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运动员疲劳的特点出发,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明每种方法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适合消除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营养补充、认知行为干预及中医药治疗.这些方法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疲劳消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运动员疲劳的特点出发,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明每种方法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适合消除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营养补充、认知行为干预及中医药治疗。这些方法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疲劳消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乒乓球运动员机体能量的特点,分析了运动员能量产生的基础,阐明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项目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乒乓球项目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前提下,总结出几种判断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生理指标测定法、自我感觉、一般观察法.提出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运动后的休息、合理的营养、物理疗法、药物恢复,以期为运动员训练比赛后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是每个运动员在训练、竞赛后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如何合理地利用营养补充,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成为运动员、教练员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乒乓球运动为例,阐述营养补充对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排球运动员的代谢供能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并找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旨在为排球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掌握运动员疲劳及疲劳的恢复状况、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结合自身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因素和如何对疲劳进行判断,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决定了它属于激烈的对抗性比赛项目,是集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诸多身体素质的综合,日常训练要求对运动员要求高强度、高密度、高负荷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极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状况,从而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成绩.文章主要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以及通过合理休息、营养学、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立体式恢复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员在长期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中,生理、心理负荷强度大,致使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对散打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健康认识、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开发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方式的途径与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方法与方法的科学——再论体育科研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说明科学研究中方法的科学性与使用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方法:采用了文献总述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内容:首先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经分析认为,科学研究的方法是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既有科学的也有被历史证明是不科学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科学性问题,这与研究者本身的世界观有直接联系,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科学的方法在使用中就可能出现不科学的情况;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方法论体系,完善的方法论体系是指导研究者使用研究方法的决定因素。结论:方法的科学性与使用方法的科学性对研究者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建立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教学实践对体育教材的概念、特性、分类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阐述了如何认识教材的本质属性及树立教材观的问题。对加工处理教材、选编和改造教材、教材资源开发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并总结概括了体育教材教法研究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几个条件的分析,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方法,即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设计做到新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几种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增加体育游戏;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等,并提出在实践中实施这些方法的条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创新教育的概念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定位,提出体育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因、内容和方法。旨在为适应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排球训练中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通过对国内外模拟训练的案例进行分析 ,并对排球模拟训练方法进行必要的探讨和研究 ,以期寻找出它与排球训练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 ,并初步提出具体的训练步骤。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popularity and strong advocacy for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few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are found in the sport management research. As a resul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mixed methods research has been used in recent sport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demonstrates ways in which mixed methods can help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sport management related topics. Because research in sport management often is concerned with causal quest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mixed methods designs for improving causal inference. Examples are provided from three areas of sport management research, including market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finance. The designs that are provided are based on the mixed methods design dimensions of time order and priority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相似文献   

18.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测量手段进行回顾总结。根据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对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测量手段进行一定层次的归纳分类,并对今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频度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切入,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社会学统计原理和方法,对目前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结构、评价内容权重和评价频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办法和评价频度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港 《体育与科学》2001,22(5):77-78
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是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在采用过程中常常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本文试图将其概念化与系统化,以期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运用自如,目的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