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进程呼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响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实施精英计划,从目标、课程、师资、模式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特色构建;努力实践探索,从变革课堂、“VR+”课堂、自主课堂、行走课堂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堂实践;聘任本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行业精英、校内外“小老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师资建设;评价跟进,建立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促进机制;交流合作,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衔接贯通。  相似文献   

3.
倪娟 《人民教育》2023,(12):50-55
早期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我国已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在当前的政策窗口期,早期培养要重点确立一个理念: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仅是必要的,更是紧迫的;两个实践方向:面向人人的创新素养培育,以及对冒出来的“尖”因材施教;三个研究重点:拔尖创新人才特质发现、培养体系与体制机制创新;四个实践原则:把握兼顾好四对关系的统一性,即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发现与培养的统一、自主培养与国际借鉴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项基本主张、十项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科研何为?为了回答好国家和上海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命题,1月21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讨会暨上海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上海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中心是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由市教科院组织成立,专门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管理服务的科研平台。中心设有八项主要职能:一是承担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理论研究,探索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二是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把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前沿动态;三是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支持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政策制定;四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数据平台,形成相应数据追踪研究和数据库;五是通过实践指导,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育人实践;六是组织教师研修,提升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专业素养;七是提供管理服务,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资源整合;八是深化合作交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共同体,扩大对外交流和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能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长效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教育部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在不断探索,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文章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并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最后针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今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中、后期的培养。很多国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有丰富经验。通过梳理和比较美国、英国、法国等十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并分析这些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中后期教育的国际经验,有利于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其中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供经费保障;统筹兼顾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选拔指标;构建纵向和横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关注价值观教育,强调德才兼备;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教育实践;实现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统一。综合而言,我国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快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础。研究与探索培养机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际经验,北京市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了组织调控机制、"协作体"运行机制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机制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在政策保障机制、专业机构引导与支持机制、教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继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不能限于少数资源优势学校的自发行为,它需要进行整体系统的政策框架设计、运行机制保障和法律规范,需要有特殊培育计划和相应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之一。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概述了我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和国内高校实施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探索,结合材料专业特点,在个性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机制等方面对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最终为稳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阎琨  吴菡 《江苏高教》2021,(3):59-67
"强基计划"是中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基计划"将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导向和追求全人发展的价值导向.文章围绕"强基计划"政策出台的动因、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挑战以及优化之策等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世界教育领域,有关精英人才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21世纪以来,更多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精英人才教育的政策、计划、投资支持和立法保护。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而当前,通过精英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在学校教育领域,要深入研究有关智能潜力的测试甄别、特别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有关试验探索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共同选择。通过介绍中美两国著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剖析其异同,藉此提出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大理论武器,选拔优质生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拔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议题。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借助国际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框架,从国家顶层视野、基础设施、培养能力、培养理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培养体系给予全方位分析,指出其中的缺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即构建国家顶层设计清晰、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基础学科支撑、文化氛围良好、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相似文献   

16.
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国家理科基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基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特点,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一直努力探索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机制、模式与途径。文章探讨了该校多层次、多平台、多阶段的科研训练体系,同时对该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完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提升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制度创新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对策。建立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宏观规范制度,制定《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法》和适合各省市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教育法规与政策;二是创新基础教育培养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优质教育为依托的涵盖城乡,惠及社会所有阶层各个人群的全面、完整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新模式;三是创新运行机制,理顺科研单位、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运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业院校的林科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敬业精神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林业院校需要借鉴国外林科类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立足于我国实际,从创新培养理念、构建培养制度、探索培养途径等三个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缺乏尖端竞争力的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厘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20.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对西南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特点进行研究后可知,行业特色院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习过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并需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联合培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