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广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3):30-36
[目的/意义]对比分析国内图书馆自行采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数据的主要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方法无法采集基于HTTPS协议的电子资源访问信息的问题。[方法/过程]在现有基于旁路监听的采集模式的基础上对技术加以改进,通过策略路由和Fiddler代理程序来实现基于HTTPS协议访问的电子资源使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分析系统。[结果/结论]解决了基于HTTPS协议访问的电子资源使用数据的采集问题,对其他图书馆自行采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在泛知识环境下,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的数字文献资源迅速增长。为摆脱海量数字资源带来的效益评估困境,探索数字资源动态管理与评估的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分析系统(Electronical Resource System,ERS)应运而生。[方法/过程]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引入ERS,基于本地服务器内置数据,配置馆藏资源数据、采购经费数据、COUNTER用量数据,并参考平台计算思路与方法,从用户需求、学术效益、成本效益等3个维度,设计资源评估指标,搭建外文电子图书绩效评估模型。[结果/结论] 依托ERS的绩效评估模型将为外文图书资源采访一线,切实、落地的业务推进提供实践指导,提高采访质量,提升经费使用效益,优化采购预算与决策,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对于高校教研的保障与推进。  相似文献   

3.
李娜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60-66
[目的/意义]为了解决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和效益评估缺乏高效、准确、实用的统计方法、工具和实证研究的问题,以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分析平台(Electronic Resource Utiliz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Platform,ERS)管理和评估外文电子期刊的实践为例,探索电子资源动态管理和评估的方法,为图书馆收集和管理电子资源利用与评估数据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主要讨论基于服务器端COUNTER报告数据的电子资源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并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ERS进行外文电子期刊的资源管理、引文分析、核心资源与学科资源分析和数据库评估为例,讨论电子资源管理与评估的方法。[结果/结论]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外文电子期刊的统计分析实践为基础,发现利用基于COUNTER报告数据的电子资源管理与分析平台能够为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提供决策支持,为学科服务提供深度的资源揭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陈广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4):36-43
[目的/意义]针对本地化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用于解析HTTPS访问数据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图书馆在本地化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系统中解决基于HTTPS协议访问的电子资源访问数据的采集问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软硬件需求、网络条件、系统功能、用户配合需求4个方面对浏览器扩展程序、支持中间人技术的代理程序和支持SSL代理的网关型设备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支持中间人技术的代理程序成本适中,系统功能最强,最适宜应用于本地化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系统。在解决HTTPS访问数据采集问题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取得用户的合作和配合是本地化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系统应用的最大难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数字资源使用统计为图书馆联盟评估资源使用效益提供数据支撑,也是图书馆集团采购分级定价的重要衡量指标,其横向对比数据能够使成员馆优化其订购决策。以JUSP为案例分析英国JISC Collections采购联盟提供的使用统计服务,以期为其他图书馆联盟开展使用统计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与在线调查对国内外图书馆采购联盟的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英国期刊使用统计门户JUSP为案例,介绍其背景、发展历程,探究其在数据收集、数据提供及数据维护等使用统计服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结果/结论]JUSP的成功为联盟开展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服务提供诸多启示,图书馆联盟应重视用户的使用统计需求、采取合作方式开发一站式使用统计平台、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重视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6.
陈越  都平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1):130-136
[目的/意义]基于本地计量技术的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系统尝试解决数据库商数据在可靠性、统计粒度、统计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对这些系统进行分类、比较与评价,有助于了解不同系统的技术差异与应用场景,选择适宜的系统。[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分析法,对典型系统进行分类、对比,并从技术架构、系统能力、部署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过流式系统的数据收集能力、干预处理能力优于监听式系统,但后者更易部署;移动应用访问统计、数据可靠性、报告规范性及读者隐私保护既是现有系统的普遍不足,也是驱动系统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胡大琴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104-110
[目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探索适合国内图书馆具有可操作性的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方法,以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支持数据资源采购、管理与服务。[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15家知名的中文数据库商,分析其数字资源使用统计的现状、问题和需求。[结果/结论]发现仅同方知网一家通过COUNTER审核,4家遵循国内相关标准;仅同方知网能提供统计平台和日志信息;但统计功能均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不规范;使用统计数据应用广泛,且普遍认为其准确、规范性对于图书馆和数据库商双方均非常重要。为规范中文数据库使用统计,建议推动中文数据库商遵循COUNTER标准,利用SUSHI统一收割使用统计数据,深化统计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的简易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解决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使用统计的方法上,介绍了利用IIS日志和ASP实现馆藏数字资源访问统计的设计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研究基于不同用户数据分类的数字资源评价方法及实例,以期改变目前数字资源评价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评估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过程]根据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数据的分类归纳不同数字资源的评价方法,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资源评价工作实例,采用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及指标、用户数据提取整理、分析及结论的数据分析流程对横向对比法、纵向对比法、零点击率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匹配法、收录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学科馆员嵌入法等用户数据的数字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结论]用户数据维度的数字资源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评价以用户数据研究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用户数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系统、高效,具备可操作性。其方法和经验能够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2.0改变了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理念和方式。数字资源访问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服务,对数字资源的评估是图书馆1.0时代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图书馆2.0时代悄然来临时,数字资源的评估思路和策略或许应该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数字资源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相匹配,构建文献元数据仓储下的数字资源全新管理系统,完善基于元数据的数字资源采购协议及监管流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维度文献保障评估体系,将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和实例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管理和文献保障评估中的发展策略。[结果/结论]全新形式的细粒化数字资源管理为高校图书馆多维度文献保障评估提供基础,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系统化、规范化的数字资源管理与评估体系,才可以顺应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真正利用大数据分析助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的学术信息大环境下,用户特殊化、个性化需求与资源建设现状的矛盾日益突显。依据精准服务的理念,探讨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的模式与方案,以期为图书馆等机构精准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的方式与方案,在满足普适性资源建设的同时,结合用户使用行为与资源效益,采取不同的订阅订购模式对资源建设工作给予支持;同时,对网络数字资源Hub进行进一步的功能设计。[结果/结论]明确了初步的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方案,为图书馆等机构精准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逐步实现资源建设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9年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y,JCDL)的录用论文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了本届年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学科发展动态,以助国内图情领域学者更好地了解本届年会成果,把握国际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结论/发现]本届年会更加关注数字图书馆如何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数字人文馆藏资源的利用等实现信息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图书馆如何通过海量大数据挖掘与利用、用户行为分析提升其服务水平;如何通过对学术文本资源深入挖掘,实现信息计量学在学术评审、学术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创新/价值]本文揭示了国际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展望了未来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准确揭示法学学科核心数字资源,快速、简明、高效地了解高校学科资源建设情况,本文基于H指数评价理论,设计了一种高校法学电子资源建设H指数评价方法。[方法/过程]H指数评价方法体系包含3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基本计算指数(频次指数和配备指数)、H指数、星级指数。运用该方法就部分高校的法学电子资源建设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利用H指数分析法进行法学资源建设评价,能够快速、全面地反映高校法学电子资源建设情况,并可以简明、有效地评价高校法学电子资源的建设质量,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学科资源建设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可以为高校法学学科资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建立数字资源标准化采购系统,并进行功能设计,优化数字资源采购工作流程、提高数字资源采购及利用绩效分析能力。[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资源标准化采购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利用文献调研法及实践分析法,从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数字资源类型、采购工作流等角度分析构建数字资源标准化采购系统的功能需求,并从前端、后端、安全性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结果/结论] 在分析数字资源采购流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采购前评估、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决策支持、基础管理等五大功能的采购系统,为数字资源标准化采购系统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图书馆联盟进行绩效评价,以期通过绩效评价促进图书馆联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体系,并引入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进行绩效评价。[结果/结论] 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运行管理评价为一般,文献服务能力和联盟效益评价为较好,满意度与服务效果评价结果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资源的激增导致以纸质文献为核心的传统目录学面临巨大挑战,文献整理和组织体系急需变革。[方法/过程]纸电合一的图书馆目录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打破-重组"的过程,将打破数字资源之间的壁垒,进行纸本文献资源和数字文献资源的重组与整合,由此建立起庞大的元数据仓储,并进一步将这些数据服务于各类目标群体或场景。[结果/结论]图书馆可基于此实现同时对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在文献组织、文献情报分析方面开展多项创新利用,从而实现由"参与"学术研究到"引领"学术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