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代大师丰子恺的漫画《剪冬青联想》 ,联想教育文本危机 ,一个非常悲凄而又不容回避的话语始终萦绕脑际 :个性、创造性的凋零……喀嚓 !喀嚓 !喀嚓……剪了 ,把冒尖出格的部分都剪了 !———当郁郁葱葱群聚团簇密密麻麻的冬青 ,在园艺师的大剪子下 ,齐刷刷变得规整划一时 ,你心里也许会默许这作为 ,那些用来形容“改善”环境的词儿 ,弄不好还会不无兴奋地荡漾在心里 ,谁也不会太多地去在意这冬青有什么生命意义———它们挨剪刀时不会器喊—生命自身没有给人提醒自己是生命 ,似乎就该任人裁剪 !谁还会反着去想象 ,它们被放开了自由自在…  相似文献   

2.
丰子凯先生曾画过一幅名为《剪冬青的联想》的漫画,画中的冬青被园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概剃了“脑袋”。走进教室,看看我们讲台下的学生,回味这园丁的劳作,禁不住悲哀起来。  相似文献   

3.
可爱女孩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活泼可爱,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跟同学关系和谐、融洽。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美术课,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先画画,然后用剪刀把画的轮廓剪下来。申悦借来一把剪刀,拿着画好的图画走到她面前,故意逗她,说:“你敢不敢剪这幅画?”她扬着头说:“那有什么不敢的!”她接过申悦手中的剪刀,说剪就剪。申悦用手一边托着图画,一边转过脸跟别  相似文献   

4.
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生命。生命的孕育,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除此以外,还要有成长的空间,它才能枝繁叶茂。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就如一粒种子。"阳光课堂"着眼于"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本化的教育措施,建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等规律的教学体系。着力于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知识的枝叶得到生长;着力于回归本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生长;着力于回归人性,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生长。生长是阳光课堂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让生命在课堂自由生长,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该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一、张扬学生个性,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从生命的视角看,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现在时态),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准备了几种蔬菜和水果,目的是让学生按蔬菜和水果分成两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理念:活动是思维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数学教学心理来说,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形式与手段。活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对数学教学来说就是要再现,重演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它的实质是师生间协同展开的探索活动,活动教学中,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活动贯穿课堂始终,不仅仅是外在的实践活动,更要注重的是内在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看、画、剪、拼、量、算”等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有所感,有所悟,进而有所创造,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生长的气息。二、活动…  相似文献   

7.
周智 《教学月刊》2010,(8):47-48
“生命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课堂”而言的。“生命课堂”以其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特征,显著区别于传统“知识课堂”仅仅满足学生认知培养、以“知识为本”的教学。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潜能、情感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尊重,并与学生在充满民主和谐的交流对话中实现教学内容和智慧的动态生成,引发教学的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让“生命课堂”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桌桌琳琅满目的筵席,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语文课堂教学本该充满生机,充满情趣;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课堂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教学相长,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张世成  孙建生 《物理教师》2013,34(8):40-41,43
"口子",是指有容积的器物通往外部世界的地方.学生是生命的个体,是正在生长的个体,是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为了激扬生命的发展,我们不应当把学生看做是等待灌输的、只有一个入口的容器,而应当看做是积极探索世界的行者.生命的发展需要汲取充满活力的知识,因此,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应当给知识留道"缺口"、安装"接口"、打开"窗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缺口"而走得更远,因为"接口"而走得更稳,因为"窗口"而走得  相似文献   

10.
韦俏娟 《考试周刊》2010,(25):86-86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的,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课堂仍然是教师的“教”、“管”、“压”的课堂,于是有专家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生命活力的主阵地!”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其生命价值,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所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巧用"迁移"规律,把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已有经验,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生长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生命体验、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生长"。以这一理念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外,还特别  相似文献   

13.
【预案及实施】一、导入:画圆剪圆,初步感知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学具(主要是圆形实物也可以是圆规)比照着画出一个圆,再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  相似文献   

14.
让生命在课堂自由生长,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该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张扬学生个性,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 从生命的视角看,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现在时态),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准备了几种蔬菜和水果,目的是让学生按蔬菜和水果分成两盆,或者按不同颜色分成两类.但是,看着那高高举起、不停向我舞动的小手,望着那一双双充满自信的、急不可耐的眼睛,我甩掉了扼制学生自由思想的"标准答案".让学生按他们的想法尽情地分下去.结果不仅让我吃惊,更让我感动:学生不但能按蔬菜、水果以及颜色进行分类,还能按有叶和无叶分类,按有刺和无刺分类……还有一个学生说:"我按我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来分类."自然,这位学生获得了一个他最喜欢吃的水果.  相似文献   

15.
剪冬青联想     
苏舟子 《师道》2004,(7):18-18
第一次看到丰子恺这幅《剪冬青联想》时,我的心战栗了,战栗得有点不能自已,因为我从《剪冬青联想》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干着这种剪冬青一样的工匠活儿,有的人剪了还浑然不知,有的人却是明知有悖天理而依然剪得不遗余力,有着飞蛾投火般的执著以及屠者似的残忍。都说老师像园丁,我们的一些老师,真的就像《剪冬青联想》中那个孜孜不倦地剪呀剪剪呀剪的园丁,他要用他那娴熟的手艺和园技,把所有的冬青树都剪得整齐如一,他要让整齐如一的冬青树把整个园林妆扮得美丽如画。都说老师像园丁,许多人却不曾细…  相似文献   

16.
陈华忠 《四川教育》2005,(12):29-29
【预案及实施】 一、导入:画圆剪圈,初步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学具(主要是圆形实物,也可以是圆规)比照着画出一个圆,再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像,如同生命有了羽翼,这样的课堂才能激情飞扬,精彩纷呈;有了想像,才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  相似文献   

18.
正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展示课堂的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创造生成性的课。因为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生成性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堂的形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规格与水平。科学课堂应具有生长性,用"生长"来定义,是一种教育观的改变,即课堂彻底转到了"学生立场",而且赋予了学生生长过程中的生命意义的建构。创设生长性的课堂就是倡导师生以"享受科学"为核心,互动互促,让学习与人的生存、发展真正连接起来,从而使科学教学更富人情味;让科学课堂返璞归真,走出因追求新奇而造成的虚伪美丽;让学生把学习当作内心需要,成为认识生活、服务生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浪漫.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