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立足于学生本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鉴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上述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常被我们教师运用,但也常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生物基础,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生物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钱宇贤 《中学文科》2009,(17):120-121
教师包办太多,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是我们在新课改中点评一堂课不成功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的认知活动,遭到教师的人为破坏,或者部分的被我们教师剥夺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是无可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不是教师不承认学生是主体,而是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课堂教学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意识,动摇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学各门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最后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主体意识穿越学生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生物基础,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生物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中小学范围内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那么在考核与评定人文主义教师这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为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了解、掌握教师的直观群体。然而这一强有力的群体只因身份的特殊性和权力的缺失而被忽略,从而导致了教改活动的实效。所以我们应该把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两支队伍——教师与学生,作为评定人文教师的首位条件才是符合当今教改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实处,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课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战场,学生的活动主要在课堂进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中有计划地活动,有针对性地展示与讲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课堂,课堂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呼唤全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主导与主体作用之结合朱新国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教师...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所以.在传授知识时,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张歧平 《教育艺术》2008,(11):64-64
传统的封闭型、看守型的思想教育,说教式多,注入式多,“一刀切多”单向性多.保姆型多,无故重复多,学生成了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追求新知,希望被人尊重,不愿任人摆布。当我们认识到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能动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时,我们感到应该在强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显著标志。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已无异议。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实施的“支架式教学”的省级课题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好的探究。“支架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具体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架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形成梯度的自主学习平台,提供扶手。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尝试为学生搭建三级支架,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自主攀登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平 《四川教育》2000,(10):25-25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地发展,主动、生动地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导”的实质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充分反映了他们思维活动的活跃程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涉及到激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则是每一位教师应积极探索的课题。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是要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的,所以,除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詹先锋 《物理教师》2000,21(7):5-5,7
教师包办太多,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是我们埋怨课堂教学最多的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不是教师不承认学生是主体,而是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为重要的是,淡化教师表现欲,强化学生表现欲,教师的水平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来表现。1让学生来表现教师水平的意义 教学过程,让学生来表现教师的水平,其实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探索新知,发现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新。 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提问好像是教师的专利。我们老师考虑最多的也是如何提问题,设计问题。但如果任由老师一个接一个自认是精妙的问题问下去,学生也只有作答的权利,看似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但整个过程学生是在被动地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得不到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民主和谐地互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被忽视,甚至被扼杀的现象仍很普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