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夏芹 《山东教育》2009,(11):45-45
在科学活动“小电珠亮了”中,小周老师的小实验让孩子们兴奋起来。当老师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要用到电”时,话音刚落,许多孩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亮亮说。”“电视机。”“志智说。”“空调”。“悦悦你说。”“电扇”……“我!我!”老师的“点问”跟不上孩子们想回答的欲望,孩子们不再等得到老师的允许,  相似文献   

2.
在绘画方面,小班孩子说和做往往是两回事,当你问他们都会画什么时,他们会夸口说“我会画大飞机、大楼房……”但当他们真正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却迟迟不肯下笔,还会噘着小嘴说:“老师我不会画。”孩子们往往是担心自己画不好。为了解除小班孩子在白纸上画的顾虑,我做了几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张忠芹 《班主任》2008,(1):26-27
当班主任好多年了,每天孩子们都围着我说这说那,开始我并不在意,觉得孩子说的不过是鸡毛蒜皮的事,没什么要紧的;有时心情不好还觉得烦。一次看到“言为心声”一词,忽然想,孩子们的“言”也应该连着“心”,当老师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心”。后来我便留意孩子们说的话,发现孩子的话其实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一位幼儿园的老师问大班的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呢?”有的说要当航天员,有的说要当运动员,也有的说要当教授……老师听了很高兴,鼓励孩子们说,你们都很有志气。忽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外国人。”  相似文献   

5.
合作不难     
有人说,跟孩子合作,真难!他们调皮,他们任性,他们幼稚,他们……似乎许许多多的理由足以说明,教师与孩子合作真难! 我却认为,合作不难。 当老师希望孩子养成卫生习惯,饭后要擦干净小嘴,而孩子们却带着满脸的饭粒围到教师身边时,老师不是命令:“赶快回去擦嘴!”而是平静地对孩子们说:“谁擦干净小嘴,老师就亲谁。”于是,孩  相似文献   

6.
和往常一样,离园前我必须要检查一下孩子提裤子的情况。“孩子们,快提好裤子,过会儿王老师要检查了啊!”我对孩子们说。只见所有的男孩和女孩都撩起了自己的衣服,使劲往裤子里塞,有些孩子为了塞好还先脱下了外裤。“王老师,快看我提得多好呀!”“王老师,看,我提好了!”……  相似文献   

7.
课前慎思 当问及“9+5=?”时,大部分孩子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得14呀,太简单了!”面对“你能说一说14是怎么得来的吗”这一问题时,孩子们会说:“姥姥告诉我的呀!”“幼儿园老师说的!”“我背出来的,我还会背9+6=15,9+7=16呢.”……在90%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计算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将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将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镜头(1)小学的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伍由老师带领到校门口,门口围满了来接的家长。过了一会儿一位家长气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我的孩子呢?”老师说:“我已经送到校门口了。”家长责问:“我怎么没接着?我的孩子还小,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你能负起责任吗?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到处地找,最后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找到孩子。镜头(2)四年级的小明跑步时不小心跌倒了,头擦破了皮,老师随即带他到校医处进行了处理。第二天家长找上门来,说:“孩子怎么会跌倒?要你班主任干什么用的?怎么不负责孩子的安全呢?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9.
现象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时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说——入园时:“妈妈(爸爸)说,外套不要脱……”吃饭时:“妈妈(爸爸)说,我不能吃鱼……”午睡时:“妈妈(爸爸)说,要穿着毛衣睡……”上课时:“妈妈(爸爸)说,我坐在这里看不见……”在家里,家长又经常听到孩子这么说——“我们老师说,衣服要这样叠;老师说,吃饭不能讲话;老师说,明天可以不上幼儿园;老师说……”分析这种现象在工作中时有碰到,细细分析,这种现象流露了孩子对权威有意无意的依靠心理。1.无意识依靠权威的心理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处于他律阶段,他们还未形成明…  相似文献   

10.
汤跃珍 《学前教育》2009,(11):18-19
秋游后,当老师请孩子们举手交流秋游的所见所闻时,孩子们个个都把小手高高举起,伸向老师,有的孩子甚至急得站起来直嚷嚷:“老师,老师,我……”尽管老师多次示意要“注意倾听”,但孩子们只顾讲述自己的见闻,并不在意老师的示意,课堂气氛活跃,但在“热闹”的场面下真正倾听的孩子并不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1.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12.
现象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时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说:入园时,“妈妈(爸爸)说的,外套不要脱……”吃饭时,“妈妈(爸爸)说的,我不能吃鱼……”午睡时,“妈妈(爸爸)说的,要穿着毛衣睡……”教学活动时,“妈妈(爸爸)说的,我坐在这里看不见……”而在家里,家长又经常听到孩子这么说:“老师说的,衣服要这样叠。”“老师说的,吃饭不能讲话。”“老师说的,明天可以不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案例:1.起床吃完午点后,配班B老师带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在孩子按小组站队时,由于B老师站在队伍前面,无法顾及后面的孩子,所以后面的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吵了起来。刚好他们站在保育员C老师面前,只见C老师用双臂揽住这几个孩子,问道:昨天学的那首歌还记得吗?”“记得!”这几个孩子和C老师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曲……不一会,整个队伍一边唱着歌一边向大型游戏区走去……2.在孩子们从户外活动回到教室喝水的空当,主班A老师忙于制作明天要用的教具,B老师在给孩子们“贴红旗”,C老师则在看孩子们喝水。当B老师给彤彤贴红旗时,问小朋友:“彤彤今天…  相似文献   

14.
观摩了一节班会,心里颇为沉重。班会的主题是“我的理想是……”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要当大作家、董事长、市长……气氛可谓热烈,可不知为什么,始终无法调动我的兴趣。“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农民!”一个孩子的大胆回答仿佛让我找到了心中所期翼的东西。可接下来的却让我一下子又跌入了低谷——他的回答招来了其他孩子嘲讽般的笑声。问及原因,孩子们的回答竟然那般轻描淡写:“谁还当农民呀?太苦太累,还被人瞧不起!”我不禁哑然,沉痛地感觉到:“平凡意识”已经在逐渐淡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  相似文献   

16.
假如我是你     
当我批评老师“你班的常规太乱”时,我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你带一回班让我瞧瞧”;当我指责老师情绪急躁、缺少方法时,我能从她那不耐烦地一甩头中读出“你执一回教让我看看”……是啊,话好说,活儿难干。可我干的就是“挑刺儿”的活儿。进退两难的我,常为摆脱不了这份尴尬而苦恼。清晨,两位家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家孩子回家老说老师最喜欢辰辰。”“我们家孩子也这么说!哎,你说是不是老师都偏向呀?”偏向是教师之大忌。我们一再强调要爱每一个孩子,怎么还会有教师让孩子那么明显地感到教师偏向呢?我来到辰辰所在班,带着情绪加…  相似文献   

17.
参加南通市特殊教育优课比赛,我执教的课题是《乌鸦喝水》。下课了,当我还沉浸在这节课愉快、轻松、自主的学习气氛中时,孩子们纷纷跑来:老师,我有更好的方法让乌鸦喝到水:还有的孩子更有趣了,说:“我才没有乌鸦那么笨呢,把石子一个一个地叼进瓶子里,我会……”  相似文献   

18.
那是去年“六一”节的事情。我们班的幼儿终于兴高采烈地在一起吃饭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着笑着,盘碗饭菜在来回穿梭。这个孩子要添菜,那个孩子要加饭,好不热闹。闻讯赶来的家长,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吃饭的样子,也议论开了。有的说:“真像一群小鸡在啄食。”有的说:“我家培培在家里是不吃鸡蛋的,在这里还吃呢!”……当家长得知这餐午餐是我筹备时,都连声说:“当一名幼儿教师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19.
听惯了“老师”的称呼,到托班乍一听孩子叫自己“阿姨”还真有点儿不自在,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没有老师好听。有几次,我差一点就说了“叫老师!”但看见孩子们那无助的眼神和对“阿姨”深深的依恋时,我想叫“阿姨”也行。静下来细想想,托班孩子来幼儿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没有安全感,“阿姨”是他们惟一的靠山,因为孩子们在家基本上习惯了“阿姨”的称呼,到了幼儿园,叫“阿姨”比叫“老师”还亲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星期五,该给孩子们布置回家作业了。让孩子们干点什么呢?有了,我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双休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接着我的话说“:然后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我笑着说“:能写一篇日记那当然好!”讲台前的一个孩子笑着说“:要是写两篇的话,老师就要高兴死了!”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我‘死’呢?不说我高兴‘死’行吗?”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有的说喜气洋洋,有的说兴高采烈,有的说喜笑颜开,有的说眉飞色舞……我灵机一动,说“:是呀!要表示高兴有很多词语可以说,用其他的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