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迁移研究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克拉申(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标记理论为基础,指出语言迁移的因素以及标记性与语言迁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莹 《内江科技》2010,30(1):161-161,179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教学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袭健 《知识窗》2011,(5X):14-15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影响,旨在在外语学习中充分利用语言的共性,引导正迁移,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琴 《内江科技》2008,29(4):18-19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这种迁移又有正、负之分。本文试从语言层面(语音、词法、句法)来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正负迁移现象,旨在使学习者在正确认识这些现象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把握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5.
曾齐修 《科教文汇》2007,(10S):200-2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颇有争议的.本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切入点,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指出产生不同思维方式的跨文化差异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者们对迁移的理解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三种理论,即干扰论,弱化论和认知论。一开始,迁移被理解为“干扰”,学习困难和错误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末错误分析的结果对这些理论提出了怀疑,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对迁移的地位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干扰错误并非源于迁移,而是“借用母语”,是一种“调解”策略。这样迁移的地位被弱化。迁移的认知论将迁移解释为先前习得的母语语言知识在二语知识结构建构之前对二语知识的影响,是对迁移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研究者们对迁移的理解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三种理论,即干扰论,弱化论和认知论.一开始,迁移被理解为“干扰“,学习困难和错误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末错误分析的结果对这些理论提出了怀疑,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对迁移的地位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干扰错误并非源于迁移,而是“借用母语“,是一种“调解“策略.这样迁移的地位被弱化.迁移的认知论将迁移解释为先前习得的母语语言知识在二语知识结构建构之前对二语知识的影响,是对迁移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聂金玉 《科教文汇》2012,(32):102-102,104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概念,同时它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母语的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母语迁移的现象来对比研究,从而充分利用母语知识中积极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宋艳  惠兆阳 《科教文汇》2013,(13):114-1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渺渺  康光明 《科教文汇》2013,(1):67-67,69
互动假说自198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现已成为二语习得界普遍认可的理论之一。交际中的互动调整有助于语言输入的理解,输出是对输入的检验。在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和互动三者密切相连。对输入假说、输出假说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互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互动假说理论的理解,把握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王渺渺  康光明 《科教文汇》2013,(2):67-67,69
互动假说自198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现已成为二语习得界普遍认可的理论之一。交际中的互动调整有助于语言输入的理解,输出是对输入的检验。在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和互动三者密切相连。对输入假说、输出假说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互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互动假说理论的理解.把握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该文从迁移理论概述着手,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负迁移在语法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探究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帮助学习者习得地道的英语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中,对概率论以及数理统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采取举例子的方法。本文就是以此为主题来进行探析的。  相似文献   

16.
王彩丽 《科教文汇》2014,(35):110-111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句法错误主要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导致的。语言相对论,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探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本文从"语言相对论"角度,分析了中西思维方式及其差异导致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句法错误,并从文化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吕涵 《科教文汇》2014,(11):86-86,92
负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负迁移中包含语法、词汇、文化等因素。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文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然而笔者在对西安思源学院英语专业12级本科的59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写作试验,发现影响本科英语教学更重要的是语法负迁移。这一点在本科低年级学生中尤为突出。本文从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出发,论述克服语法负迁移对英语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Krashen的“输入假设”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wain对“输入假设”做了补充,提出了“输假设”。单凭语言输入不能保证语言的成功习得,语言学习者在接受语言输入的同时应进行语言输出活动。笔者认为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习得英语口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