论文的引证特点。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更多地引用了高被引参考文献;随着被引频次的降低,其引用的高被引论文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国际视角出发,确定出32篇对20世纪后半期的图书情报科学学术交流有相当影响力的高被引论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它们在期刊中的分布、主题分布及其作者特点,并将其与同一时间段的其他图书情报学论文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讨Altmetrics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有效性,为学术图书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过程] 获取Twitter提及量、Mendeley阅读量、在线书评数量以及馆藏量指标数据,对数据集的覆盖率、分位数等统计量分析后,将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进行了指标间相关系数检验,再对高Altmetrics指标值的学术图书进行年份分布、学科差异及图书主题等实证分析,探究各指标在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结果/结论] 传统计量指标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说明Altmetrics可以作为学术图书评价的一个新视角,不同Altmetrics指标反映了学术图书影响力的不同维度。未来的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建议结合学术图书的年份、学科等特征,将传统的引文与Altmetrics指标相结合,探索更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引文内容角度对图书被引行为进行分析,可改善传统依靠被引频次、专家评论等数据进行图书评价的片面性,进一步提高图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从亚马逊中文网站上选取计算机、法律、医学、文学和体育五个学科领域的中文图书,通过人工采集方式获取图书在施引文献中的引文内容,由此构建包含2 288条引文内容的数据集;然后从引用位置、引用强度、引用长度以及引用情感等方面,分析中文图书被引行为,并比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学科领域对中文图书的引用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引用强度主要在1—3次,文学领域的平均引用强度最高;引用句长度一般在20—160字之间;施引作者对图书的引用情感中,超过80%表现为中性,而含有感情色彩的引用中,正面引用明显多于负面引用。图5。表5。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2.
以SCI和SSCI为数据源基础,对1998—2007年间SCI和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类知识管理论文的情况,从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分布、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指出当前图书情报类知识管理的研究有进一步深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杜慧平 《图书馆》2012,(1):128-130
利用Google Scholar统计出1995到2005年间出版的艺术类图书的被引频次,根据科学20/80定律和被引频次统计情况,确定核心书目的被引频次阈值并遴选出核心书目,其次对测定的核心书目的时间、作者、出版社、主题分布进行分析,为馆藏建设和学者选择阅读书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理清图书的利用率与引用率存在现实偏差的原因,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发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策略,促进图书从内容供给到综合性服务供给的转变,从而实现图书被引以及图书利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利用期刊零被引率对国内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论文零被引的一些原因。[方法/过程] 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期刊零被引的计算方法,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国内1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率。[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①14种期刊的零被引率整体较低,反映出这些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被研究人员所引用;②根据13种期刊零被引率分布状况,可以将其分为"锯齿型"、"W型"、"下滑型"3种类型。③论文零被引的主要原因是选题太偏和有些研究主题不属于图书情报学领域。虽然研究了国内部分图书情报学期刊零被引情况,但研究方法和一些研究结论对于其他学科期刊的零被引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对期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获奖图书的学术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出版科学》2008,16(3):46-48
选取21种医学获奖图书作为样本,通过清华同方引文数据库和维普引文数据库,借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图书被引频次、作者被引频次、作者h指数、出版社h指数。研究结果显示h指数可以作为图书学术评估的一个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0~2009年期间,被SSCI数据库收录的1118篇中国地区发表的图书情报学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作者在SSCI图情学期刊的发文及被引情况、高产机构分布、文献的年代趋势、著者合作度和国际合作度以及关键词频率等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量化地评价中国图书情报学的国际化进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了解和掌握《图书情报工作》在国际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和内容等信息,阐述其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情报工作》中的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进行多方位统计分析,从111篇被引用文献分析研究入手,继而对111篇被引文献在WoS数据库中进行施引的82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情报工作》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及科研人员的认可和关注,并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术图书是学者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引证了大量文献,将这些被引文献析出即形成索引。因此,将精选学术图书作为来源文献,创建图书引文数据库是现实可行的。基于这一设想,并付之于实践,即形成了《中文图书引文索引》(CBkCI)。该数据库以精选学术图书作为来源文献(统计源),统计、分析图书作者引用图书、期刊论文、报告等所有文献资料的情况。CBkCI示范数据库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在图书引文领域的空白,促进学术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图书馆进行图书采访,精选馆藏,并为学术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2000-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发文量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和作者、机构合作情况,从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词频和关键词聚类3个层面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并指出未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数字化转型研究应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情境等方面实现转变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