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有一个女孩,很乖、很听话,父母经常夸奖她。上学后,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好。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表扬、处处赏识。后来,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坐立不安;一会儿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后来,她无论干什么都没耐心,不能坚持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缺乏信心,一遇困难就退缩。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亲朋好友见了,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赏识”、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什么都不想干。如今,无论干什么事情,一旦听不到周围人的表扬,就立刻退缩。  相似文献   

3.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不错,但是,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受到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结果会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4.
姚丽川 《班主任》2007,(2):38-39
近几年,赏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有些人将“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夸奖学生,“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方法呈多元化趋势,赏识教育也随着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走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众人争先效仿,“赏识教育”成了一个热度颇高的词语。“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夸奖词句也频频出现在家长和老师口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困惑和尴尬:老师和家长开始注意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了,但80%接受赏识的孩子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出在哪儿?赏识教育是否只是一个个体现象呢?清代畹的《潜庵漫笔》中有个关于“高帽子”的故事;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尝有门生两人,初放外任,同谒老师者,老师谓:“今世直道不行,逢人送顶高帽子,斯可矣。”其一曰:“老师之言不谬,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老师大喜。既出,顾同谒者曰:“高帽已送出一顶矣。”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受表扬和夸奖的,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尤其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其需要赏识、表扬和夸奖,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并非所有的表扬和夸赞都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上面的小故事也启发我们:表扬孩子要讲究艺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并不是说表扬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6.
裴媛媛 《甘肃教育》2013,(21):66-66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事例,有一位家长从女儿出生之日起,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偶露微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女儿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她:“芳芳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芳芳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7.
你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你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作”“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反之,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 一个叫苏文的初一女生,原来考试在班上是中等以下,爸爸妈妈提到她总是摇头,骂她笨。她觉得所有的人都用鄙视的眼光看着她,整天抬不起头来。一次苏文在赏识成功培训班上学习快速记忆法,速度很快。周弘夸奖她:“你比周婷婷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班里有一个女生,画画的天赋不错.每次作业,她总是第一个完成作品且画的像模像样.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很容易就注意到她的作品.因为她会很兴奋地把作业举到我的面前,要求我表扬她.她知道她画的好,她只是想要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和夸奖她,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10.
赏识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教师要学会赏识和夸奖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第一时间鼓励和表扬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所表扬学生,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注意采用赞赏式、兼顾式的表扬,忌用批评式、拔高式的表扬。  相似文献   

11.
郭向阳 《贵州教育》2012,(11):48-48
很多家长都喜欢有意无意地拿孩子去炫耀,比如:我的孩子钢琴考了多少级,我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我的孩子考了全校第一……当然,这不是现在才有的,从很久以前开始这种现象就存在了,“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等词语都反应出了这一问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表扬、赏识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经常被表扬,被赏识的孩子容易树立自信,容易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但是,这里的表扬、赏识都是有度的,不是没有原则的对孩子说:“你真好!”“你真厉害!”“你真棒!”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让孩子不停地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赞誉。  相似文献   

12.
在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就是未来的院士、红歌星或者奥运会冠军。很多家长都这么想:在家教中对孩子不吝夸奖,能让孩子有“小天才”般的自我感觉,这有什么不对呢?的确,自信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然而“物极必反”的道理确也有必要拿出来强调,许多父母只顾盲目地称赞孩子,却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来给予恰当地表扬。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表明,这种过度夸赞对孩子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有些夸奖,适得其反父母常出于鼓励而夸奖孩子,其实有些夸奖根本起不到鼓励作用。一个幼儿园对在院儿童进行了测试,他们让孩子们做了一系列有难有易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时下,诸如"真聪明"、"真棒"之类的夸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当作口头禅一样来表扬自己的孩子。父母当然是希望这样的夸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快乐、更自信,他们也确实看到了孩子在听到夸奖之后喜笑颜开或欢呼雀跃的样子,这个时候父母们也就更加深信这些夸奖获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然而,父母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夸孩子"聪明"其  相似文献   

14.
“好孩子是夸来的。”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颇为时髦的说法。诚然,奖励和表扬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在充满信心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但是,如果一味地“夸奖”“赏识”“表扬”,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那就是“过犹不及”了。  相似文献   

15.
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避免一味、空泛的夸奖;赏识学生的努力,避免学生依赖聪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避免学生自负、脆弱。  相似文献   

16.
小蓉是因为学习问题来咨询的,但是随着询谈的展开,咨询师发现她的问题比较复杂。她学习很努力,成绩比较靠前;可是她并不快乐,内心有疲惫感和自卑感。她的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在教育中批评多过鼓励和表扬。所以,她一直就很敏感,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总是担心失败和落后。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她就是停止不了与其他人作比较。一旦发现别人强过自己,就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后来连她的父母都开始发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有教师狭隘和片面地理解了赏识,认为“赏识”就是“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似乎已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诸多不当的“表扬”,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里。  相似文献   

18.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9.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20.
聊天室     
弱项中的赏识山东·高守凯对孩子,赏识其优秀的一面并不难,难的是面对并不优秀的方面时仍然抱着赏识心态。我努力尝试着去赏识孩子的那些弱项。知女莫若父,我女儿高唱的弱点在于胆小、过于循规蹈矩、不好动……针对这些特点,我尽力给她创设一些体力活动方面的机会,然后极力表扬她。例如,有一次我领着她爬山,路很险,把鞋也弄湿了,她直嚷嚷着要回去。我还是坚持领她转遍了那座小山,然后大大地把她表扬了一番,说她勇敢。还有一次,是元旦,她在班里表演了两个节目,我不问她表演水平如何,只表扬她的参与精神、她的勇敢,并且在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