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室主任在出版社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出版社中的地位是沟通社领导和编辑的中间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要反映编辑的意见和执行本社的发展规划,对下要准确传达相关的文件精神,并带领本室编辑完成出版任务。编辑室主任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出版社改革的关键时期,对编辑室主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编辑室主任,必须具备很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执行力、构建具有竞争力团队的能力、创建品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编辑室(有的出版社称为出版中心或分社)是出版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出版社的基石,也是出版社的核心部室.编辑室主任作为一室之主,其所负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其工作方式与工作成效更是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 编辑室的工作核心是选题开发.由于不同出版社在编辑室主任与选题开发的关系上分歧较大,因此,本文重点谈谈这个问题.我认为,编辑室的选题开发既是各个编辑的主动性分工工作,也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合作性工作,其中,编辑室主任是灵魂,其能力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编辑室是出版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出版社的基石,也是出版社的核心部室.因而,编辑室主任作为一室之主,其所负的责任也是重大的,其工作方式与工作成效更是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编辑室的工作核心是选题开发.我认为,编辑室的选题开发既是各个编辑的主动性分工,也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合作.其中,编辑室主任的能力与作用极为关键,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编辑室主任在出版单位的基层业务部门中,担负着行政和业务两方面的双重领导职责。出版改革以及编辑工作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编辑室主任的日常工作当中。一个出版社的盛与衰,发展与滞后,出色与平庸,从某种意义上说,部分地取决于编辑室主任这支队伍的强弱,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着足够的能力与活力,是否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对编辑室主任的岗位职责作一探讨和定位,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完全的执行力,编辑的执行力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兴衰成败,因此,编辑必须努力在五个维度上打造和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编辑室主任的双重素质赵绍波一个出版社的盛衰存亡,社长与总编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出版社的中层领导——尤其是各编辑室的主任,在整个出版环节中应该起什么作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并不是人人都明白的。本文着重从编辑室主任的业务...  相似文献   

7.
美国资深编辑人威廉斯认为,出版社图书编辑同时要扮演三种角色,即:狩猎者(睁大双眼搜寻好作品)、魔术师(能化平凡为神奇)、双面人(面对作者时代表出版社,面对出版社时代表作者)。此种归纳,在编辑的属性层面上是准确的,而在功能化上,业内则普遍认同:图书编辑即项目经理。图书是产品,必须进入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8.
作为著者-编者-读者这条出版链上的一个节点,编辑室在出版流程中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出版社的主要功能其实是由编辑室去实现的。因而,编辑室主任(以下简称室主任)在出版社的整体工作中便起着相当复杂、多样且又重要的作用:1.实现呈上达下这是编辑室主任工作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具体而言,出版社一线运作的各种信息与要求,都要白室主任归纳加工并传呈上级;而上级的各项指令与意图,包括各种政策、方针和决策,更要由室主任消化理解,将抽象命令变为具体行动,并带领全体编辑室成员去实现。2.执行出版理念一个出版社必须有明…  相似文献   

9.
孙璐 《编辑之友》2011,(3):70-71
三审三校制是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制度,出版社都应执行三审制审稿程序。三审制即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总编辑或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这种审稿程序,是一种递进制约的关系,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审次可在学科、知识背景、编辑水平和能力上交叉互补,最大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书稿,认真负责、有理  相似文献   

10.
一、三级审稿制度 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现行的审稿制度.早在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就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编辑是出版社的第一人才资源。编辑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出版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命运。因此,出版社都希望有一批好编辑。而何谓好编辑?笔者以为,一个好编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编辑出版了一批好的出版物;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再次,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好编辑的自我修炼任何一个出版单位在引进人才时都喜欢三种人: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踏实肯干能干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不欢迎的三种人:给单位带来负能量的人;不作为的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社原副总编辑、著名建筑编辑家杨永生生前曾赠言,要"做人、做事、做研究"。我经常以此勉励自己,做一名好编辑,要多做事、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然而,出版行业竞争激烈,编辑人才流动性增大,很多出版社出现了编辑人才断层的现象.如何帮助年轻编辑快速成长,使其尽早胜任新时代的编辑工作,是众多出版社面临的痛点和难题.本文提出静心、较真、共情、抗压能力是年轻编辑职业成长必备的能力,并从单位和个人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锻炼年轻编辑.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幼儿读物研究会于9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少儿出版社、部分省市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共39家出版社的幼儿读物编辑室的编辑、室主任及部分社长、总编辑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编辑室主任的中介作用及其综合特征隋千存【济南】勿需讳言,编辑室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位称职的乃至是一名优秀的编辑,即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起码的敬业精神,视自己编辑的出版品为自己人品的载体,以出版物品位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作为实现和衡量自我人生价值的标准;当然,...  相似文献   

15.
浅议图书编辑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第一联系人,代表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而提高编辑的侵权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肩负的主要任务--选题的策划组稿、审稿、整理加工三个层面谈谈编辑的侵权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卢青 《出版参考》2010,(5):21-21
医学编辑大多是由医学专业毕业生或者临床工作的医生担任,将这些不具备任何编辑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培养成能基本胜任工作的编辑,是现实的需要。另外,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社的社外编辑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行业外人员进行人门培养的问题为业内所关注。笔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实践经验,提出初学编辑人员入门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观念,供同行和年轻编辑参考。这三个观念既是编辑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观念,也是编辑业务能力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翻译图书如《哈利·波特》系列、《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大数据时代》等在畅销书榜上表现十分抢眼,许多出版社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翻译图书.而要在翻译图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出版社必须重视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翻译图书编辑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8.
编辑人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社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出版社抓住了人才,哪个出版社就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应是出类拔萃的太才,编辑室主任也应是这样杰出的人才,再加上各编辑室里也有一批人才,出版社就一定能办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胜任力的概念引入出版业,认为编辑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包含特质、价值观、情感、意识、知识、能力六个维度;其核心要素是心理层面的职业自觉性及行为层面的职业执行力。同时,编辑胜任力的养成受到编辑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出版业发展形势、出版社内部体制等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编辑胜任力的养成要从建设出版社文化、探索编辑培训模式、建立编辑胜任力评价体系、加强自我提高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图书书稿三审制自50年代初期实行以来,对于保证图书质量和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分析起来,以前的“三审制”有较浓重的“官本位”的色彩。在我国现在的出版界,出版社的业务干部大都是按行政级别配备的,具有鲜明的行政权力属性。编辑室主任一级有科级、有处级的,总编辑有处级、有局级的;选拔出版社的这些业务干部一般是按照行政级别来考虑的,选拔的原则也是按照干部选拔的标准进行的。从选拔干部的角度,比如,从年轻化标准、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等等来考虑,某些同志被任命为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或总编辑,可能是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