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门语言学科,故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语文教学主张强调语言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言意共生”,认为文本的语言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教学“言意兼得才有语文味.才能留住语文的根”.“言”是指语言形式、表达方法;“意”指的是言语传达的思想、情感、文化。那么,语文课如何做到“言意”兼得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从语言形式入手.在“比”中品味语言形式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提升情感的得“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探究,学生会感知文本内容,感悟情感,感受写作方法,体会文中的“意”味。通过对文本“言”的分析,学生会感悟“意”的真切,在螺旋式上升中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对文本的认知。本文以《茶馆》教学为例,分析了以“言”为本,构建深度“意”味课堂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晓冰 《小学语文》2010,(11):23-25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言”“意”交融。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文本精神对话、碰撞乃至接受、内化的“会意”过程,也是对文本字词句段等语言形式进行品味积累,揣摩把握表达方法,领会习得修辞方法等语言技巧的过程。本文以苏教版为例试图从“言”“意”视角,解析属于语文学科的操作策略,以期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的同步达成。  相似文献   

6.
语感涉及到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情感的理解。语文学习的鲜明个性是据“言”得“意”、由“言”表“意”的转换、融合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传递文本中蕴禽的人文价值。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是文本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可喜变化。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识模糊,造成教学实践中“语言学习”与“精神培育”的割裂:或一味地强调“感悟”,得“意”忘“言”;或一味地注重“实践”,只见“语言”不见“精神”。甚至因为过度追求“丰富的人文性”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滑向了丢开文本,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兼顾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不厚此薄彼,引导学生在读懂文本主要内容、品读语言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真挚情感的同时,自主感悟文本语言多样的表达形式,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领悟作者用词造句、谋篇布局、抒情言志的匠心独运,并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内化与迁移的实践,让学生"意""言"兼得。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但“语言学习”与“精神培育”裂开的现状仍很严重,或一味地强调“感悟”,得“意”记“言”;或一味地注意“实践”,只见“语言”不见“精神”,甚至因为过度地追求“丰富的人文性”而丢失文本,空谈精神和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09,(1):128-128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6期刊发了特级教师刘仁增的《“言”“意”兼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文。文章指出,“言”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各种知识、言语表达的技巧与艺术,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交际的物质基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指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是人类对自身及周遭世界的认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语用教学中,文本"言意"中的"言"指的是语言和语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意"指的是文本的主旨与情感,代表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属性。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前,全面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把对文本意象的深入探究作为"言意"理解的切入点,进行精导、善导,从而帮助学生梳理"言""意"之间的关系,提升语用认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应当引领学生展开与作品的对话体验。无论怎样的教学策略,都应该视教学为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与情感体验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与作品的情意交融和精神同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熊伟 《福建教育》2009,(12):29-30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语言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关注语言形式——课文是怎么写的。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言”“意”兼得,不少专家已有过精辟的论述。笔者认为巧用图解品味文本,也不失为一种让学生“言”“意”兼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了多少年的语文.对“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个观念已是深信不疑.所以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把这个“工具”(时髦的叫法是“载体”)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讲一通,不过讲来讲去都离不开准确、鲜明、生动之类.这也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学习惯。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语言教学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言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根本任务。这让我隐隐感觉到语言观似乎有什么变化.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么变化.故而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仍然和过去的一样。还是先“意”后“言”,重“意”轻“言”,还是“言”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那个“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里的“书”应当是书面记录的文字.属于“有字之书”,“言”、“意”应当是没有记录下来的,作者口头要表达的语言和思想。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也不能“尽意”.那么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怎样弄清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树立作者的本真形象呢?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的教学最难驾驭的就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吸引人,因此在教学中的地位一直被弱化。怎样在说明文中体现“言”“意”共生的教学效果,使说明文的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7.
精致语文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实现“言”与“意”的相互转换,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据言识意→据意识言→以言表意”的过程,带着学生在文本的“言”和“意”之间走一个来回。可以这样说,“言意互转”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准确地实现言意互转,使文本的“言”与“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才实现它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堂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必定是“文”与“言”的巧妙融合。尽管课程改革改变了“文”“言”的割裂局面,但走进一线课堂,你会发现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言”是落实了,但却窄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对“文”的落实流于浅显化,就文本而文本,对承载作者情感的语义挖掘不深,学生没有深人探究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理感受。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多点“文”的色彩,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也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也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意"是手段、是途径,"言"是主体,是根本。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目标追求。因此,语文课文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中的“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文本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认识、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