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教育部体卫司组织进行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研究课题,本栏目从今年第1期开始连续介绍这个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为此我们特约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季克异处长(本课题组长)和该课题组成员撰文。其余的内容分别是:“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研究;大学生野外特殊技能学习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安全问题的研究;中、日、韩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共同训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在农林院校的开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论:华中农业大学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验,实现了既定课程目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实验前出现显著性差异;以校园为主体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可以开发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就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构建和实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完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让每个大学生都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实验研究,得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包括要求、程序、出发前的组织以及实践中的组织四个方面。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组织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加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践组织工作,是提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质量、确保野外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姜丽  白莉 《体育学刊》2006,13(2):92-94
对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开展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可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POMS心境状态量表及剖面图,对参加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篮球和乒乓球的大学生进行前后心境状态和情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和情绪效果显著、全面.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明山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贤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15-17,21
运用文献资料、考察、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浙江林学院大明山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建设为例,对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功能、训练目标以及建设过程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建设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查,提出一种新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并通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验,论证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假设,揭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机制,从而提出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野外活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锻炼,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并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目前普通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学形式、俱乐部(社团)形式两种,每种组织形式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高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课程纲要》对教师专业化要求为依据,结合高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特点,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野外生活生存教师专业化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浙江省高校野外生活生存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理念、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现状与新《课程纲要》的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教师专业化发展有较大的空间。据此提出了浙江省高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以及高校稳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从拓展训练的培训理念、内容设置、操作模式等多个视角对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的载体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研究认为-拓展训I练的培训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拓展训练内容设置有利于突破大学生心理障碍,挖掘自身潜能;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符合大学生认识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扭转被动接收的不利局面,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3.
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野外实训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论的角度,提出了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野外实训教育目标,阐述了野外实训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制性原则.将野外实训内容划分为野外生活实践、遇险与救急处理、拓展训练和环保实践4个教学模块.介绍了野外实训的前期策划、中期组织、后期总结与学习评价等工作的实施要点.提出了编制野外实训手册、选择实训模式、组建实训教学团队以及做好安全预案等方面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地区11所普通高校800名大学生,就其体育生活形式、内容及其时空结构取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生活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至晚上课余时间,在校园内的一些免费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在活动项内容上,男生参与较多的为三大球,女生则以体操类活动为主,小球居次,一些休闲性、时尚性、娱乐性的项目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体育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海岛野外生存社会实践模式是实现体育课程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社会实践模式构建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内容、组织管理及模式的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摸索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社会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上海市高一学生参加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活动中的户外运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户外运动有趣、有收获、对缓解学业压力有益。"身体练习与户外运动技能相结合"、"身体练习与军事技能学习相结合"与"内容的新奇性"是最大特点,学生最希望增加的内容是"野外生存训练"。超过70%的学生认为对增强体质和健康有益,在耐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对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很有帮助。提高最多的是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60%的学生对教育组织方面总体满意,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很多项目只能看,不能玩,很失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体育素质的含义及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从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学体系、重视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及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建设等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崔晓渝  纪超香 《精武》2012,(32):64-65
本文从休闲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生活方式,探讨了大学生体育协会中休闲理念设置的价值,提出在大学生体育协会中设置休闲理念的实施方法,旨在使大学生认识列体育运动的休闲和减压作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