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0所大学的200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较高层次的需要,体育态度较好,但体育行为明显滞后,体育态度和行为失调,研究生中体育人口比率远远低于大学生。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健身知识、时间、组织管理的缺乏以及研究生特定的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调查粤西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对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态度、持续时间、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粤西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良好,但与体育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校内场地器材不足、缺乏课外专业辅导等是影响女生积极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体育态度倾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的体育态度处于一般与积极之间,体育态度的发展受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层面发展所制约,其中的行为倾向层面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
体育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行为。良好的体育态度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长沙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但其体育态度受体育场馆、学习负担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对温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体育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卫生知识与方法严重贫乏,获得体育知识的来源是被动的;体育态度比较消极,对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内涵与外延缺乏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活动行为严重滞后,体育人口仅占被调查人数的5.5%,超过50%的务工者很少或从不间接参与体育活动;非实物博弈型体育消费行为较为突出。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张素霞 《体育学刊》2003,10(3):50-51
采用交叉—滞后相关法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第1次测试的体育态度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行为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小于第1次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系数,第1次测试的体育行为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也小于第1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间没有因果关系,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市9所高校360名研究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动机、体育兴趣以及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因素等进行了凋查研究。研究表明:研究生的体育意识较强,但体育意识与行为之间不一致;学校体育场馆收费相对较高制约了研究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则反映出性别特征、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下降等,这些现象与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博士研究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因此了解博士研究生体育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就成为开展研究生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奇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76-77,7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6所高等院校(包括理工类、师范类和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习惯、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陕西省高校研究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在对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高校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尽快提高研究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4,自引:2,他引:132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经过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7%,高于全国体育人口31.4%的比率,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陈淳  罗海燕 《体育学刊》2016,(4):102-105
考察广州大学城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但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亟需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缺少锻炼同伴和体育兴趣、学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重视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促进研究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是根本对策;针对现状可以通过开设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和研究生体育选修课程;定期举办研究生运动会以及创设适合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环境等措施来推动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投入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投入现状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投入理论与实践体系,全面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在体育行为方面态度积极、参与程度较高、动机明确,学生为了体育锻炼饮食消费明显增加、饮食习惯明显改变、家长支付费用明显增加,体育消费不断增多.另外,调查发现,经济能力有限、缺乏体育场(馆)设施等因素是制约高校学生体育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智力体育行为方面,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态度是鲜明的,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持是明确的,但使用消费方式进行智力体育行为投入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家长的体育素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家长体育素养和中小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关系。进而提出有利于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省研究生体育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认为: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应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有必要普及开设研究生体育课;尽管研究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态度,但研究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揭示了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其形成因素,以及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意识较前几年有了明显的增强,对体育的作用、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但是受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多数人的体育活动动机不再强烈,“只说不干”、“仅限观赏”的现象比较普遍,间接体育人口仍大大高于直接体育人口。体育态度中的认识、情感成分也明显高于行为成分,态度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脱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四城区职业女性不同职业、年龄段、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等角度,对其休闲体育态度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职业女性在休闲体育兴趣、参与目的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项目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等五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积极休闲体育态度的形成。制约北京市职业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比较多元,主要是女性自身缺乏兴趣、爱好,传统性别角色障碍和缺乏休闲体育和健身知识和技能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心理进行考察,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和体育教师开放性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在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体育失范行为的心理对抗与行为选择机制模型。主要结论:(1)体育行为动机、体育规范行为态度和遵守规范自我效能决定个体的体育失范行为意向,体育失范行为意向产生体育失范行为;(2)在决定体育失范行为意向的心理过程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对抗,内部动机有利于产生遵守规范意向,外部动机容易引发违反规范意向;(3)在决定体育失范行为意向的心理过程中,存在认为遵守体育规范有利和不利、违反体育规范有利和不利2种体育规范行为态度的对抗,遵守不利和失范有利的态度容易产生违反规范意向,遵守有利和失范不利的态度有利于产生遵守规范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