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和人类智慧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实际上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数学美反映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艺术魅力。一、数学的魅力——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幸在南京聆听了徐长青老师的《重复》一课,徐老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在于激励和鼓舞,数学教师要用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这正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最近,有幸聆听了吴老师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深深被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课堂上师生在生命情感的涌动中,忘我地探寻着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在于激励和鼓舞,数学教师要用数学学科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发展。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第四册“平移与旋转”一课,深深被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课堂上,师生在生命情感的涌动中,忘我地探寻着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4.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感动和鼓舞,只有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魅力,美的特征,才能焕发出他们热爱学习的勃勃生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盎然兴趣。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美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我给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同样,许多老师也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内容,而忽视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美与数学没有联系。其实,数学课程中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感知、欣赏和理解数学美,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美可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数学中的定理、公式…  相似文献   

6.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发展。精心锤炼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丰硕的学习成果。下面,就以高级教师李兴亚老师的“走进圆的世界”一课,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语言魅力的感受。一、课前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师:通过老师和大家的接触,同学们对老师感觉怎么样?生:好!师(幽默地):就一个“好”字吗?生:很好!非常好!师(肯定地):老师对同学们的感觉也很好、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结合大学数学内容,对数学美进行了浅析。主要揭示了在大学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中所蕴藏出来的美的现象,美的规律。数学美作为科学美的一种,它即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我们可以从数学图形,公式,定理,方法中感受的人类智慧的魅力,感受这种美。最后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美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品味张齐华老师的文化课堂,让数学文化的魅力浸润课堂,融入教学,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展示数学魅力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将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领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之美展示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鲜花是美的,儿童的脸是美的,书法家的作品是美的,语文学科中的古诗是美的,音乐的旋律是美的……而美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我给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同样,许多老师也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内容,而忽视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美与数学是没有联系的。其实,数学课程中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感知、欣赏和理解数…  相似文献   

11.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小学数学课堂体现和谐的美,就应在数学课堂上奏响和谐教学的音符,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磁力场、孩子们能力提升的魅力乐园。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进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和潜在的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科学家格涅科说过,数学理论是研究自然的宝贵工具,它同时具有一种内在的美,而认识它的研究成果,会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快感。这说明数学其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美,而学习、认识它更能积极获得一种特殊的美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发现蕴含于其中之美,便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5.
谢淑玲 《考试周刊》2012,(41):50-50
美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美更是魅力无穷。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美的天性,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教师内在的一种品质,教师的魅力是教师卓越才能的外显,教师的魅力是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催化剂。教师的魅力蕴含着人性美、理想美、艺术美、形象美、语言美。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的魅力,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顽强地表现在他工作的一切领域,直接地影响着他的教育对象一一一学生。学生只有爱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育教学里的种种感人场景中,它们无不生动地展示出老师无穷的魅力。当个人魅力成了教师的一种骄傲时,相信他的事业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是交流的媒介。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展现数学的语言之美,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叩开学生智慧学习的大门,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用优美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田,促使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思考,诱发学习反思,让学习变得丰富、精彩,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快乐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而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快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 一、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有时又似乎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组果巧妙地揭示出数学知识独特的逻辑美、结构美、和谐美,就可以透过那些枯燥的数学符号,在学生们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知识天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学习这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应当是机智的、简单而美丽的,教师教数学、学生学数学应成为一种美和智慧的享受。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学习过程,是引领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化难为易,感受简便计算魅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本源,运用智力及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教学要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数学审美教学就是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作为审美对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见证“数学之美”的魅力,将审美和求真统一起来,既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