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英教育"是个敏感的话题。今天很多人似乎都不大敢提精英教育,因为一提精英教育,就会引来很多批评,说你为什么不关心平民和平民教育。我要首先为"精英教育"辩护。我不怕这种批评,因为我认为这种批评是错误的,是混淆不同的问题。很简单地讲,我以为中国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打造中国的精英,而清华、北大这样中国的顶尖大学,其使命就是要打造中国的顶尖精英。但我所谓"打造中国的精英",并不是指要把中国的大学生培养成西装革履、一口英文的那种类型,这种类型往往有文化自卑感,多半是伪精英。一个真正的中国精英首先必然具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从根本上来自于对中国文明的充分自信。"打造中国的精英"  相似文献   

2.
源自西方的精英体育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体育塑造具有精英品质的人,注重的是内、外兼修.我国的精英教育已上移至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体育教育就是精英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常常被视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然而,我却以为从教育原理来说,不存在什么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差别,真正好的教育其实就是符合人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无论是面对精英,还是面对平民,也不论是要培养大师,还是培养普通职业技术人员,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4.
国强体兴、体兴才能国强。然而,我国目前在校生和科技人员身体素质状况及其它现象并不使人乐观。1.近年来侵占学校运动场地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体育工作无法开展,造成了学生体质下降。2.我国农村学校中有50%以上未设置体育课。据统计,在1993年升入中学的学生中,只有15%的人身体状况良好。3.再看全国1995年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耐力素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等。4.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现象屡见不鲜,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我国同期人口的平均寿命少10岁。而当前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患病率为…  相似文献   

5.
下面关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话题,是两条消息引发的.近来从报上读到两条消息,一条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民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但令人痛惜的是,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只有54岁.另一条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8月27日宣布,全世界有15亿人心理上  相似文献   

6.
发展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重新诠释精英及精英教育内涵,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具有多元性、专业性和共通性三大特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精英教育有不同的内涵,表现在性质、价值观、功能观、质量观和选拔方式上的不同;精英与精英教育之间存在四种逻辑关系。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精英教育模式问题,提出从教育理念、精英意识、师资队伍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体质在下降 ,相对平均寿命在缩短。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逐渐减少 ,他们毕业后成为被动体育人口 ,其原因是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颇多问题。因此 ,研究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几组数字引起的思考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资料表明 :中国的知识分子目前人均寿命仅为 5 8.5 8岁 ,低于全国人均寿命 11个百分点 ,低于日本人均寿命 2 0个百分点。其中 31.84%死于 40~ 5 0岁 ,2 5 .84%死于 5 0~ 6 0岁。数字警示人们 ,中高级知识分子一半以上死于风华正茂的中年 ,名副其实的英年早逝。…  相似文献   

8.
我们办教育或者关注教育的人都需要厘清精英教育和精英主义教育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多谈的是精英主义教育. 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世界推行的教育就叫精英教育,只是培养一些拔尖的、会治理国家的人才,称古典的精英教育,还不是我们现代的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9.
倪超 《教书育人》2006,(2):20-22
调查表明。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已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的53岁.远远低于北京人的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10.
精英教育、平民教育、大众教育三者是相对而言的,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一所学校是专门培养精英的学校,也没有一所学校不把精英的培养作为其目标,我觉得这是现状. 怎么去理解精英教育?看最后培养的这个学生是精英,还是在起点上就要把他当作精英培养?这是两个不同的起点,做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不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精英概念的原始内涵,指出社会异质性是一般意义上“精英”的逻辑起点。精英教育是一种教育存在和处于一定社会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精英教育,其逻辑起点是一个量的概念,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阶段的划分;而作为教育模式的精英教育,更多地强调“质”的规定性,其培养的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  相似文献   

12.
媒体聚焦     
大众时代如何看待精英教育《中国教育报》发表张尧学的文章指出,应该从投入体制、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建立精英教育的保障体系。 精英人才的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精英教育是精英人才产生的主渠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要有很好的精英教育,我们应该重视精英教育。 制约精英教育发展的障碍有:——缺少培养精英人才的意识和环境。迄今为止,我们对精英教育的研究甚少,即使是外交、医疗等迫切需要精英教育的领域或行业,我们也未提倡精英教育或研究精英教育的相关问题。 ——培养目标不明确。缺少理科基地、工科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也缺少相关研究和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的调查了解和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十几年来,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与其他人群相比比较突出,应当引起并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据1996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南海淀区大专以上学历3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5%,中关村知识分子更多。据资料反映1994年中关村地区平均寿命只53.34岁,不仅比全市1990年人均寿命73岁低达20岁,而且比这一地区十年前的平均寿命58.52岁还少5.18岁。同时患多种疾病的人比例还在增加,十年前患病人员达61.8%,去年上升到80%,成为…  相似文献   

14.
“精英”的概念源自意大利的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累托,产生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与传统“精英”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具备三大特性:一是多元性;二是专业性;三是共通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精英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性质不同;价值观不同;功能观不同:质量观不同:选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瑞典在四十年前开始跟踪研究500多名肥胖儿童,结果是:其中55人死亡,男子平均寿命63岁,女子平均寿命68岁;死亡率比总人口同龄组高三分之二,平均寿命比总人口短10年。瑞典的这项研究还证明,肥胖儿童有遗传因素,他们是否长成胖子,与他们的祖父  相似文献   

16.
《现代技能开发》2012,(6):62-62
“精英”的概念源自意大利的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累托,产生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与传统“精英”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具备三大特性:一是多元性;二是专业性;三是共通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精英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性质不同;价值观不同;功能观不同:质量观不同:选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应同时存在,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服务不同的社会对象,共同培育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继续强化精英教育,坚持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精英高等教育选拔录取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目的就是为更好地发展中国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追求卓越,培养完人是教育的永恒动力,而精英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教育形态。现代精英教育应在进一步挖掘精英的内涵本质,通晓精英教育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建构精英教育制度体系。论文从精英与精英教育概念界定引入,梳理精英教育历史的三个典型阶段,最后基于精英教育的哲学基础,从精英教育的主体、管理、内容、模式四方面构建精英教育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逻辑起点是理论展开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分析了精英概念的原始内涵,指出社会异质性是一般意义上“精英“的逻辑起点.政治精英掌控公共权力,经济精英占有资源和财富;知识精英则拥有高深知识.精英教育是一种教育存在和处于一定社会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精英教育,其逻辑起点是一个量的概念,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阶段的划分.而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精英教育,更多的强调“质“的规定性,其培养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  相似文献   

20.
关于精英教育,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精英,一个是精英教育.精英,应该是出类拔萃的、挑选出来的极少数人.但是我们很容易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定义为精英.我想简单地界定精英教育,就是能够培养出类拔萃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